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传统武术之山西武术拳种大全

2020-03-11 09:48:42 作者:admin 来源:古武网

山西武术

 少林十三抓

 相传元朝时,有山西太原人白玉峰,精龙、虎、豹、蛇、鹤五形拳。白慕少林武术,登嵩山入少林寺与武僧磋艺,在五形拳的基础上融合少林拳法的精华部分,研创了一套十三抓技击术。

 少林十三抓由龙行、蛇弯、凤展、猴灵、虎坐、豹头、马蹄、鹤嘴、鹰抓、牛抵、免轻、燕抄、鸡蹬十三形仿生动作组成,并突出使用爪的抓、掰、操等法,简洁、朴实、独特、实用。

 少林五行柔术

 董俊,字秀升,生于清末光绪八年(1882年),山西省太谷县董村人氏。其先人曾官至侍郎。家传医道,其父董芳伦

 (?-1926年)行医为业,兼营古玩,喜研习武技,尝涉足京、津、奉天(辽宁)等地行医经商,后定居北京,时人称“山西董”,并传诵着“山西董”的不少轶闻趣事。秀升先师自幼学诗攻文,聪颖过人,孩提时与其弟董杰(字子英)一同随父习武练艺,灵巧泼辣,行功笃实,其父尝暗喜。二十岁文武并进,随父远涉。父殁,偕师弟石瑞亭往来于京、津、奉天之间,访友投师,行医习武。直至一九一八年返里,受聘为山西医院中医士(后任中医主任),才定居省垣(先住红市街,后迁居纯阳宫十四号至殁)。此后,又受山西民众教育馆和山西国术促进会之聘,兼任国术教师。日寇侵华后,时局动乱,生活无着,又兼染起吸食鸦片之嗜,逐于一九三九年困顿而卒。其弟董子英(1893-1974)先生则先赴五台山修行,又辗转寓居北京,在崇文门花市街接营原东家石氏之“石泰山”酒店谋生,并在花市国术社(花市街火神庙内)担任教师,与河北大兴县唐凤亭、唐凤台兄弟和山西人武佩卿等先生研习技艺,教授门徒。

 董老师研习各派武术,融会贯通,理深技精。幼时在太谷本乡从其父及拳师多人,学练当地传统拳械和形意拳,尚属启蒙。及长,外出学艺,多处投师,艺业渐臻精美,在省外尤负盛名。

 一九二五年夏,董先生撰写成《少林五行柔术谱》一书,书中自序云: “清光绪辛丑(1901年),游艺燕京,获见李志英先生,始知有五行柔术,遂从而受业焉。考其术之源,系先生之祖,得自少林妙丹禅师者。而先生三世秘密,无传他人,故今世少人知耳。究其术之原义,可与阴阳五行之造化同体。虽云柔术,而其要以气功为始终之则,神功为造诣之精,乃上乘之技击也。”我省着名书法家榆次常赞春先生和董先生门人李锦文(字立训,1891-1959)等均曾为该书作序。李序云:“清乾隆间,福建少林寺被劫,妙丹禅师出走四外募化,欲复其原状。行至直隶通州境,彼地故多拳术家,有李恩元先生者嗜技击,察知师有奇术,因而留家受业焉。学之数易寒暑,尽得其妙。师知伊功成即辞去,后寺院并未修复,亦不知其所终。先生家传三世至其孙李志英先生,字杰臣(民国十年谢世),天生体质矮瘦,京人皆称戛戛李,在天津开设镖局,山海关外颇负盛名。杰臣先生又传通县黎元和尚,刘松桥,王三,太谷董俊先生等四人。董先生字秀升,后师事耿继善先生练习形意拳,迄今已二十余年矣,深得拳中奥妙,先生兼擅医道,供职并门山西医院。”又据董先师门人李桂昌(山西省形意拳研究会副会长,市武协副主席)先生介绍,少林五行柔术与形意拳理通法同,互为参贯,相得益彰。少林五行柔术底功有五掌(托、推、云、撵、摩),五拳(龙、虎、豹、蛇、鹤),五功(卧牛功,麻辫功,木球功,木板功,吊袋功),四十二种基本动作(提牛势、捉牛势、望月势等),还有五趟相手法对击套路,暗含三十六点按擒拿,七十二截腿别挂,七十二分筋错骨,练时禅拳一体,内外兼修,别具风格。

 心意拳

 据传心意拳为宋代名将民族英雄岳飞所创,明未清初,山西姬际可,访名师于陕西终南山,遇异人指教,授予《岳武穆拳谱》朝夕研练,尽得其妙,中年时期,因参加抗清复明,隐居少林寺 10 年,传艺于河南马学礼,安徽曹继武。姬际可开宗创派以来,历经数百年、十余代人传承,已形成了庞大的体系。

 特别是心意拳的技击性很强,它能用头、肩、肘、手、胯、膝、足等部位击打敌方,非常实用,并因此受到国内外武术家的重视和广大武术爱好者的喜爱。

 形意拳

 形意拳,又称行意拳,中国传统拳术之一。虽然起源说法不一,但广泛认可的最初创始人是明末清初山西蒲州人(今永济市)姬际可(1602年—1680年)。形意拳创立之初叫心意六合拳,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现行流传的形意拳为道光年间河北深州人李洛能在心意拳的基础上改革创立而成,形意拳讲究内意与外形的高度统一 。后世尊李洛能为形意拳祖师。

 洪洞通背拳

 通背缠拳,又名洪洞通背拳,是一套完整系统的传统拳种,并兼内外两家之优点,它分为母拳和子拳,还有各种器械套路、对练套路,共四大类。洪洞通背拳以108个动作组成的母拳套路,和数十个子拳套路形成完整体系,有很强实战性,并完整保存了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32势拳法,是研究发掘戚继光拳法的宝藏,意义重大。

 通背缠拳起源于早期民间优秀拳法,成型于唐末宋初,其中母拳就包括了明朝着名将领戚继光《纪效新书》中的大多数拳法,并与陈式太极拳有异名同骨的血缘关系。

 通背缠拳从乾隆年间由郭永福传承授徒,明洪武年间大槐树移民,由广济寺和尚陈卜大师移民至河南,又由郭永福带回老家。通背缠拳文经磨砺,经过数代人及武林拳师的钻研编创下,达到了通背缠拳炉火纯青的地步,通背缠拳从传承到发展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缠拳发展到今,完善具备上百路缠手套路和器械套路。

 弓力拳

 山西拳术,据传宋太祖赵匡胤,曾经在少林寺练过此拳,所以在齐齐哈尔又叫“太祖功力拳”或“少林功力拳”。功力拳分上、中、下架三路,在拉架中弓步较多似拉弓射箭,顾名思义山西传人又叫弓力拳、公立拳、公议拳。

 功力拳主要依大架上中下三路和对练一至五趟锤、一至五趟拆(也叫采破),大采破和金(精)锤十八打共十二趟对练和各种器械等为主要依据(在山东、河北、东北练一至四趟锤、大小拆破的较多,练第五趟锤和第五趟拆破(采破)的很少。山西人有练一至五趟锤和一至五趟拆(采破)的,也有练一至四趟锤和大小拆破者)。

 子母绵掌

 子母绵掌中的双滚掌技法子母绵掌是山西省灵丘县的特有拳种,在灵丘民间流传已久。子母绵掌经过灵丘历代武术家的不断完善发展,由最初的几十个散招,发展成为今天比较系统完善的子母绵掌。子母绵掌取“母生子,子约母”之说而得名。该拳法实际上是一种近身短打,以柔克刚的内家拳法。其主要特点是内需刚劲、外示轻柔、绵里藏针、暗手制敌。长期练习子母绵掌不仅能强身健体,而且还能防身自卫。

 傅山拳

 傅青杰,名山,字青主,别号侨黄。生于一六0七年,卒于一六八四年。山西阳人。他是明末、清初着名的思想家、诗人、学者、画家和爱国志士,同时他还精于武功。据《石膏山志》载: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 年)春,他借子傅眉到天空寺与寺内主持道成法师演示打坐和五禽戏,并传授给当地名士吴成光,接着又传授给寺内和尚。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父子隐居期间,被何世基请至义塾讲学传武,遗留“傅拳”。其拳式动作名称与太极拳相似,又别于太极拳。1985年在武术挖掘整理中,由蔡承烈献出《傅拳谱》手抄本。1988年出版了《傅山拳法》一书,丰富了我国武术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