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孕育的土家族武术介绍

2018-04-10 15:39:11 作者:郑勤、田云清 来源:神奇的武术

大山孕育的土家族武术


    土家族是生活在湘、鄂、川三省交界的崇山峻岭中的少数民族,贫困的生活形成了土家人民倔强的性格和征服自然的特殊能力。土家族武术也在这里世代繁衍,传播发展。
 

    土家古武术早在4000多年前就已萌芽。西汉末年,“五溪夷”首领田强率众支持绿林、赤眉起义:建武二十三年,“零阳蛮”相单程起义,汉武威将军刘尚、伏波将军马援相继率兵镇压而相继失败。唐、宋、元、明各代,土家人起义不息,最后,朝廷不得不立碑议和。在永顺王村,至今留有“溪州铜柱”。明嘉靖年间,楼寇为患,永顺、保靖等土司率土兵赴战。嘉靖三十四年,永顺、保靖上兵与广西浪兵三面合击,于王江径斩矮寇1900余人,被誉为“东南战功第一”。道光二十一年,保靖土兵与清兵并肩抗英于广州乌涌,击毙英军200余人。在这些长期的抗暴保身及民族斗争中,土家武功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土家拳术多贴身短打,动作迅疾,拳势猛烈,刚劲有力。这是因为土家人民生活地区山势险要,需要练就在狭路、绝壁、险峰之地制敌取胜的格斗本领。

    上家武术讲究练功方法的系统、完整,既练站桩、轻功、吐纳术,又练套路和散手。其“拳头功”、“爪功”、“抗打功”、“插功”、“掌功”、“头功”.、“腿功”等均有独特的练功方法。

    下面介绍一下土家武术的稀有功法、兵器和拳种。
 

    土家武术中,比较少见的有“背牛功”、“撞树功”和“臀风功”等。相传有一牧童,早晚负牛犊过溪,越岭放牧。日久,牛犊成枯牛,逾千斤,牧童仍负之过溪越岭,由此形成“背牛功”。“撞树功”也是相传所知。有一看山老人,每天行走山林之中、涧溪之畔。累了,靠树休息;困了,靠树打吨。日久,背靠出老茧而不觉痛。平时一靠树,斗粗的树被靠得哗哗作响,此为“掩树功”。“臀风功”是老拳师韩鼎臣所传。此功即是选一棵大树或木柱子,左弓步站立,对准柱子,身体右转,脚向左扫900。用左艘关节撞击柱子。右边动作相反。日练三次,每次数百轮。功成,与人交手,以臀掸击,似狂风扫叶,击败敌手。
 

    稀有兵器主要有“烟袋杆”、“羊角叉”、“八角拐”、“袖内叉”和“吊脚针”等。这些器械大都源于生产工具或器皿,有携带方便、一物多用的特点。在技击中,这些器械兼有多种器械的功能,令人防不胜防.
 

    稀有拳种是鸡拳。土家人自古有斗鸡的传统习惯。老拳师张海全从此中受到启发,将雄鸡的搏斗姿态,揉于少林拳法之中,形成独特的鸡形拳。鸡形拳“有形无形,假假真真;形内藏针,无穷妙门”,主要用头碰、肩打、肘靠、爪抓、脚弹等技击方法;步型多用虚步;步法以弧行步、矮子步、击步、踞步为主:脚法有弹腿、前踢、侧踢、勾瑞、跳跃等;手法以勾手为主,其形如鸡嘴抓、啄、点、叉、测;发动突然,气沉心稳,常借鸡鸣之声助力,独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