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说过这么一句话:“人生有七苦,伤离别即其中之一。”指尖翻着大师的作品,大师笔下的一个个伤离别的故事,唯小昭离别那一节最为感伤。最喜欢小昭,但不仅仅只是单纯的喜欢,更多的是心痛。明明深爱着张无忌,但那最悲惨的命运安排,小昭失落而又决然的离开了心爱的张无忌。这段感人的情节,留给我们的是无法挽回的叹息,更有不堪回首的凄凉。
“我又没要你对我怎样,只要你允许我永远的服侍你,做你的小丫头,我就心满意足了”,“公子,这是最后一次服侍你了,此后我们东西相隔万里,会见无日,我便在服侍你,也是不可能的了”,“公子,我决不愿做波斯明教的教主,我只盼做你的丫头,一生一世服侍你,永远不离开你”,“公子,我们今天若非这样,别说是教主,就是做女皇,我也不愿”,在海边离开前的一席话,凄婉哀绝。但小昭对张无忌的那份爱没有换来张无忌对自己的挽留,因为张无忌想到的只是小昭命运的不幸。小昭默默的站在船头,久久无语,凝望中土,凝望今生再也不能相见的张无忌,眼泪悄悄从眼角滴落。往昔的一幕幕历历在目,只是小昭心中的那份憧憬,那份希望,随着自己的离开,自己一生的幸福已经匆匆断送。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小昭转过身,只是这一转身,将来一生的思念,这时就化成最后的伤痛。在光明顶密道的患难与共,小昭用锦帕为张无忌擦汗,到后来为张无忌备饭奉茶,生活起居。对小昭来说,只要能在张无忌身边,就心满意足了。但命运是残酷的,小昭最后还是成了一件祭品,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漫长的岁月。海水渐渐,流年成灰,小昭如花的命运瞬间枯萎。或许小昭的爱只是一厢情愿,并没有所谓的“被爱”。或许张无忌和赵敏厮守终生时,小昭也只不过是自己青葱岁月里的那段流年。
小昭的命运是凄惨的,她输就输在了自己的思想感情上。从小昭的身上,我们找到了中国古代传统女性的影子,对自己的婚姻不能自己,对家长制度,只有屈服。从哲学的眼光来看,是个体服从群体。对这样的爱情,肯定受到无数的限制,到头来还是被驯服。试想是小昭的父母犯下的错误,为什么要小昭用一生的幸福来偿还?小昭不管爱张无忌有多深,最后还是屈服在父母的脚下,牺牲了自己的幸福。“无逾我树,无折我树,岂感爱之,畏我父母。”《诗经》里的两句话,就验证了中国传统女性的悲剧。
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即便酸酸楚楚,也无人怨。不管是生是死,一切由自己意愿,无所遗憾,那该多好。
注:
(1)小昭,金庸小说里人物,黛绮丝(明教四大护法之首“紫衫龙王”,江湖上称“金花婆婆”)和韩千叶(“银叶先生”,明教三十三教主阳顶天仇人的儿子)的女儿,身上肩负重要使命潜伏在光明顶,后深深爱上了张无忌,在灵蛇岛上为了母亲和张无忌等人,伤心离开中土去波斯,做了波斯明教的总教主。
(2)波斯明教总教主,必须由处女担任。原教主死去,选三位处女作为圣女,哪位圣女声望最高,就担任新教主。《倚天屠龙记》中,小昭离开时,波斯三使就叫小昭教主,不过想来应该是圣女,杜绝一切情欲,就凭这一点,注定了小昭未来命运的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