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上,居住着以游牧为生的.民族—藏族。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生活在此的是一个神奇的民族,创造着一种神奇的文化。这一切使得藏族的许多武功令人咋舌。
远在秦汉时期,世居青藏高原的羌族,在狩猎和斗争中,逐步形成了游牧民族特有的拳种—羌术。
公元前112年,匈奴联合羌人攻占令居寨,汉武帝派李息率兵10万,进攻羌人,羌人败退至青海湖以西地区。汉设西宁为西平亭,乐都为破羌县,惶源为监羌县,置“护羌校尉”固守边寨。仅136-165年,汉王朝与羌人的战争,就达10年之久,在此期间,“羌术”也得到了发展。
晋代,上述地区为鲜卑族吐谷浑所占,他们沿用了“羌术”,并发展了这种适应游牧民的拳种。当时颁布的《骑射令》不仅重视武力,提倡练习骑射技能,而且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和发展武功。据《衫胜州卫》载:“吐谷浑,人性劲悍,以乳为食,好习功马,以射猎为生。”在充满阶级斗争和民族矛盾的古代社会,武术与军事训练有密切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为武术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武术还与原始的宗教、音乐,舞蹈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劳动和部族械斗中,产生了骑术、射箭、攀登、跳跃等练武动作,长短兵器的格斗,以及逾高超远、轻足善走、袒臂搏斗等武术攻防技术。
唐五代后,吐蕃工朝一度强盛,并吞吐谷浑族,进行军事扩张,曾统治了祖国的大西北,并和唐王朝通婚。文成公主进藏时,带去了许多随从武士,促进了藏族武术的发展。随着部族械斗和军事生活的需要,藏民吸收了“羌术”的优点,结合本民族粗犷剿悍的拳路,发展成富有地方特色和游牧民族特色的藏族武术。藏语称武术为“拳巴”,也叫作“则娄”。古代藏王朝宫廷,在礼仪庆典和宴会中,不仅有各种歌舞表演,也有武术甲士校阅。据藏文经典《柔乃纳窝》所述:“扎隆”中有“美功巴”和“隆功巴”。“美功巴”指练火功。赤身裸体,练丹田之气。功练成后,“身上发光,冬不冷,水火不入,刀枪不进”;“隆功巴”是吐纳术,坐蒲团口念神经,裸体跳跃,足踢拳击,大汗淋漓,始为功毕。功夫练成,身轻如燕,有遁土可行、隐身防护的说法。藏族“望果节”历史悠久,据载“鸟王”大雁南飞时,举行庆丰收活动,武士高举“达达”(拴着哈达的木杆)绕场一周后,则进行角力、斗剑等竞赛,得胜者赐哈达一条,绸缎三方。据《西藏志》载:正月十五,藏族举行宗教仪式后,进行赛马、摔跤、武术等表演,还戴面具舞蹈,以庆吉祥。“谷场巡行”、“天早求雨”或者祭“俄博”时,草原上周围数十里牧帐,“闻螺号声”而至,举行“祭莫”后,即举行赛马、射箭、武术、摔跤等活动;并改革原以“羌笛”伴奏为“击鼓起舞”的表演形式。“吐蕃王”令武士制作“刚里”(毛球)、“多什科”(石饼)等以练武功。当时西藏曾出现许多“勾松巴”(保镖)的人,他们以擅长藏刀、弓箭、弹石、索镖等器械著称。
目前,在青藏地区藏族人民的语汇中,有不少有关古武术器械的专有名词,如古浪(藏马)、打什吉后(鞭棍)、拉只(短剑)、多什吉后(套索)、则松木东(三叉)、多希侯(线锤)、东(矛)、大伊(弓箭)、唉什恰(炮石)、多日结(魔柞)等。这说明藏、羌族人民的武术活动史确是源远流长的。然而,由于缺乏文字记载,我们对藏、羌族武术的发展情况,现在所知甚少,需要进一步努力,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