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的峨眉县境内,有峰相对,宛若蛾眉,故名。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山间多悬崖峭壁,窄润幽谷。苍松翠柏,飞瀑流溪,古来誉称“峨眉天下秀”。公元2世纪东汉时期开始修建寺院。初流行道教。唐代,佛教日兴,峨眉山的寺院也逐渐增多,到明、清时,峨眉山与山西五台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并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僧、道人家在参禅静坐,念经拜佛之余,弄枪使棒,练拳踢腿,逐渐形成了全国闻名的峨眉古武术。峨眉古武术兼备佛家与道家之长,既吸收了道家的动功,又有佛家禅修的基础,独创了一套动、静相结合的练功方法。这种方法与各种拳术、器械及散打技艺结合在一起,组成了峨眉派古武术体系。
论及峨眉古武术,明代己有记载。唐顺之《峨眉道人拳歌》对峨眉拳的深奥技艺,作了有绘形绘声的描述,并且己经形成了完整的套路形式。吴受《手臂录》一书中有《峨眉枪法一卷》,其序言中有“峨眉枪法系峨眉僧普恩传”的叙述。枪法内容有“治心、治身、宜静、宜动、攻守、审势、戒谨、倒手、扎法、破诸械、身手法、总要”等篇章,丰富了峨眉派的理论。
到清朝,峨眉拳术在民间广为流传,繁衍传授,形成多种派别,大大发展、丰富了峨眉派拳术。四川古武术派别繁多,仅独具特色的峨眉拳术就有近300种之多。过去,四川盛行“打擂”。因之,各种不同技击特点,不同技击方法,不同练功法以及不同的拳系,繁衍从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峨眉派古武术。除著名的峨眉枪法、峨眉拳外,还有各具特点的峨眉火龙拳、峨眉甜拳、红扣、六肘及牛角拳、跋子拳、猴拳、鸭形拳等。
峨眉拳系的主要步型有虚步、长山步(错步),主要步法有蛇形步(之字步)、箭步(换跳步)、兔子步(前脚统一步,后脚跨跳一步,前脚再上前一步,是三步连在一起的步法)、梭步、两并步等.身法要求波浪似蛇,用吞、吐、浮、沉、腾、闪、钻等来表现“蛇拳练柔”的特点,发劲时以身带臂.击法有关、点、盘、提四种。其特点是动作小,变化大,以柔克刚、借力使力。攻防时多以一臂滚压来拳之后,顺势前钻借力反击。致命的打法有点穴法、断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