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青书如果做好自己她会不会喜欢

2018-08-01 10:09:46 作者:admin 来源:古武网

宋青书


    宋青书是一个没有明显成长痕迹的人物。他的形象几乎都是布景板类型的描述。

    一 、 我们其实不了解宋青书

    宋青书给人的印象,一般毫无例外地,都是为爱痴狂,一失足千古恨,一子错满盘落索。这也是因为这个男二的位置和设定实在是太虚弱了。仿佛每一次到他的戏份,就特别赶,特别没有什么话好说。

    其实,小时候没觉得,以为配角的存在只是为了衬托主角,可现在,却在字里行间,发现他有太多太多亟待丰满的血肉,虽没有写出来,仍可以想见。

    首先,我们先纵观一下宋青书这个人。他的出场是很帅的,峨嵋派遭遇突袭,宋青书与六侠梨亭赶来相助,朗朗少年,剑舞行云,气势丝毫不弱于他六叔,文才武略极具张三丰的韬略,仁侠风范颇得其父真传,长相也很是英俊不凡,于是有一个玉面孟尝的绰号。

    按书中的说法,宋青书是极有可能成为继任武当掌门的,在第三代弟子中他是佼佼者,出类拔萃,深得几位叔伯和太师父的喜爱。江湖之上,许多人都认定了这一点。

    然后他就遇见周芷若了,遇见周姑娘之后,他的人生就好像开启了悲剧模式,一路往山坡下滚,越滚越快,然后摔死。

    然而我们忘记思考一个问题:他原本的文武兼备,是怎样得来的?是不是就如同小说里的一句话,写成这样的人设就行了?

    事实上,在武当,上面顶着七侠的名震江湖,要在第三代弟子里做出如此成绩,并非只要是宋大侠的亲生儿子就行了,不真正做出点成绩,江湖里也有一群吃瓜群众,是不会服气的,到时候,骂的可不只是宋青书,而是整个武当徒有其名了。

    所以,宋青书出场时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其实透露了他从小到大付出的心酸和血汗。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二十郎当岁的少年,文才武功,智慧修养能够和他父辈的大侠们相匹配,就意味着他的二十年所做的努力和付出是其他人的两倍。一个人一天只有十二个时辰,他怎么能比别人多付出两倍?那就只有牺牲所有玩乐、享受、好奇的时间。

    我们想想一个普通的二十岁青年是什么样子?除了张无忌这种开挂的,大部分应该是像卫壁(朱九真表哥)那样的,从祖上学点儿功夫,拿出来似模似样一些,功力是无论如何不太深湛的,因为那些积累厚重内力的功夫是很枯燥乏味很消磨心智的,一个二十岁的人,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没玩够,是不可能那样沉静,那样安宁的享受枯燥的,连忍受都做不到。所以,卫壁的大部分时间    都在吃喝玩乐泡表妹。

    可是宋青书不是这样的。他绝不是一个普通的二十岁少年,他表现出的能力、修养和志向,都不是一个浮躁贪玩的少年人。

    所以,他绝对是一个付出了全部,去努力成为宋青书的宋青书。

    而这个宋青书,是武当所有长辈的希望,所有的长辈理想中的第三代弟子的模板。

    这是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是不是应该很光荣很愉快?宋青书是不是应该很自信,自尊心很高,高到不能为了个周芷若就去做那样低贱那样令人不齿的事情?

    很遗憾,不是。真正自尊心相对高的,反而是张无忌。

    自尊心这个事情,和能力和赞誉是没有关系的,和是否得到无私的爱有关系。后面详说。

    宋青书这个形象因为是男性,所以不好理解。现在还原了他这个玉面孟尝人设的成长过程,但还是有点不好理解,那么我这样说,如果宋青书是个女子,他为爱所做的这一切,是不是就好理解多了呢?

    一个女子如果牺牲了全部的安逸、享受和舒适,去努力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高处深寒,俯视众生的时候,她会怎样?会很容易为爱飞蛾扑火。尤其是当她的努力过程是充满竞争和严苛的要求时。

    宋青书的努力过程就是如此,很辛苦,然而还是很严苛,掏光了自己全部的力气,而长辈的要求还是在生长,还是在提高,他刚刚到达一个高度,还没感受到一秒的停留,标准又提高了。

    这种过程是痛苦的,非常痛苦,感觉自己的价值极低,因为从来没有达到过自己重视的人眼里的满意程度。于是自尊心会极低。

    不能说,一个女子飞蛾扑火,我们就很同情她,一个男子也经历了同样痛苦的成长,也同样为了所爱飞蛾扑火,我们就不理解他,甚至鄙视他。这不公平。

 

    二、 武当的教育阴影

    说宋青书,肯定要从更早时候说起。

    张三丰最疼爱的弟子是张翠山,也就是和无忌他爹。一次出门营救俞岱岩的行动,导致张翠山与武当失联十年之久,这十年间,张三丰非常思念张翠山,一直心中郁郁。

    十年之后,张翠山带着老婆儿子回来了,可以想见张三丰是多么的开心,书中描述他的喜悦之情时,着墨很多,又恰逢他即将迎来100岁的生日,简直可以说,整个武当已经十年没有这样开心过了。

    然后,就在张三丰的寿宴上,张翠山夫妇被群雄逼死,血溅当场,我们可以想象一个100岁的老人,刚刚失而复得自己的儿子,然后还没高兴多久,就立刻得而复失,而且是永久的失去。

    至今,《倚天屠龙记》里所有的回目名称,我最记得的,也是最令我反复诵念,内心翻腾凄楚的,就是那句:百岁寿宴摧肝肠。

    这个阴影对于整个武当来说,无疑是巨大的。以至于张三丰后来看见那么漂亮懂事的周芷若小姑娘,心中竟然想到殷素素,害怕周芷若将来像殷素素一样祸害张无忌,或者武当的其他小男孩,于是将周芷若送给了灭绝,奠定了芷若一生的悲苦恨毒。

    那么在这样的阴影下,宋青书会被怎样教育呢?很显然是禁止他有情爱的想法的。武当七侠中,描述婚恋的情节极少,即便是痴情如殷梨亭,也绝非是情爱当先的人。本身长辈们就没什么感情生活,再加上都是大男人,情感比较克制,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几乎没有温柔感性的部分。

    宋青书的自我发展,缺乏了最最重要的感情发育,他只能克制自己青春期的情愫,继而克制青年时对女性感性体验的渴望,成为一个看似很成熟稳重,其实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

    宋青书外表是一个少侠,内心是一个小孩,完完全全的小孩。

    因为孩子的自我意识和情感的成熟健康,是需要感性陪护多于理性教育的,多很多,几乎感性应该是理性的两倍,因为还未成熟完整的心智和思维是听不懂也接收不了那么多逻辑、道理、知识、常规的,可是感情却与潜意识联结,所以用感情去温暖一个孩子,哪怕少一些教育,他也会长得很完整,可能会成长得慢一点,但却很健康。

    然而武当是没有可能给宋青书一个慢慢成长的环境的,更没有可能给他慢慢的情感浇灌,因为他的太师父,父亲,师叔伯们,都深陷在张翠山死于殷素素这个妖女的阴影之中,又近十年的时间,这个阴影早已经泛化,变成了张翠山是死于情爱,继而变成,好男儿都容易折在情爱手里。

    这个阴影连殷素素都有,她太自责了,对于丈夫的死,对于俞岱岩的残废,她自责到无以复加,于是她自尽的时候,临死告诉张无忌两个事:1,记住这些仇人;2,记住漂亮女人都会骗人。

    在这样的环境里,宋青书对感情的渴望放到了最大。他需要的其实不一定是爱情,男女情爱,他甚至需要的,是一个温柔的感情泉眼,输送给他平和、温暖和鼓励,以确定他的存在是有价值的,他不用那么累的去竞争,去训练,去达到体力和精神的上限,才能证明他的意义。

    他就是想,有人可以告诉他,他其实可以放松一点,可以休息一会儿,即便他不是最优秀的,也不会使他变成毫无用处的废物,被抛弃,被嫌恶。

    他想知道,他是不是可以做一个不那么优秀的人。

    因为在他的教育里,不优秀,会失去生存的资格。

    他想知道,他是不是可以做一个充满感情,爱慕儿女情长的人。

    因为在他的教育里,有一丝情感需求,都会被认为是要走上张翠山的老路,把自己的大好前程和生命都断送掉。

    这为他后来见到张无忌之后的,疯狂的嫉妒和憎恨铺好了基石。

 

    三、 张无忌的出现

    张无忌的出现对宋青书来说是一次灾难。

    宋青书厌恨张无忌,好像是有一个十分合理合适的理由的,那就是周芷若。周芷若喜欢张无忌,宋青书喜欢周芷若,所以,宋青书厌恨张无忌。

    这大概只是一部分原因,或者说是表面原因。内在的原因恐怕宋青书自己是不知道的。

    我们仔细看一看张无忌亮明身份之后,武当派的反应。

    在光明顶,张无忌凭着他一片苦口婆心和天降好运学到的乾坤大挪移,成功化解了六大派来势汹汹的围殴。然后他亮出了他的身份:张翠山的儿子。

    此时,武当派有多激动?激动得已经忘记了什么名门正派,什么正邪不两立,更忘记了来光明顶是干什么的,直接冲上去就要哭鼻子了。

    接下来,张无忌迅速占领了武当头条,所有的话题都围绕他,所有人都在谈论,说张翠山生了个好儿子。张三丰更是开心得不得了,他一直为自己没有保住翠山的后人而自责,现在好了,愧疚感没有了,还得了个徒孙,以慰丧徒之痛。

    人人提到张无忌,都赞不绝口。

    这对宋青书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自己又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因为张无忌比他更重要,更有价值,更矜贵。

    为什么张无忌更矜贵?因为他爹是师公爱徒,因为他受了太多苦,因为他少年英侠。

    人们就如此残酷的忘记了:宋青书也是少年英侠。

    宋青书不苦吗?前文已经说明了,他虽然没有幼年丧父丧母(书中未提,假设母亲也在武当),虽然没有身中寒毒,可是他心里苦,精神的痛苦甚至比肉体的痛苦更折磨人。

    可是没有人记得他的苦,更没有人记得他的好,随便冒出来一个张无忌,就把他用比常人艰难百倍的努力,换来的位置抢走了。这个位置当然不是指武当掌门,从头到尾,宋青书就没有因为权利而愤恨过,这位置,是指人们心里的位置,他二十年好不容易爬到的位置,一瞬间,就被人占据了,他又变成了可有可无,没有人在意的路人。

    可是,在张无忌没有出现之前,武当长辈们都是这样教育宋青书的:你看你五师叔,本来是大好青年,可是因为被魔教妖女迷惑,就身败名裂了,你千万记住这个教训,不要重蹈覆辙。

    宋青书就这样记住了这个守则,一旦动一点情爱的心思,就立刻害怕,自己是不是要重蹈张翠山的覆辙了。然而,这个铁一样的规则,居然在张无忌出现之后,就瞬间改变了。

    张无忌拯救了魔教,这是多么违反原则的事情啊,可是武当人好像没有看见。

    这给了宋青书一个什么感受呢?他会觉得,其实努力、付出、成绩、志向什么的,这些父亲、叔伯、师公耳提面命的东西,其实在他们心里根本是不重要的,他们心里重要的,其实就是我喜欢      我这个徒弟、师弟、师哥,所以他的孩子再怎么违反原则也不是问题。

    然后宋青书得出了一个结论:其实你们不喜欢我,所以,我做什么都不会让你们觉得开心,觉得好,觉得满意。

    其实,一个人越强调一个禁忌,就说明他越向往这个禁忌。就好像我们不停地说,我明天绝不能赖床,其实是我们很希望可以光明正大的赖床,所谓不能,只是情势所逼。

    武当一直强调张翠山的阴影,其实是因为武当一直向往张翠山的人生,可以任凭自己的心意去喜欢一个女子,不管她是什么出身,可以用真实的内心去感受善恶,去结交朋友,就像他放下对谢逊的成见,和他称兄道弟,至死相护。

    而张无忌在光明顶一役,仿佛做到了这一点,这是他父亲都没有逃过去的劫难,却被他一个初生牛犊做到了,武当看见了自己一直向往的却见不得光的东西,突然可以实现了,实现的那个人也出自武当,那样的心情,自然是欢喜得紧,自然就忘了什么原则,什么铁律,兴奋的表示自己的认可和赞美。

    武当的梦想是完满了,可却苦了一个宋青书。梦想苦闷的时候,宋青书成了宣泄式教育的牺牲品,梦想实现了,宋青书成了被抛弃的工业废料。

    叫他怎能不恨?

 

    四、 爱周芷若,是他的一种宣誓

    宋青书终于看清楚长辈们的内心之后,就发觉自己是多么可笑。他以为只要他按照长辈们的要求去努力,就可以得到认可和喜爱,但事实根本不是这样,长辈们的喜爱一直没有变,就是张无忌。

    喜爱这个事情,主观的很,哪怕宋青书再优秀,不是张无忌,武当就不喜欢。

    然后宋青书却发觉,自己一直在做的,是长辈们要求的样子,而不是自己喜欢的样子。他为了武当的阴影,成为了一个不知自己是谁的人。

    并且他很害怕,他不知道,做自己内心想做的事情,会不会得到认可,或者说,会不会被攻击。

    他一开始,是不敢太明目张胆的追求芷若的,总是带着点小男生的怯懦在跟随芷若。这已经是他自我意识的觉醒了,他很想做一次自己喜欢的决定,而不是按照父辈的要求去活着。

    等到张无忌出现,他内心崩溃之后,宋青书更加悲伤,内心的不忿和不甘令他很想通过追到周芷若来证明:我是可以做我自己的。

“    既然我那么努力都得不到你们的认可,那不如我就做我自己。”而周芷若是他自我意识里第一个特别喜欢的女子,这个女子就代表了他的自我,得到芷若的青睐,就等于证明他也是有人喜爱的,就像人们莫名其妙的喜爱张翠山和张无忌一样。

    他想不再做宋青书了。

    周芷若更像一个宣誓:我不做宋青书的第一次尝试。

    这个尝试的成败至关重要,他的自我要重新生长,需要一个人来鼓励,可是,周芷若眼中却从来没有他。而此时,他又遇见了陈友谅。

    一个人,发现自己被长辈牺牲掉了自我,想要脱离他们,重新塑造自己,需要一个师长或者爱人,可是如果此时,遇见一个小人,比如陈友谅,那,就完蛋了。等同于把一个幼儿,交给了魔鬼来养育。

    这才是宋青书后来愈走愈偏的关键所在。

    宋青书的内心,其实一直战战兢兢,他的人生,一句话就说明白了:如果我做我自己,好像根本没人喜欢。

    这是最沉重残忍的打击,没有比这更残忍的了。

    所以后来,我越来越悲悯这个角色,在我眼中,他是那样的无辜。他的变坏,比起武当的自私,实在不值一提。

    很不幸的,他的第一次自我意识的觉醒失败了,他对自己的宣誓被冷冷的拍在风雨中。

 

    五、 宋青书是另一个周芷若

    还记得周芷若的人生轨迹么?宋青书是不是很像她?

    芷若的自我也被灭绝压下去了,所以只能努力去做下一个灭绝。

    青书的自我也被武当的教育磨灭了,只能努力做一个模板。

    等武当的阴影消除了,这个暂时缓解伤痛的模板自然就不需要了。于是他失去了所有,就像芷若失去了所有。

    那么他为什么爱上芷若,就一清二楚了,因为他从第一眼就看见了芷若的灵魂,和他自己一样,被深深的压在心底,不能见光,不能张扬,不能说出来。

    有一版电视剧的结局是这样的:芷若后来爱上了宋青书,最后二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这不是没可能的,因为看过我分析芷若的人,就很清楚,能拯救芷若的人,必然是那个能穿过她灭绝的外表,看见一个汉水舟中渔家女孩的人。

    宋青书,才是那个最有可能带着芷若回到汉水,租一条小船,躺进里面,等她喂饭的人。

    张无忌是不可能了,他的性格和经历,注定要寻找一个不麻烦的女人。所以,宋青书才最可能,因为他最知道,把自我藏起来,去迎合长辈的滋味。

    可惜,这些都是假设,宋青书就是遇见了陈友谅。

    青书的人生其实是一个思考题,是一件关乎公平,却又不能公平的事情。

    一个孩子,他的性格是否得到他父母的喜欢,是概率问题,我们总能看见,一些父母和孩子就是性格不合,父母总是比较喜欢某个孩子,而忽略了另外的那些,也是自己的孩子。

    对喜欢的孩子宽容,对不喜欢的孩子苛刻,这不公平。因为喜欢,是主观的。

    原版里青书的结局实在有点太敷衍,张三丰也实在太过无情,和他对翠山的宽厚深情比起来,简直判若两人。可能是金庸先生隐约之中想要体现出长辈对晚辈那种选择性的宽容吧,对喜欢的,就慈爱,对不喜欢的,就狠辣。

    然而金庸先生最后改了青书的死亡方式,改成他见到父亲和太师父过于激动,崩裂伤口而死。

    这个结局更符合宋青书这个人物,他一生,追逐的,就是父亲和太师父的认可啊,这句认可,比周芷若重要得多,也因为想要而不得的这句认可,他的人生毁掉得很彻底,很惨烈。

    这个死法,令青书的一生,圆满的悲惨了。

    最后,我想说,某天偶然发现,宋青书和周芷若的名字很相衬:长剑青书,白芷芳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