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圣地的武当武术介绍

2018-04-10 16:04:45 作者:郑勤、田云清 来源:神奇的武术

道教圣地的武当武术介绍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在湖北省西北部,汉江南岸,长260多公里,西北一东南走向,为大巴山东段分支,海拔1000米左右。主峰海拔1612米,周围八百余里。是著名的风景区,又是道教古武术圣地.
 

    武当山道教推始于周代尹羲,据说尹羲归隐于武当三天门石壁下。汉有马明生、阴长生师徒同栖武当山修道,此后有逸人高士隐修于此。武当山道教鼎盛于明朝,这与燕王朱棣篡夺帝位,极力提倡真武信仰有直接关系。
 

    真武即玄武,是古代星宿崇拜的四方神之一。二十八宿中,北方七星形似龟蛇,因为处北方,配黑色水,所以称“玄”:龟蛇身披鳞甲,所以为“武”。北宋时避讳改为“真武”。明初建文帝用齐泰等人谋划,削夺诸藩,燕王朱棣兴师反抗,史称“靖难”。但朱棣是以一藩王去讨伐天子,在名位声势上都不利,所以要借助神威。真武神镇守北天,也就被当成北方燕王朱棣在天国的声威投影。据说当时塑造的真武神像,就酷似朱棣。夺取帝位后,永乐十年(1412年)明成祖朱棣命工部侍郎郭进、隆平侯张信及验马都尉沐晰临山督工营建武当宫观,动用了国库大量银粮,征召军民30多万,历时11年,从古均州城净乐宫到天柱峰金殿,用青石铺就长达70多公里的古道,沿途修建了8宫,2观、36庵堂、72岩庙,39桥梁、12亭台等庞大的建筑群,总建筑面积达160万平方米。其规模之大,耗费之巨,堪称史无前例。

 

    闻名于世的武当内家拳,就是诞生在这样的历史条件及文化氛围中。

    关于武当内家拳的创始人张三丰,也有北宋人和明初人两种说法。张三丰创内家拳的来历,也有二说:一说他夜梦真武神传授拳法,夭亮后,一人杀贼百余,于是以古武术击技名世;一说他曾观察鹤蛇相斗,鹤从树上翩然下击盘地长蛇,长蛇静中忽动,闪避有方,于是他大悟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的道理。武当拳既是古武术击技,又融会了道教以柔弱胜刚强、处慈守柔等教义。从习练功夫看,贯通了道教凝神专意、意气互用等修炼方法。武当拳法剑术,后来成为道教徒宗教修行,体悟教义的重要内容,又用以健体强身.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作为武当派发源地的武当山,武当内家功夫在道门之中代代秘传,并进一步得到充实与发展。到清末民国初年,高道徐本善任武当山最后一任金山道总时,内家功夫臻于化境。徐道总本人擅长“九宫八卦掌”,传有“太和剑”、“武当拳”、“玄武棍’等.1931年,贺龙同志率领红三军驻扎武当山,徐本善不遗余力地给予大力支援。贺老总十分诚恳地提出,要向徐道总学练武当拳,年愈古稀的老道总欣然应诺。自此后,军长同道长闻鸡起舞,展旗峰留下千古佳话。红三军撤离武当山时,贺龙同志特蹭道长手书“伟人东南气尽紫,樵歌西去云腾霄”一幅,以存志念。

 

    经过数百年的演变,武当内家功夫由最初的八门、五手的十三式拳,渐渐在充实提高中形成许多分支,如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武当剑、武当太极拳、武当童子功、玄武棍、三合刀、龙门十三枪等。而在这些分支中,又有着各自不同的门派。如太极拳又分杨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神功太极拳等;八卦掌又分为尹、程、刘、宋等派别:形意拳又分为山西形意拳、河北形意拳、综合形意拳等。这些众多门派的武当内家功夫,成为中华古武术极为宝贵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