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都有哪些武术之大河南武术拳种大全

2020-03-11 09:24:09 作者:admin 来源:古武网

河南武术

 二十四大战拳

 苌氏武术发源于河南省荥阳县  汜水,在清乾隆年间由苌乃周祖师所创。迄今已近三百年历史,历传八代,名手辈出,为河南清朝时期着名拳派。

 苌氏武技风格独特,它集各派之长而独树一帜。其中徒手拳术包括:炮拳  大罗汉、小罗汉、黑虎拳、白虎拳、白猿拳、青龙云海拳、小洪拳、二十四大战、二十四气拳等。

 器械包括:猿猴棒、二十四棒、单剑、双剑、四枪、八枪、三十六枪、二十四刀、猿猴对棒、双剑对枪等。

 理论专薯有:中气论  武备摘要等。

 按家拳动势之中即有罗汉的身架,又有猿猴之轻灵,装氏武技的各个套路中都有它不同的风格表现;二十四大战拳,是注重于进攻的实战套路,为长乃周祖师中年得意编创杰作之一。其势刚柔相济,身法多变,攻势凌厉,环环相扣。拳势落点要求做到:头如蜻蜓点水,拳似山羊抵头,腰如鸡鸣卷尾,脚似紫燕穿林,整个套路气势宏大,风格独特,技击性强,临敌运用,七分乘三分刚,柔过气刚落点,有较高的实战价值,是当今较为稀少的古老拳种。

 潭腿

 传说此拳起源于山东省临清龙潭寺(今河北临西龙潭村龙潭寺),故称为潭腿;还有一说由河南谭姓之人所创,故名谭腿。但似乎前者的认可度稍微广一些。明朝正德年间,河南嵩山少林寺僧人相济禅师,亲自到山东临清龙潭寺巡访,与昆仑大师后辈传人跃空大师相见,两僧将少林的罗汉拳与临清潭腿互换学练以留做纪念。随后少林寺后人又将潭腿的拳架加以改动并添增两路,故称少林潭腿。

 少林五形八法拳

 少林五形八法拳,属北派少林。这套拳术具有拳禅一体,内外合一,神形兼备的特点。内容包括:龙、虎、豹、鹤、蛇五种拳型,和内功、意念、外功、拳、腿、擒摔、身步、发声用气等八种功法的锻炼。该拳不仅练艺,而且主张“练身修心”。如龙形拳法,主张以意为先,凝神守中,主练“神”。这对于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有良好作用。虎形拳法,腰实臂沉(头正身直)主练“骨”。有助于调节体形,锻炼腰、腿、肩、背肌肉和促进骨骼生长,尤其对培养青少年的正确姿势,促进正常发育很有益处。豹形拳法发力迅猛,拳势暴烈,主练“力”。可增强劲力,提高灵敏、速度等素质。蛇形拳法柔巧迅疾,主练“气”。不仅能锻炼深长的呼吸,增大肺活量,还可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血管的功能。鹤形拳法稳实轻柔,聚精凝神,主练“精”。可培养人的内在精神,使头脑清醒,精神振奋,有益于提高全身各器官系统的机能。

 少林五拳

 少林五拳,即以龙、虎、豹、蛇、鹤为模拟对象的拳术。相传元代少林派拳术大师白玉峰,根据三国时代华佗的“五禽戏”(即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锻炼身休的体操),结合少林拳法和模拟五种动物功作,进而创作出的白氏五拳(龙拳、虎拳、豹拳、蛇拳,鹤拳)。白玉峰说过“人之一身,精、力、气、骨、神五者,必须交修互练,始可臻上乘神化之境。”故少林五拳有龙拳练神、虎拳练骨、豹拳练力、蛇拳练气、鹤拳练精之说。

 少林唐拳

 少林唐拳是拳术之一,属于少林武术套路。该套路运行路线取直来直往,进退、起落、转侧,均在一条直线上。在劲力上要求灵活而富有弹性。

 心意把

 少林功夫的最高境界是禅拳合一,即是无上禅功“心意把”;心意把又名“锄镢头”,千百年来,一直是少林寺秘不外传的镇寺绝技。武术界素有“太极奸、八卦滑,最狠最毒心意把”之说,被武术各大门派誉为“万拳之王”。心意把历史悠久,宋代传承隐于民间。

 地功罗汉拳

 地功罗汉拳是一种实用价值较高的拳术。属于少林罗汉门外传的一枝,此拳吸收入了螳螂拳的揪腿、双提刁,崩拳等主要技法,形成了一种形神兼备、内外合一、刚柔并济,灵活敏捷、跌扑滚翻、气势连贯、朴实无华的独特风格。此拳尤为注重地躺功夫;故称地功罗汉拳。

 地煞拳

 地煞拳是少林寺元初紧那罗和尚所创编,原有七十二势,后经明代武僧同梁精选,升华为八十二势,其特点是善用重拳钻打,崩肘冲心,掠掌砍腹,扬掌作虚,麻痹或搅敌对方实现,宜乘机重拳直击对方要害,也重于下盘的足腿功法,寻机跺、踢、蹬、踹,若遇不策时腾跃而遥去,侧闪而避身。此乃拳攻虚邪,掌削砍打、足踢阴胫,铁肘钻心,益者穷攻、失者遥去、卓技明智、三合则胜。

 八卦拳

 八卦拳是武术拳种之一。亦称八卦捶。相传在清代乾隆年间始有传习,当时有山东寿章人孟二及其甥张百禄、河北深县人张广学、饶阳人刘玉、冠县人郭洛云、徐保占等皆精习八卦拳。

 关于八卦拳的提法,很多资料将其与八卦掌混为一种。八卦拳属少林体系拳术,套路共分二十四路,分为上八卦、中八卦、下八卦,上、中、下八卦各分八路。拳趟路为直线一来一回,动作刚猛,朴实无华,强攻硬进,全称“游身八卦连环掌”,也是内家拳的一种。

 拦手

 拦手是中国传统拳术之一。相传清初有河南郑姓拳师在天津始传此拳,至今约有300年的历史。拦手拳套有操拳、拦手拳、翻拳、炮拳,每套内的单式动作都要反复单练,使速度、劲力、行气自然精熟。拳趟、拳式练熟后,接练打桩,操练臂、胸、肋、背、肩、臀、腿等,使各部位加大发力并能经得起对方击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拦手被列为全国武术表演和比赛的项目。拦手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罗汉拳

 罗汉拳,是中国传统拳术中南拳之一。因少林门人供奉释迦牟尼,并视此拳取十八罗汉之姿,故称罗汉拳。主要手法有隔、迫、冲、闪、点、举、压、钩、抄、抛。腿法讲究腾、滚、扫、弹。罗汉拳要求上下相随,步随手变,身如舵摆,灵活多变,出手注意“夺中”和“护中”,劲力要求刚柔相济。拳谚讲:“要想罗汉好,三正里面找。”所谓“三正”,是指的手要正,身要正,马(即步)要正,这是基础功夫。练好“三正”,才能保持稳定,罗汉拳中较大的套路有“六十八式罗汉”和“一百零八工罗汉”等。

 鹰爪拳

 鹰爪拳是模仿鹰捕猎动物之势演变改革而成的一种传统拳术。属于北少林拳中的一种,自早年陈子正先生在上海执教于精武会后,他的门徒学艺师成后,纷纷南下,因此鹰爪拳就传到了南方。直到现在,后人不仅继承了下来,而且有了新的发展。

 石头拳

 石头拳,属于少林门派“矮架子”,是流传在江苏和安徽的着名传统拳种之一。源于三国魏文帝时期,盛于北朝宣武帝、孝明帝年间。此拳,风行于北方诸省,以山东、河南、河北较为普及。从唐肃宗时,开始由北向南流传。

 燕青拳

 燕青拳又叫迷踪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代表,出自少林寺。其特点是动作轻灵敏捷,灵活多变,讲究腰腿功,脚下厚实,功架端正,发力充足。此外,眼神和腿法的配合,独具风格:眼神集中一点,兼顾八方,眼助身 法,眼助气力。腿法要求劲足力满,干净利落。各种拳套大多由各种手型、步型、腿法、平衡、跳跃等50多个动作组成。其技法,上肢有甩、拍、滚、掳等击法,下肢有 跳、截、挂、缠等腿法,配合靠、闪、定、缩等身法,组成技击性较强的攻防技术。其步法强调插裆套步,闪展腾挪,窜蹦跳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燕青拳被列为全国武术表演和比赛项目。燕青拳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沧州市武术协会获得“燕青拳”项目保护单位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