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的发展历程和中国武术发展史

2020-02-23 13:02:32 作者:admin 来源:古武网

春秋初期

 中国武术发展史

 春秋初期的民间已有了习武之风。管仲在齐国要求士大夫举荐“有拳勇股肱之力,筋骨秀出于众者”((中国武术百科全书》第44页),说明齐国不乏“有拳勇”拔萃的人物。“齐人隆技击”(《荀子·议兵》),又说明齐国民间习武盛行。同期已能出产质精物美的青铜剑,出现了干将、欧冶子等最负盛名的造剑匠。吴越地区也是击剑盛行之地,出现过精于“手战之道”的越女。北方的赵国赵文王养“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庄子·说剑篇》)。同时,社会上还出现了职业武士,如侠士之类,典籍上称为“侠”“节侠士”“游侠”。社会上以练武为职业人的出现,对武术技艺的提高和推动武术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随着民间武艺日盛,武术开始往庞杂化方向发展了。以个人技艺为主的徒手搏技一一手搏、角力,在民间有广泛的市场。春秋时称为相搏,相搏可用拳打脚踢,连摔带拿,运用奇巧战术来制胜对方。相搏已成为比赛的一种形式。《管子·七法》记述了当时的情景:“春秋角试”,“收天下之豪杰,有天下之骏雄”,“举之如鸟飞,动之如雷电,发之如风雨,莫挡其前,莫害其后”。

 至此,军事技术与民间武术并行不悖的格局也已逐步形成,并开始了渐进的发展。从春秋战国开始,随着民间武术的多样化社会功能的发展,使它逐步演变成色彩绚丽、丰富多姿的武术文化。

 对抗形式的“角抵戏”也形成于秦代,发展在两汉,其规模很大。如汉武帝元封三年“作角抵戏,三百里皆来观”。角抵具有竞技和娱乐的意义,是双方凭体力和技巧,以摔倒对方决胜负的竞技运动,它为后世武术中的摔法奠定了基础。

 在文化的交融中,武术逐渐也与养生相结合。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以动健身的养生思想,提出了“静养”养形练气、“动养”注重形体锻炼的不同主张。战国时《黄帝内经》的出现,开始形成了注重整体、强调精气、平衡阴阳的保健思想。两晋南北朝由于玄学和释、道教的影响,养生理论和炼养功法有了很大发展,道教的内丹术功法日渐成熟。道教提出的炼养精、气、神思想,所谓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等对后来的武术都产生了影响。

 隋唐五代,角抵手搏开展很普遍,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喜爱这个项目。当时手搏、角力比赛时,大都裸露身体的一部分,《续文献通考。乐考》载:“角力戏,壮士裸袒相搏而角胜负。每群戏既毕,左右军擂大鼓而引之。”

 唐时有颇多的文人及民间艺人练剑术。同时由于唐代表演艺术的发达,使剑术演练技巧发展到很高水平。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中唐诗人姚合《剑器词》都有剑舞艺术的描写。

 宋代以民间结社的武术组织蓬勃兴起。以乡社为基础的武艺结社组织有“弓箭社”“忠义巡社”“攘子社”“霸王社”等。除弓箭社外,北宋末至南宋初,山西、河北、河南、山东诸省各地乡村居民还组织了寓兵于农的抗金武艺组织“忠义巡社”。在农村还有以“社”“堡”“山寨”形式出现的武艺结社组织,如攘子社、霸王社等。有的是防御外族侵略的,也有以反抗封建压迫剥削而结社的。其共同点为武艺具有较强的军事训练性质,即突出了实用性,以弓弩、刀枪等为当时结社组织的主要装备和训练内容。

 在农村结社组织发展的同时,城市结社组织一也在发展,南宋时期都城临安府(今杭州)出现了争交的“角抵社”“相扑社”,射弩的“锦标社”“川弩社”“射水弩社”,使棒的“英略社”。参加武艺结社的成员,大都是市民阶层,他们人社习武,非求柴米之资,而是为了强身健体,娱乐消闲。

 宋代商业经济活跃,市民阶层壮大,推动了市民文化的兴起,商业化的习武卖艺蓬勃发展起来,出现了大量的以练武卖艺为职业的民间艺人,时常在表演前打套子以招揽观众,这种打套子的表演,有“使拳”“舞斫刀”“舞蛮牌”“舞剑”“使棒”等。不仅有单练而且有对练,这些以技击技术为要素,按规定动作进行的套子化武艺,充盈了民间武术大舞台。

 这一时期,对抗性的“手搏”“角力”也有发展。《宋史·兵志》载:“手搏虽不切于用,而亦习其身臂”,手搏在民间得到发展,比武时,可以“拽直拳”“使横拳”“使脚剪”。角力已有专着问世。宋·调露子在《角力记》中写道:“夫角力者,宣勇气,量巧智也。然以决胜负。”角力是双方凭技艺、勇气、智能决胜负的竞技运动。宋代还出现了“露台争交”。宋吴自牧《梦梁录》记载:“若论护国寺南高峰露台争交,须择诸道州郡膂力高强,天下无对者,方可夺其赏。”这种露台争交类似后来的打擂台,它是中国古老的武术竞赛形式。

 总之,宋元时期古代武术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体系。主要表现在拳械技艺进一步丰富,套子武艺也有了发展,有了单练和对练,也出现了打擂比武的“露台争交”等。武术形式出现了更加多样化的特点,尤其是民间的发展成了较大的规模,并沿着自身的规律不断向前发展。古代武术的定型

 中国武术的发展历程

 明清(1368-1911)两代是中国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全国范围内已形成了诸多风格不同的武术流派,十八般武艺有了具体的名称和内容。明代的中国武术也深刻地影响了日本柔道和空手道的创立,少林武术也在明代弘扬显名。清代由于民族矛盾尖锐,社会动荡变革剧烈,民间的秘密结社组织盛行,练拳习武是这些组织的共同特点之一,对于民间武术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这时的武术与传统养生理论和方法等有了进一步的结合,在此基础上,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等一些尤重内练的新拳种出现,并独成体系迅速发展。

 自明代始,以戚继光、程宗猷、茅元仪等为代表,对宋以来的武艺作了系统的总结和整理,把原来主要是口传身教的武术技术,用明确的文字、绘图记录了下来,作为习武练艺的模板。郑若曾在其着作《江南经略》中写道:“中国武艺不可胜纪,古始以来,各有专门,秘法散之四方。教师相传,各臻妙际。”在其书卷八《兵器总论》中又写道当时流行的武术流派有拳法十一家、棍法三十一家、枪法十六家、刀法十五家、剑法六家、杂器械十家、把法五家、马上器械十六家。以拳法为例,在《江南经略》中所列的拳法十一家为赵家拳、南拳一,北拳、西家拳、温家钩挂拳、孙家披挂拳、张飞神拳、霸王拳、猴拳、童子拜观音神拳、九滚十八跌打挝拳。此外,还有“绵家短打破法、九闪红八下破法、三十六拿法、三十六解法、七十二跌法、七十二解法”等。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则载有:“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势长拳,又有六步拳,猴拳,田拳,名势各有所称,而实大同小异。至今之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二十四弃探马,八闪翻,十二短,此亦善之善者也。吕红八下虽刚,未及绵张短打,山东李半天之腿,鹰爪王之拿,千跌张之跌,张伯敬之打……皆今之有名者。”

 明末已有“内家”与“外家”拳法之说。从(王征南墓志铭》和《宁波府志·张松溪传》等记载中看,明代内家拳已有当今所说的“后发制人”的特点,属于“其法主于御敌”和“以静制动”之类。

 在明代典籍中对十八般武艺有了具体的记载,如在朱国祯所着《涌幢小品》中提到的十八般为弓、弩、枪、刀、剑、矛、盾、斧、钺、戟、鞭、锏、挝、殳、叉、把头、绵绳、白打。明代所谓的“十八般武艺”只是概括性地说明武术内容是如何地繁多,是一个很笼统的说法,实际武术中的拳械内容远不止十八种。其中棍技有俞大猷棍、少林棍、紫微山棍、张家棍、青田棍等,枪法又有杨家枪法、马家枪法、李家短枪、沙家杆子、六合枪、峨嵋枪法、少林枪法等,刀法又有单刀、双刀、堰月刀等,剑法有茅元仪《武备志》博采海内外所得二十四剑势、郑若曾《江南经略》记载的“剑法六家”,还有明程子颖《武备要略》中记载的叉、硬鞭套路等等。明代武术套路无论从种类上、内容上和结构布局上都是前代不能比拟的。

 明代对抗性的手搏、摔角等也有发展。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兵器》中的“武艺十八事”包括白打,“白打即手搏之戏”,主要用手法‘能拉人骨至死,死之速迟全在手法”。手搏中也多绝技,明人袁宏道在《篙山游记》中写道:“晓起出门,童白分棚立,乞观手搏。主者曰:‘山中故事也’。试之多绝技。”绝技“指随机应变战胜对方的绝招”。在搏击时战术打法也不一样,江南揭暄子在《兵法圆机》中记述当时相搏情景写道:“当思搏法,此临时也。敌强宜用抽卸,敌均宜用档抄,敌弱宜用冲躁”,说明比武时,情况不同,打法、战术也各异。

 明代中日武术交流活动相当活跃。空手道、柔道与中国的武术有着渊源的关系,在明代表现最为明显。程冲斗在《单刀法选》中说日本刀“其用法,左右跳跃,奇诈诡秘,人莫能测,故长伎每每常败于刀。”为此,明代中国武术家迅速将日本刀法纳人其武艺体系中。戚继光在抗侨中教其军队“得其习法,又从而演之”(茅元仪《武备志》),后又在其着作中特载有《日本刀谱》。许多中国武术家吸收了日本刀法的精华,又结合中国刀法的传统,以套路形式创编了刀术,使得日本刀法有机地融入了中国武术体系中(参见《中国武术百科全书》第70页》。

 明代的中国武术对于日本也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戚继光所着的《拳经》在万历年间就已流传到日本。明末的陈元赟于1619年(万历四十八年)随明遗臣朱舜水东渡日本,于1629年(崇祯二年)在日本西久保国寺传中国拳法与三浦屿次右门卫一、矶贝次左门卫、福野七郎右门卫三人。他们三人在后来将所学拳法在辗转相传的过程中,融会贯通,而创造了日本古代柔术(后为柔道)。此三人被后人誉为日本柔道的鼻祖。所以陈元赞在日本柔道开创史上是功不可没的。关于空手道,日本《空手道秘诀》称:“琉球空手道,究系何时由中国传至而发展,并无明确记载。但是,一般认为可能始于明代。当时琉球王国正式派遣使节,前往明朝接受册封,…中国拳法遂跟着大陆文化传人琉球。”琉球空手道分为“首里手”与“那霸手”。据称,“首里手”在武士阶层流行,属“江西派唐手”;“那霸手”在平民中流行,属“福建派唐手”。研究表明,那霸手与福建拳术颇有相同之处,如福州南拳称“三战”“一百零八”,空手道也称“三战”“一百零八“;福州南拳称“技手”“靠手”,那霸手也有“技手”“靠手”之称。

 到了清代,大量的武术专着问世,如吴受《手臂录》、程真如《峨眉枪法》、洪转的《梦绿堂枪法》、黄百家《内家拳法》、张孔昭《拳经拳法备要》、苌乃周《苌氏武技书》、王宗岳《太极拳论》《阴符枪谱》等,这些着作中包括拳械的图谱、口诀技法、拳理的阐述以及练气诀、养气论等内容,使武术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清代的拳术和器械的种类很多,仅《清稗类钞·技勇类》就列有六十二种拳械,包括不同拳种、器械和对练。尤其是着名的太极拳、八卦拳、八极拳等均形成于清代。

 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因其鲜明的特点而自成一大派系。它们与传统养生结合得更加紧密,对内意、精神的锻炼要求不低于甚至超过了对肌肉、形体锻炼的要求。因此,它们也被称为或自称为内家拳。虽然这些拳种与明末的内家拳一样主张“以静制动”,但实际上已完全是一全新的内家拳系,与明末的内家拳并无关系。

 太极拳深受道家的影响。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开篇就是“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这就是对于中国传统的阴阳太极哲理的结合与传承。此外,陈家沟《拳谱》旧抄本上有戚继光《拳经》内容。陈家沟(拳经总歌》部分理论采自(拳经》,陈家沟太极拳动作与《拳经》中三十二式同名者甚多。显然,陈王廷创拳也吸取了不少前人的成果。

 形意拳原名六合拳。《六合拳谱·序》称:该拳为山西姬际可所创。据说姬际可尤精枪法。他认为:人处乱世,可以持枪、棒自卫,但平时提兵刃不便,而人又有自卫的需求,于是他变枪为拳,以枪理人于拳理,创“六合拳”。大约在咸丰年间,改称“六合拳”为“形意拳”。形意拳依托“五行”之说立论,用“五行”与“五拳”相配,用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劈、崩、钻、炮、横五拳。    清同治四年(1865)董海川至京师始广传八卦掌,异于其他拳术,独树一帜。据称此拳掌法(八掌可变为六十四掌)、运动方位、人体肢体运动要求,均与八卦相合,故称为八卦掌。

 清代搏人注重以技法胜。内家拳法有“应敌打法略干”和“穴法略于”(清黄百家(内家拳法》)。《拳经拳法备要》中“走中盘”“走边盘”以及提、搭、剔、挽、拉等法的运用,都是实用打法。清代还十分流行摔跤(或称布库、撩脚),分“官跤”和“私跤”两种,官跤是指善扑营或官方举行的比赛,私跤则是指民间的摔跤而言。竞技时可相拽勾绊劲扑于腿,而发于肩,不许冲撞击打,以摔倒对方为胜,这种以摔为主的比赛,丰富了武术摔法的内容。

 清代习拳练武则多兼习导引行气,讲究练意、练气。清吴殳《手臂录》中练习枪术要求“意必相合”。(拳经拳法备要》中记载练习拳法须“藏神在眉间一线,运气在腰囊一条”,“盖周身运气为之先”。《练勇当言》中有“练心之法”“练气之法”。袭乃周《袭氏武技书》中有《中气论》《过气论》《行气论》和《养气论》等内容,并且提出了习武练技应该内外兼练,“练形以合外,练气以充内”,做到“神与气合,气与身合”。民间武术家练武又兼练气,《清史稿·列传》中记载甘凤池既“善借其力以制”的武技,“又善导引术”。潘佩言既善枪法,又善“气之运也”。民间传授拳术,多是拳法并授练气法,如乾隆年间,张百禄授八卦,并授运气之口诀。民间练武讲究练气、练意,反映了民间武术进一步向强身祛病的方向发展了。

 清朝民间武术的发展与民间秘密宗教的兴起分不开。秘密宗教结社大多数是因民族矛盾尖锐而产生,以传习拳棒为名反抗“当今”或者“同财结义”“保护自家”,于是出现了教门所组织的拳会和刀社,如“白莲教”“天地会”“义和拳”“红拳会”“虎尾鞭”“顺刀会”和“曳刀会”等。乾隆年间已有“义和拳名色”,以“习拳”“行教”为主要活动内容,发展组织,扩大实力。同义和拳相近的梅花拳、大红拳、神拳、红拳等,也以练武传教,扩大组织力量,从事反清活动。白莲教以“教习拳棒为名”而传教,天地会会众中传习拳术者颇多,尤以“洪拳”流行较广。八卦教习武之风最盛,“男女皆习拳棒技艺”(清《世宗宪皇帝圣训)卷36)。在清代凡结社必习拳棒,这是清代封建社会最突出的社会现象。习拳练武与宗教结社相结合,促进了武术在民间的广泛传播和交融,极大地促进了武术的推广与发展。同时秘密结社的负面影响也不可低估。中国武术的神秘化,科学的精华中夹杂着大量迷信的糟粕,可以说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清代通过宗教结社组织而渗人的。

 明清时期,随着商业的发展,保镖行业兴起,出现了以武术为职业的保镖、镖师等,也为武术的发展与传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民间武术表演更为时兴,明代绘画中就有踏青时的飞叉、流星锤表演。清代的走会中有五虎棍、少林棍、飞叉等表演,武术在健身、表演等方面同样也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