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鸳鸯戏水欲双飞,春波碧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初看射雕,任谁也不会想到周伯通和瑛姑会有这样一场纠缠不清的恩怨。可是有情人终不能成眷属,亦憾事也!
以周伯通的性格,我是喜欢的。但是我想他在正常的情况下如果和瑛姑相遇(瑛姑做王妃之前),还会有火花碰撞出来吗?这里有一个问题,是周伯通首先向瑛姑表明心迹,还是瑛姑首先向周伯通表明的心迹?书中没有交代,为什么没有交代,可能是金庸也弄不明白的。
且不去评论谁是谁非,从爱情的角度去看,瑛姑是没有错的。她在极度寂寞的情况下遇到周伯通,在学武功的过程中肌肤相触,和一个唯一的胆敢接触王妃身体的人,一个男人,那么瑛姑心理上产生微妙变化也就不奇怪了。
周伯通是一个顽皮的漠视礼法的人,或者说他根本就不知道什么礼法,但他一定知道和别人的妻子有那种事情是不好的,而且这个女人的丈夫还是自己大师兄的朋友。可是事情的发展往往是人无法控制的,金庸很巧妙的运用了这种人人都有的天性在故事中,在开始却不做交代,直到最后才大暴冷门。英雄难过美人关,何况以周伯通的天性,至情未必,至善至真却无人能及。那么这样一个人和一个美艳妇人在一起,不,应该说和任何一个美艳的女人在一起,只要女人稍加亲近并施以柔情,他都是无法抗拒的呀!
如此说来,我想一定是瑛姑首先勾引的周伯通了。
可是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美则美矣,终究是不能长久,注定了一场悲剧,亦天意也!
想当初读射雕时,读到此一节深为金庸的巧妙构思所折服。所以就想,金庸本人如何?他一定也是一个多情的种子,不然怎么写的出如此动人的故事,如此跌荡起伏的情节。
又有问题了,周伯通为何离开瑛姑?是因为他孩童的天性,知道自己犯了错误所以逃跑吗?是因为他不喜欢瑛姑,只是一时兴起才和瑛姑那样,当瑛姑苦苦纠缠的时候不得不跑吗?还是因为封建礼法其实也在影响着他,他知道是不可能和瑛姑长相厮守的,所以快刀斩乱麻,溜之大吉,心想日子久了瑛姑自会将他忘记?
想来想去想不明白,干脆不想了。其实就是现在,社会进步了,人们思想开放了,作为第三者也不是很光彩的角色。周伯通充当了这样一个角色,他一定知道自己不光彩的,以至若干年后听到瑛姑的声音就脚底抹油开溜。
是小说,为了情节的曲折,作者有意这样安排吧。如果不是小说,我想瑛姑大可以和周伯通私奔的,反正段皇爷是要出家的,也不会在乎一个妃子。但是没有,周伯通还是抛弃了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和自己亲近的女人。是周伯通对男女之情看的淡吗,也许吧。
看到后来,金庸安排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瑛姑亲手杀死自己和周伯通的孩子的时候,我才逐渐有所领悟,尽管哪个时候小孩已经快要不行了。我看到了一个女人,一个行事狠辣的女人,一个因为心生怨毒连自己的亲生骨肉都可以杀的女人。我明白了,明白为什么段皇爷会冷落她,不单纯的是因为段皇爷心中向佛吧。周伯通也许正是发现了这一点,所以在最适当的时候及时的、毫不犹豫的跑了。他跑的完正确,否则长久下去说不定哪一天不小心得罪了瑛姑,可有的受了。
瑛姑为什么喜欢周伯通,还是周伯通为什么喜欢瑛姑,说一千,道一万,其实法无定法,爱无定式。一旦爱了还有了孩子,又有几人能摆脱情感的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