心意拳

心意六合拳是集搏击防身、养生健体于一体的优秀拳术。传说心意拳为宋人岳飞所创,而后明未清初山西人姬际可研练。多达杨氏、卢式、宋门、戴氏心意拳法等。

心意拳十二大势之望眉钻实战应用教学
心意拳十二大势之望眉钻实战应用教学1.敌左势,右摆拳击我头部。我左势,左手握拳由中线直击敌头部,右手在下护肋。(图5-95,图5-96) 2.敌左势,以左右直拳连续击打我头部。我左势,也以左右拳做连续攻击,一手出一手回,回收之手护于肘侧。我攻击之手....
心意六合拳十二大势第六式括边炮初级训练
心意六合拳十二大势第六式括边炮初级训练起势熊出洞。移动重心向前,头领身,身带步,左脚向前踩出一步,脚尖着地,内扣15度,右脚随追半步,以保持重心的稳固;同时,右拳向前钻裹而出,又变为向左侧下方运动,落至腹前。此为里括(图3一59一图3一61)。 紧...
心意六合拳十二大势第五式虎扑搓打初级训练
心意六合拳十二大势第五式虎扑搓打初级训练起势熊出洞。移动重心向前,以头领身,身带步,右脚过左脚向前踩进一步,脚尖落地,内扣15度;同时,右手向前拧裹螺旋而出,掌心向上(图3一50、图3一51)。 动作不停,左脚急过右脚向前踩出一步,脚尖落地,内扣15度....
心意拳十二大势之起手实战应用教学
心意拳十二大势之起手实战应用教学1.敌右直拳击我头部。我左势,左手出击穿插或挫其头面部位,同时,左脚寸步向前踩进。注意,右手要防护胸肋部,并做好连续击打敌方的准备。(图5-1、图5-2) 2.敌左势,左直拳击我头部。我左势,左手贴着敌方左臂外侧...
心意拳十二大势之扑手实战应用教学
心意拳十二大势之扑手实战应用教学1.敌近身双手抓胸(图5-24),我双手在上。沉身猛力下砸(图5-25)。紧接着.双掌以掌根发力击打敌人前胸,左脚同时向前踩进一步。(图5-26) 【 心意拳 此式动作要领】沉身时头要上顶,臀部坠坐。下砸与前击发力要体会是在...
心意拳十二大势之虎扑搓打实战应用教学
心意拳十二大势之虎扑搓打实战应用教学1.敌左势.与我对峙中。我主动以左手为引手.指敌面部.引诱敌人出手防护(图5-35)。紧接着,右手穿插敌人面部(图5-36)。 我右手下压回拉引动敌人身体.左拳猛击敌人当胸,同时.左脚寸步向前踩进。(图5-37,图5-38) 【动...
心意六合拳十二大势第八式十字手中级训练
心意六合拳十二大势第八式十字手中级训练十字手定步定位发力练习 起势熊出洞。以头领身,脚下蹬地,身体猛然弹起;腰部向左旋转,催动左手由下向上、再往后下方划圆,有上挡后持之劲,同时,右手由左手臂下向前方打出.向前击打中有上挫之劲;身体成左脚在前...
心意六合拳十二大势第四式扑手初级训练
心意六合拳十二大势第四式扑手初级训练起势熊出洞。移动重心向前,以头领身,身带步,右脚过左脚向前踩出一步,脚尖落地,内扣15度,后脚随追半步,成立身中正之势,以保持重心的稳固;同时,左手拉回胸前,与右手同时由手心在下翻转为手心朝上,由胸前经...
心意六合拳的熊膀变化及实战应用图文教学
心意六合拳的熊膀变化及实战应用图文教学膀,是人体上肢根节的一个部位,常常与肩混称。但,膀并不是指肩部,而是肩下面的上臂部位,运动时能产生很大的力址,能充分体现出 心意拳 善以根节击人的特色。拳经云:根节打人如走路。这也说明了膀的发力有不易防...
心意六合拳十二大势第五式虎扑搓打中级训练
心意六合拳十二大势第五式虎扑搓打中级训练1. 虎扑搓打定步定位发力练习 起势熊出洞。身体微沉坐并吸气,全身蓄力如待发之箭,紧接着。以头领身,脚下蹬地,身体猛然弹起;同时,右手向前拧裹螺旋而出,掌心向上(图4-145,图4-146)然后,左手贴着右手臂经掌背(...
心意六合拳十二大势第十式望眉钻中级训练
心意六合拳十二大势第十式望眉钻中级训练望眉钻定步定位发力练习 起势熊出洞。身体下沉蹲坐并吸气,全身蓄力如待发之箭,接着,以头领身,脚下蹬地,身体猛然弹起,催动左拳从腹前经口鼻向前上方钻裹而出,手臂拧翻成拳心朝上,右拳回拉下按于腹部并呼气,...
心意拳十二大势之海底捞月实战应用教学
心意拳十二大势之海底捞月实战应用教学1.敌左势.左直拳击我头部。我左势,左手往下划圆,压桥对方手臂(图5-64、图5-65).随即又快速翻转向前上方,或指戳或拳打敌人头、面部,左脚同时向前踩进一步。(图5-66) 【 心意拳 此式动作要领】左手压持动作要紧小...
心意六合拳十二大势第六式括边炮中级训练
心意六合拳十二大势第六式括边炮中级训练1. 括边炮定步定位发力练习 起势熊出洞。头领竖项,脚下蹬地;左拳向前逆时针螺旋钻裹而出,接着又变为顺时针的螺旋运动向右下侧劈击,落到腹前;气沉丹田小腹,脚趾扣住地面,身稳如山,顶劲不丢(图4-177一图4-179)...
心意拳盘根
心意拳的所谓盘根是指盘炼根本,修养灵性。心意拳在技击上是欺根拔节的,修养灵根,是指心意拳的内修外练。道家的所谓灵根,其内是坚髓骨、炼灵根,片片桃花洞里春。我们认为不论是对道家还是心意拳武术修炼家,这里...
心意六合拳十二大势第三式截手中级训练
心意六合拳十二大势第三式截手中级训练1. 截手定步定位发力练习 起势熊出洞。身体微沉坐并吸气,全身蓄力如待发之箭,紧接着,以头领身,脚下蹬地,身体猛然弹起;左手掌心朝上,向前螺旋拧袭而出,变为手心朝前,以掌根发力,右手附于左肘部并呼气(左手...
心意六合拳十二大势第七式海底捞月中级训练
心意六合拳十二大势第七式海底捞月中级训练海底捞月定步定位发力练习 起势熊出洞。身体下沉蹲坐并吸气,全身蓄力如待发之箭,接着以头领身.脚下蹬地,腰部也随之向左旋转;同时,左右手做立圆运动,左手的立圆运动是从熊出洞的姿势开始,先向前上方,再向后下...
心意拳修炼含义
《心意拳六合谱》内的所谓守洞,从心意拳的技击角度来说,守洞尘技是鹰熊竞技而引发出此名称,所以一般人会单纯地认为守洞即为熊守洞或者虎守洞。因为心意拳的形法是鹰熊斗智,或者说是从鹰熊竞技而创造出来的拳术,...
心意拳学习心得
我们知道心意拳中主要是十大真形和它们的十大灵法。在心意拳形架中有动物爬行类:龙、蛇;有禽鸟飞行类:鹰、鹞、鸡、燕;有走兽类:虎、马、熊、猴。这些动物都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虽为动物,其特长是人类不能比拟...
心意拳四个名称
心意拳,自古就与太极拳和八卦拳并称为中国上三门拳法。心意拳、六合心意拳、心意六合、形意拳,是一个拳种不同的四个名称。此拳由山西永济尊村姬龙峰始祖开创以来,历经四百六十多年的发展,名称按序有:神拳、守...
释眼耳手足法
释眼耳手足法眼有监察之神.如水逝也;手有拨转之能,如电击云卷舒也。足有行程之法,虎之践,箭之射也。耳有闻声之灵.如风驰也。四者练到神化,临敌无失机也。其中裹括动静、轻重、软硬、快慢、攻守、中庸,放胆即成功和有欲生巧...
心意六合拳十二大势第四式扑手中级训练
心意六合拳十二大势第四式扑手中级训练1. 扑手定步定位发力练习 起势熊出洞。身体微沉坐并吸气,全身蓄力如待发之箭,紧接着,以头领身,脚下蹬地,身体猛然弹起;同时,用身将左手拉回胸前,与右手同时由手心在下翻转为手心朝上,由胸前经口再向前做立圆...
心意拳渊源
据传心意拳为宋代名将民族英雄岳飞所创,岳飞刚毅多谋,勇冠三军。自幼随名师周侗习文练武,随陈广习刀术、枪术,尤精大枪术。在长期抗金战斗中,化枪为拳,训练将士。此拳刚猛狠毒,奇快无比。意到拳到,变化无穷...
心意六合拳鹰捉的练法及实战应用图文教学
心意六合拳鹰捉的练法及实战应用图文教学心意拳 中的六艺:鸡腿、龙身、熊膀、鹰捉、虎抱头、雷声,以此做身之法。既然是身法,鹰捉当然也是身法,那就不能只当做手部的动作来练。拳经中说:其起如虎之扑人,其落如鹰之捉物也。这不仅仅只是在说手法,身法、...
心意六合拳十二大势第一式起手初级训练
心意六合拳十二大势第一式起手初级训练起手,包括单起手和双起手。下面先介绍单起手的盘练方法。 单起手盘练法 : 起势熊出洞。左脚绕步外摆,脚尖朝向左侧,脚心朝前,身体随之向左旋转;左手在上,随身体的旋转拧翻成手心朝上,右手下按于左肘下侧(图3-1...
心意拳十二大势之十字手实战应用教学
心意拳十二大势之十字手实战应用教学1.敌右势,右直拳击我头部。我左势,以左手臂向左上方化解敌人的直力,同时,右掌根发力直击敌人头、面部(图5-76,图5-77),接着,再以左掌击打敌人面部,左脚要同时向前踩进。(图5-78) 2.敌左势,左手抓握我之前胸...
心意拳道家影响
道家思想是形成汉民族文化的基石,道家思想从春秋时期以来一直影响着中国的其它文化及其流派的形成,心意拳也必然要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 《心意六合拳谱》内有诗曰:盘根三步岂无因,配合分明天、地、人;要把此身...
心意拳真言解析
一、勇 勇有两层含义: 其一,是指有胆量,即勇敢。拳谚云:一胆、二力、三功夫;又云:与对手奋战,放胆进成功。说的都是与敌交手时只有放胆进击,毫不畏惧,才能抢敌机先,占据主动。如果没有足够的胆量,交手之...
心意手足法谚语
心意手足法谚语心意拳 ,无绝招.巧招妙招皆熟招。形意拳.无绝手。巧手妙手皆熟手。心意蹲.形意站。心形二艺截家传。起四更.养灵根.先学武德后练功。嘴要贵,腿要勤.先熟拳理后练形。练桩功,有经章.三沓一升吊灵光,头顶天.足抓地...
心意拳运行轨迹
劲力即内劲之力,是精气神聚合为一的抽象衍化物,是意识对动作产生反射的纽带,是拳法变化的内在动力。静若处子,动似电流,通过丹田的催动,它将使肢体产生生理性震动,可谓拳法之灵魂。 众所周知,心意拳是由内催...
心意六合拳十二大势第三式截手初级训练
心意六合拳十二大势第三式截手初级训练起势熊出洞。移动重心向前,以头领身,身带步,右脚过左脚向前踩出一步,脚尖落地,内扣15度,后脚随追半步,成立身中正之势,以保持重心的稳固;同时,右手掌心朝上由左臂下向前螺旋拧裹穿出,变为掌心朝前,以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