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武术的发展历史和当代中国武术的发展方向

2020-02-23 13:09:39 作者:admin 来源:古武网

太极拳好

 (一)以增强人民体质为宗旨的健身武术发展方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为武术书写新的历史篇章创造了条件。国家提倡做体操、打球、跑步、爬山、游水、打太极拳及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在群众性武术活动中,太极拳是最适应人民群众需要、参与人数最多、持续性最长的一项活动。为了倡导太极拳锻炼,1956年国家体委组织专家整理、创编、出版了《简化太极拳》单行本和挂图,积极推动了简化太极拳在全国的普及。以后又陆续出版了经过规范整理编制的《八十八式太极拳》及各式太极拳械书籍。太极拳由此更加蓬勃开展起来,各地太极拳辅导站星罗棋布,城乡都有无数爱好者,他们或在公园绿地,或在街边广场坚持锻炼。几十年来,太极拳锻炼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一项健身运动,特别是对中老年人的保健和延年益寿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1978年邓小平为日本友人题写了“太极拳好”四个字,高度评价了太极拳的发展和作用,再一次对这项大众化的武术运动加以肯定和推广。这无疑是一个信号,预示着太极拳将作为有特色的民族体育项目奉献给世界。二十多年过去了,太极拳在推向世界的过程中走出国门,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纪念邓小平题词20周年之际,于北京天安门广场组织了万人太极拳表演,其规模之宏大、动作之齐整、服饰之美观、场面之壮丽震惊世人。它是新中国武术的一个缩影,通过媒体的传播,它向世界展示了健身武术的成就和太极拳锻炼人群的精神面貌。2001年12月回归后的香港举办了15000人参加的“太极大汇演”和国际太极拳科学研讨会,中国武术代表团和应邀出席的武术专家、体育科研工作者参加了这次盛会。

 在实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全民健身计划和反对邪教、提倡科学文明健身的活动中,太极拳运动正在作出新的贡献。2001年3月,在海南三亚举行以“科学、健身”为主题,以“和平、友谊”为目标的“首届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吸引了世界各国及港、澳、台地区近万名太极拳爱好者前来参加。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发来了贺电,电文称“作为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之一的太极拳现已走向世界”,并对与会者表示“热烈的致意”。这次盛会显示出这项健身武术不仅得到中国人民几十年来的发扬光大,而且受到世界各国爱好者的青睐。

 除了闻名于世的太极拳,近几年来木兰拳、木兰剑、木兰扇系列深受中老年妇女喜爱,在国内不少大中城市及港、澳地区均有组织地开展起来。国家体育总局还专门组织编制了木兰拳系列的规定套路,以利国内外交流、推广和普及。这些健身武术项目已经跨越地域和流派,成为在中国最广泛流行的健身运动之一,在建设现代化中国的过程中,它和其他地区性流行的传统武术项目共同以其鲜明的特色为祖国人民的健康服务,为精神文明服务。

 (二)以提高套路运动技术水平为主的竞技武术发展方向

 “普及和提高”是新中国武术发展几十年来始终如一的方针。在普及的同时成立武术运动队提高武术的套路运动水平,建立一整套武术竞赛体制和竞赛方法,是形成现代竞技武术运动的重要条件。

 以1954年国家体委组建竟技指导科武术队为标志,现代竟技武术迈出了第一步。1957年武术被列为竞赛项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纷纷成立武术运动队。从1958年全国武术运动会开始,后来儿乎每年都有十几个单位报名参加全国性武术比赛。实行武术竞赛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各运动队抓好习AI练工作,在竞赛中互相交流学习,不断提高套路运动技术水平。

 套路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与国家体委的方针政策密切相关。1959年国家实施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1960年的武术比赛在长拳、太极拳的基础上增加了南拳项目,从此奠定了套路运动以长拳、太极拳、南拳为主的竞赛格局。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体委提出了“难度大,质量高,形象美”的武术技术发展方向,鼓励教练员、运动员创编自选套路,使长拳类拳、械套路在动作、组合、难度、布局等方面在继承传统中有了新的发展,“高、难、美”成为各运动队追求的目标。其突出表现是:套路的结构新,动作快,负荷大,造型美,腾空高,落地稳。

 20世纪70年代,自选长拳类套路的技术难度有了进一步飞跃,腾空动作不仅讲究高度,而且出现了纵旋、侧翻、平旋横转等创新的高难动作,以及在这些动作之后接马步、坐盘或劈叉等稳定性要求很高的动作。这是广大教练员、运动员通过训练、竞赛创造性地表现出套路运动的新水平、新面貌,是智慧与实践的成果。这一变化发展使套路运动更符合体育竞技的需要。

 长拳类竟赛项目的发展促进和推动了其他传统项目的继承与提高。传统拳械、对练项目、集体项目也进入武术竞技赛场,形成了一套较为固定的套路竟赛内容,通过以竟赛项目为导向,促进了这些拳械项目演练水平的提高。总之,这是一个适应青少年运动和比赛的武术套路竞技体系,是新中国新武术的一大体现。这个时期的赛场呈现出百花争艳的动人景象。

 1986年在“突出项目特点,加强攻防技能,严格动作规格”的技术训练方向指导下,以后的赛会加强了对动作规格和项目特点的要求,还出现了集体基本攻防动作的比赛,通过训练和竞赛促进套路运动员理解和掌握攻防动作与攻防技能。

 1994年全国武术训练工作会议进一步要求套路运动要坚持“突出项目特点,严格动作规格,强化攻防意识”,以及“继承、发展、创新”的原则,在坚持“高、难、美的基础上提出“高、难、美、新”的技术发展方向。在历年出台的方针政策的引导下,竞技武术的套路运动形成了从优秀运动队、运动技术学校到业余体校的一条龙训练体系,一些二线队伍还增设武术班,扩大人才培养和储备。国家体委在上海体育学院举办了全国武术高、中级教练员岗位培训班,着力提高教练员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促进和推动套路运动的科学化训练。

 套路竞技水平的普遍提高也反映在赛制的改革过程中。武术套路从作为比赛项目起,经历了比赛、表演赛的反复。1989年国家体委将全国武术比赛改为全国武术锦标赛,实行分级赛(团体赛和个人赛分开进行)和升降级制(甲、乙级队的比赛)。为了培养人才,武术竞赛体制中还设有全国少年“武士杯”比赛、全国体育学院武术比赛和以武术馆校为对象的比赛等。竞赛体制的升级和多元化,说明参赛的不仅有优秀运动队为主的锦标赛,而且还有适合人才培养和在普及基础上提高的各类比赛,这对夯实武术竞技运动的基础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套路竞技水平提高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1985年国家体委颁布实行《武术运动员技术等级试行标准》。它有力地促进着广大武术运动员刻苦训练,争取优异成绩,成为不断提高套路竞技水平的激励机制之一。

 套路竞技水平也是伴随着武术竞赛规则的多次修改而不断提高的。1996年国家体委在多次修改规则的基础上,又一次对《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作出重大改革。这次改革是武术挑战自我的一次尝试,它在吸取体操、艺术体操、跳水、花样游泳等现代竞技体育项目的评分方法的基础上,加强量化指标,提高区分度和准确性,采用“切块”打分,制定出指定动作和难度创新等方面的一系列评分方法,引导教练员、运动员对指定动作加强训练,提高完成指定动作的质量,并且鼓励创新,进而促进武术套路技术水平继续向“高、难、美、新”的方向发展。2000年全国武术训练工作会议提出了“突出竞技特点。提高艺术水平。鼓励发展创新”的新指导思想,继续坚持“高、难、美、新”的技术发展方向。第9届全运会之后,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在工作总结中指出:“武术若要成为奥运项目,规则必须简化,易于操作”,2003年出台了试验中的新规则(草案),“力争使武术竞赛规则更加科学,更符合奥林匹克运动的要求,为争取竟技武术进人奥运会创造条件”,这表明武术已不满足于已有的成就,而是要积极地面向未来。

 可以这么说,当代武术套路运动的竞技史是不断进取和创新的历史,是改革的历史,是在继承前人遗产基础上有所提高的历史。套路演练也有“真功夫”,是对不断发展的套路运动技术水平客观、公正的评价。只有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武术才能确立自己在国内体坛的竞技地位。同时,武术的竞赛制度、规则、方法和配套措施也在发生着适应性变化,尤其由国内推向国际的过程中,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冉一次经受了考验。

 (三)以发掘、继承为特点的传统武术发展方向

 早在新中国诞生不久,1953年在天津举行了一次多民族参加的武术盛会。这次大会荟萃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传统武术的精华。大会后朱德欣赏了赴京表演的武术优秀项目,指示说:“要重视祖国几千年的传统”。

 1957年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武术表演评比大会期间提出了发展传统项目的建议。1958年的全国武术运动会又作出规定,要求运动员每人除了参加拳术、器械两类评奖项目外,还必须参加形意拳、八卦掌和短器械(刀、剑)的表演。 1959年的全国青少年武术运动会上已有长拳、南拳、形意拳、八卦掌以及刀、枪、剑、棍、鞭等拳、械的比赛和表演。到了1963年在上海举行的武术暨射箭锦标赛上,赛会已经呈现丰富多彩的继承传统的新格局,许多各具风格特点的拳、械项目纷纷亮相。19”年举行的全国武术比赛有几十个不同种类、不同特点的拳术和器械项目成为比赛的内容。1978年在湖南湘潭的比赛还特邀民间老拳师参加表演,鼓励开展民间武术活动,挖掘传统项目。1979年第4届全国运动会武术比赛继续特邀民间武术代表参加。至1982年的全国武术比赛,男女竞赛项目增加到16项,传统拳术分一类、二类、三类、四类,传统器械分单器械、双器械、软器械三类,加之集体项目可以自选,如集体九节鞭、集体长穗剑等等,内容十分丰富。由此可见,各运动队在继承传统武术项目上所花的精力和时间并不逊于长拳、南拳和太极拳。

 1979年国家体委在全国范围掀起挖掘、整理武术的热潮。许多鲜见的拳种在南宁举行的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作了交流表演。从1980--1986年,国家体委先后l在太原、沈阳等地连续举办了7年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对各地区流行于民间的传统拳术、器械、对练等进行交流,调动了对各地的传统武术进行发掘、继承的积极性,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武术的高度重视。1986年起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改为每两年举行一次,这项工作又持续了将近十年。

 从1979年国家体委派遣调查组进行考察,至1986年在北京召开全国挖整工作总结表彰会、展览会,这场在祖国大陆广泛开展的武术挖掘整理工作,使很多濒危拳种得以抢救,包括全国各地编写的拳械录、录像资料、征集文物和古兵器等,硕果累累,并认定我国当时具有129个自成体系的拳种。这是不计重复的统计,是当代武术的一座丰碑。正如贺龙副总理在建国初期所说:“民间流传的武术套路是很多的,不仅汉族有,各少数民族都有,这是要花费力气去发掘的。”

 挖掘整理和继承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除了国家和地方花大力气挖掘整理,以及每年武术套路竞赛规程要求各运动队参报传统拳术、传统器械和对练项目等,传统武术的广泛继承发展还体现在植根于人民群众的武术活动中。1979年后群众纷纷自办武术馆、社、站,至20世纪90年代初,各地武馆、武校、武术辅导站星罗棋布,人校习武的青少年几百万人,参加武术活动的人口全国有数千万。1991年被国家首批授予“武术之乡”的就有35个。1997年开始实行“武术段位制”,从初段位、中段位到高段位共有九段。这对武术在人民群众中的普及提高是一项新措施。1999年国家还在浙江台州举办国际传统武术绝技大赛,使各类传统武术有机会再显身手,交流技艺。这期间国家还编制出版了一批传统武术拳种的竞赛套路书籍,为进一步推广和普及传统武术打下了基础。

 (四)“技击”武术的复兴

 “技击”武术的复兴进一步增强了武术运动的竞技性。1979年在“积极、稳妥”的方针指导下散手项目进人试验阶段,并在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作了汇报表演。这是武术运动在解放思想、实行改革开放形势下的一次重大的历史性变化。

 为了使试验阶段的散手运动健康发展,国家将散手运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从1983年起萌芽状态的新兴散手运动经历了6年表演赛的磨炼。1989年举行第一次散手正式比赛一一全国武术散手擂台赛,同时实施《武术散手竞赛规则》。1990年国家体委出台《武术散手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同年批准首批散手武英级运动员和国家级散手裁判员。指导散手训练的教材《中国散手》也相继间世。经过10年磨砺,中国散手技术与训练基本规范化、系统化,运动员的临场发挥基本成形,技术水平有了层次之分,理论方面作了较为系统的总结,还形成了一支散手裁判员队伍。这表明散手运动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开展了。1991年在北京举行国际武术散手邀请赛,将经过多年实践趋于成熟的“技击”武术中的散手运动介绍给国外武术爱好者。初战告捷的国际邀请赛标志散手竞技迈出了推向世界的脚步。民国时期没有做到的事,新中国做到了。如今的散打竞赛已经是中国武术竞赛体制的组成部分,散打运动经历了数届世界武术锦标赛,是中国武术竞技运动的又一支生力军。优秀散打运动员已在中美散打、拳击对抗赛中崭露头角,女子散打也开始在竞技体坛上施展身手。散打运动和套路运动一样,成了全运会项目,不仅有男子项目,而且也将有女子项目。

 长期流行于民间的武术另一个对抗性项目—太极推手,也自1979年随着改革的春风作为试点项目在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作了首次表演。随后经过3年试验,试行太极推手规则和试行内部比赛。从1982-1989年太极推手被列为表演赛的比赛内容。经过多年的表演赛,1994年这项赛事升格为锦标赛,正式成为竞赛项目,还设立了女子推手。同年,国家颁布(武术太极推手竞赛规则》,并举办了首届裁判员培训班。从1996年酝酿《中国太极推手》书稿到1999年出版,太极推手竞技运动初步完成了技术和理论系统性、规范化的工作,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技击”项目的鲜明竞技特色。

 太极推手和散打经历了同时期的磨炼终于双双成功地步人现代竞技体育的领域,这是解放思想、冲破禁区、不断实践验证取得的重大成果。如果说曾经被禁锢的散打得以开展是象征“技击”武术的复兴,那么长期流行于民间的推手被引人大雅之堂,进人竟技体育的行列,更说明我国对“技击”武术的重视。这是一种开拓,也是对中国传统武术的继承和发展。套路、散打和推手共同构成了现代武术运动的竞技体系,也就是人们说的新武术。新中国体育的贡献之一就是为新武术莫基,为新武术劈荆斩棘。

 (五)武术的科学研究

 近代武术以《中华新武术》为标志,开始了洋为中用、中西结合的尝试。当时立志运用“科学”解释武术的人们,多采用单一学科的知识去认识武术和说明武术,这种“单打一”的洋为中用的“科学”意识,毕竟落后于同时代的以“知识体系’和“学科群”为代表的西方科学思潮,表明当时的武术科学研究仅仅处于萌芽阶段。当代武术科研的发展首先表现在多学科研究意识的觉悟。1978年版的体育院系通用教材(武术》第一册第二章根据武术的特点深刻指出:“武术‘内外合一’的说法,是符合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的”,“研究武术技术,解决‘内外合一’的矛盾,应以生物力学、解剖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为依据。因为人是有生命活动的统一整体。在分析武术中任何技术动作时,不能只注意肌肉工作的机械力学原理,还应该从高级神经活动的支配作用,以及呼吸调节、劲力变化等来分析武术动作”。这说明武术的科学研究已经不满足于运用一两个基础学科的知识解决某个问题的做法,而是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较全面地研究和认识武术。从1923年起人们对何玉山先生的生理测试,直至1978年武术权威教科书上明确表示出武术需要多学科研究的信息,时间跨越半个多世纪,人们从单一学科进行的武术研究中觉醒,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武术研究的意识终于萌发。

 进人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培养的历届武术硕士研究生,完成了一批具有较高质量的论文。这个时期研究生科研的最大特点,是采用较先进的测试仪器和多种研究方法,尤其是采用了统计处理的方法和计算机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使武术科研论文的价值和所揭示的事物的规律、所预测的事物的可信度,有了显着提高。

 在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的主持下,1987年首届全国武术学术研讨会展示了一批多学科对武术进行研究的科研成果和一支武术科研队伍。从后来陆续汇编、选编出版的历届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中,可以看到这些书籍记载了当代武术为实现学术研究科学化、现代化所作出的努力。

 20世纪80年代以来,武术学术研究的热潮后浪推前浪,一浪高一浪。体育院校学报上的武术论文和各种武术杂志上发表的武术学术文章,是体现武术科研工作蒸燕日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研究文章向人们传递着科学的信息。有的从哲学的角度撰写,有的从争鸣的角度辩论,有的从历史的角度考证。总之,这些刊物所发表的论文,营造了这个时期的学术氛围,为武术的科研工作锦上添花。

 20世纪80年代以来,是当代武术科学研究蓬勃发展的时期。空前的挖掘整理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武术利研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挖掘的基础上,国家体委确定了武术重点科研课题,由体育院校科研部门和地方行政部门联合承办,课题组成员由体院内外专家、学者组成。将这种协作攻关机制引进武术科研工作,较之个体式研究,是一个重要变化。这种协作机制及其做法在后来一些重大课题的研究中逐步体现出来,并发挥了作用。人选巴塞罗那国际奥委会世界体育科学大会的一篇研究武术运动员负荷强度和耐力水平的论文,引起国外体育学者的关注。而这篇论文正是多学科协作攻关的结果,它使当代中国武术科学研究获得首登奥林匹克科学圣殿的成就。之后,武术的优秀学术论文又分别被亚特兰大、悉尼奥运科学大会、亚运会科学大会,以及相关国际学术会议所录用。

 20世纪末,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设立的武术科研基地,围绕武术进人奥运会所设项目问题展开科学攻关。科研基地以博士生导师挂帅,以一批研究生为重要科研力量组成课题组,经过调研、统计、分析和论证,拟出若于设项方案。1999年举行的全国武术论文报告会上,上海体育学院和北京体育大学的课题组宣读了论文,为武术进人奥运竟技体坛做了前期准备工作。武术科研基地以武术运动科学化Vil练为主要研究方向,结合为武术管理部门提供战略性和策略性理论依据而组织科学研究。其特点是以体育院校的教授、副教授和研究生为攻关力量,研究生参与重大科学研究并发挥作用,已经成为活跃在当代武术科研前沿的生力军。

 (六)武术教育机构与人才培养发展方向

 新中国五十多年来使武术得到继承和发展,与建立一系列的机构和有组织地开展武术活动密切相关。各省市武术队的建立,辅以省、市业余体校武术队,区、县业余体校武术队等,形成了培养竞技武术人才的一条龙体系。1956年成立了中国武术协会,之后各省、市也建立武术协会,组织全国和本地区的武术活动。1986年成立了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不久各省、市相继成立各省市武术馆(院),组织开展武术活动,培养武术人才。同时社会上的武术辅导站、武术uII练班成了培养各类武术人才的场所。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民办武馆、武校、拳社、武术之乡纷纷建立,吸引了成千上万不同层次、不同年龄及身体条件的爱好者,特别是武馆、武校,大量的青少年投人其中锻炼学习,使武术社会化又具有一层广泛的群众基础,并且教育培养了不少武术人才。

 除了以上所述,国家于1961年就将武术内容列人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要求从小学、初中开始就学习武术基本功和基础套路,高中阶段安排单练或对练学习内容,在初、高中阶段还有武术选用教材。国家长期以来对武术教育十分重视。直至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公体课仍需学习初级长拳第三路、初级剑术或初级棍术、简化太极拳等武术内容。初步掌握武术的基本技术和技能,是中国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这是国家在正规教育中十分珍视民族传统体育的一种做法,是教育部门从小学、中学、大学一贯制的体现。

 我国社会化的武术业余教育和正规化的学校体育教育都贯穿着武术教学内容,而高等体育院校武术专业在培养专业武术人才方面则起了重要作用。

 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第一部体育学院本科讲义《武术》(上、中、下三册)问世,以后历经四届全国体育院校教材组组织编写教材,于1978年、1985年、1989年、1991年和1997年陆续出版了两部通用《武术》教材和普修、专修各一部《武术》教材,还有《武术理论基础》教材。另外,这本新教材《中国武术教程》也已审定出版。这些教材建设工作体现了国家对培养武术专业人才的关怀和对武术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

 20世纪50年代体育院校的武术还只是一个项目,以后成为一个学科,到80年代武术被国家确立为专业,原国家体委属下的各所体院均先后成立了武术系(部)。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国家体委先后对武术重点学科进行两次专家评估。90年代后期武术专业拓宽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国务院于1982年首先批准上海体育学院具有武术硕士学位授予权,可以培养武术硕士研究生,继之,北京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的武术专业也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随后一些高等体育院校具备条件的武术学科也相继招收武术硕士研究生。1996年,国务院又批准上海体育学院的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可以招收武术博士生。从此,中国武术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告成。从进修生、函授生、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乃至博士生的教育体制,确保了武术人才的知识化、科学化、现代化。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武术研究生招考制度正常化,其后研究生的质量逐年提高,20世纪末基本上形成了以研究生为生力军的科研攻关力量。80年代以来培养的一批硕士生已经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成长为学术骨干。至2002年,我国已经招收了6届博士生,3届已完成博士论文,并获得博士学位。可以预计,今后高层次武术人才将会层出不穷,为振兴当代中国武术而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