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七子郝大通对金国打大宋为什么没意见

2018-05-03 12:12:49 作者:admin 来源:古武网

郝大通


“没意见”,比起反对、抗争、斗争来说,强度上要弱的多。因为这里要说说全真七子郝大通,所以选用了这个词儿。

郝大通,在全真七子中,是个特立独行的人物。“一弟一侄两个儿,和余五逸做修持。”(《重阳全真集·结物外亲》)这是王重阳掌握的核心名单,即马钰弟、谭处端侄、刘处玄和丘处机儿,这里面没有郝大通的份儿。即使在“异派”里,郝大通也不合群。因为出身、学问、取向的不同,郝大通在铁槎山时,便和王处一玩不到一起;到终南时,谭处端又将其赶走。这不为别的,只是因为郝大通,原本是个卜师,擅长卜筮,也就是算命先生。王重阳不擅长易学,自知教不了郝大通;王处一原来擅长跳大神、变戏法,也和郝大通尿不到一个壶里;其它几位更不必说了。

郝大通和全真诸子的其它几位没什么交情,基本上是自己打拼。那么郝大通对大金国是个什么样的态度呢?

这个问题不难回答,我们看他的两个人生片段,即可明白,郝大通不可能有“抗金”的心理和行动,不仅没有所谓的“抗”,简直就是“没意见”。

郝大通对大金国也没意见

郝大通生于金熙宗天眷三年(1140年),死于金卫绍王崇庆元年(1212年),与王重阳童年生活在宋朝不同,郝大通生是大金国的人,死是大金国的鬼。他是宁海州人。马钰家富得流油,号称“马半州”;郝大通家更不得了,“家故饶财,为州首富”(徐琰《广宁通玄太古真人郝宗师道行碑》),郝家之富超越了马家。郝家不仅富,而且还贵。“历代游宦”,郝大通兄弟三人,兄、弟皆读书,其兄郝俊彦“登进士第,官至朝列大夫、昌邑县令。”郝家还有一门显亲,就是郝俊彦的三女嫁给了郭长倩。郭长倩,《金史》有传,官至秘书少监兼礼部郎中,正二品官员。郭长倩在胶东一带声名显赫,文登进士,被认为是“文登学”承上启下的人物,至今他撰写的《文登县学宫记》《梵云院碑记》仍存。

出家前,郝大通生活在一个既富且贵的家庭环境了,即使他酷噬打卦算命,仍然是一个标准的既得利益集团内人氏。

出家,对郝大通来说,是萧然出尘?还是表达对政府的不满甚至对抗?显然,这两者都不是。

对政府不满或对抗,显然要影响他那些还在体制内混日子的哥哥、弟弟、侄子、侄女的前程和幸福生活。

萧然出尘,除了不反对政府,就可以想干啥就干啥、为所欲为了么?显然也不是。

全真师郝君,初自宁海来赵州,坐州南石樑下六年。姪婿郭长倩为真定少尹,过州,问知师处,率家人致谒,师瞑目不答,长倩夫妇流涕而去。州人始知敬之,请师住真定之太古观,不之许。及长倩赴召,乃往居之。师燕坐既久......大易之学,恍惚有神授之。......问一二言休咎,如期而验。道价重,闻达京师。卫绍王崇庆初,赐号广宁全道太古真人。

这是大文学家元好问《太古观记》的一段文字。桥下坐了六年,显然是夸张之语,因为此间郝大通的著作《周易参同契简要释义》就在此期间写就。

此时的郝大通“坐于沃州石桥下,缄口不语”“人馈之则食,无则已。”(徐琰《广宁通玄太古真人郝宗师道行碑》)破衣烂衫、蓬头垢面,这种叔叔的形象,对于做官太太的姪女来说,显然是不长面子的。做叔叔的,不能不懂这个理儿!所谓郝大通假装不认识郭氏夫妇,不与说一句话,免得别人闲言碎语。

郭长倩夫妇“赴召”进京了,情况就大大地不同了。大家都知道这是某领导的叔叔,尤其是领导太太的叔叔,那就不能不大加照顾了。建个房子(太古观)给他住上,捧场子、说好话也不费银子。郝大通摇身一变,从一个街头算命的,成了全真大师,“闻达京师”(其实还是郭长倩的作用),皇帝还给了他赐号。

要知道,全真诸子中,生前获得金国皇帝赐号的,只有王处一,和郝大通。

严格地说,现在的郝大通不是大金国既得利益集团的一分子;但这个既得利益集团,对郝大通来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关系太重大了。

你要反对大金国,郝大通恐怕都会跟你翻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