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般兵器之弓箭
1963年,在中国山西朔县峙峪村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发现了一枚用燧石打制的箭镞,该遗址的年代约为距今2.8万年,这个发现确凿地证明了中国先民在距今约2.8万年已经使用弓箭。
弓箭的发明是人类技术的一大进步,说明了人们已经懂得利用机械存储起来的能量:当人们用力拉弦迫使弓体变形时,就把自身的能量储存进去了;松手释,弓体迅速恢复原状,同时把存进的能量猛烈地释放出来,遂将搭在弦上的箭有力地弹射出去。恩格斯说:“弓、弦、箭已经是很复杂的工具,发明这些工具需要有长期积累的经验和较发达的智力。”而且弓箭的发明或许与音乐的起源也有某种关系。英国科技史家贝尔纳(J.D.Berrnal)曾说:“弓弦弹出的汪汪粗音可能是弦乐器的起源。所以弓对于音乐的科学方面和音乐的艺术方面,都有贡献。”
关于弓箭的发明,中国古人有独特的理论,即“弓生于弹”(《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弹指弹弓。在甲骨文中,弹字写作B,为一张弓,弦中部有一小囊,用以盛放弹丸。这种形状的弹弓,在中国一直广为流行。近代北京天桥的杂耍艺人中有打弹者,有的就使用这种弹弓,而西双版纳和缅、泰北就的傣族人,可能至今仍用这种的竹弹弓。也许,先民最初发明的只是发射小石子或泥弹丸的弹弓,之后进一步摸索,才将弓用于射箭,于是产生了弓箭。
最初的弓仅用单片木材或竹材弯曲而成,缚上动物筋、皮条或麻质的弦,最初的箭只是削尖子的细木棍或细竹棍,即《易·系辞下》所说的“弦木为弧,剡木为矢”。中国边远地区的许多少数民族,在本世纪初还使用着类似的弓箭。松花江下流的赫哲族,以“水曲梨”树为原料(他们称之为“布勒肯”)制弓,修整成形后,弯曲而缚上用鱼膘或鹿筋制成的弦。外兴安岭的鄂伦春族人,用单根落叶松或榆木制造弓体,鹿犴筋为弦,箭以桦木制成,早先只是把木杆的一头削尖,后来才有了石镞和骨镞,并在箭尾夹置天鹅或大雁的羽翎。西南一些少数民族所用的竹箭,则仅把细竹棍前端修削成尖峰,尾部插置竹叶折成的羽翼,为提高杀伤力,或在箭锋上刻出螺旋形的浅槽,蘸以毒药。
先民不仅学会了在箭端装上石骨质的尖头----镞,以增强箭矢的穿透力;在箭尾装上羽瓴以增强箭矢飞行的稳定性;而且逐渐掌握了用动物筋和胶与木、竹等材料合成制弓的方法,大大增强了弓体的强度和韧性。在中国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历年来出土了大量箭镞,既有石镞,也有骨镞,还有少数用蚌壳制成的蚌镞。它们比旧石器时代的石镞,制作远为精细,大多磨制光滑,形态较规整。为装杆牢固,一些镞的底菩已做出细瘦的铤。早期的合成弓可以在东北的鄂温克人那里看到。过去他们用黑桦木做弓体的里层,落吐松木做表层,两层之间夹垫鹿或犴的筋,以鱼皮熬制的胶粘固,系上鹿筋弦。
弓箭的发明和改进使得人们能够在较远的距离准确而有效地杀伤猎物,而且携带、使用方便,可以预备许多箭,连续射击。如果说,任何工具和武器都是人手的延长,那么,弓箭堪称是火器诞生之前,人手的最伟大的一次延长。恩格斯说:“弓箭对于蒙昧时代,正如铁剑对于野蛮时代和火器对于文明时代一样,乃至决定性的武器。”如此评价弓箭,仍嫌不足。因为即使在“野蛮时代”,也没有任何一种青铜或钢铁兵器(包括铁剑),能与弓箭的作用相匹敌。可以说,直至火器诞生,弓箭都是决定性的武器。
中国古人对弓箭的发明有独特的解释,对弓箭的威力,也有独特的赞颂。相传远古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并出,烈焰焦烤,江河干涸,大地龟裂,草木枯死,百姓遭受空前的灾难。于是天帝遣天神羿下凡,赐给他“彤弓素矢”,为民除害。羿面对苍穹,上射十日,金色的神弓贯注千钧之力,白色的神箭疾如流星,弓弦响处,光轮爆裂,流火纷飞。羿一鼓作气射下了九个太阳,只吓得最小的一个太阳战栗着躲进了扶桑木的浓荫,大地于是恢复了生机。这个神话,是先民对征服自然的英雄的一曲颂歌,也是对他们心目中最具威力的武器----弓箭的一曲颂歌。
阅读《弓》查看全文。
十八般兵器之弓弩
弩是由弓发展而来的射远兵器。它由弓和弩臂、弩机三个部分构成:弓横装于弩臂前端,弩机安装于弩臂后部。弩臂用以承弓、撑弦,并供使用者托持;弩机用以扣弦、发射。施用时,将弦张开以弩机扣住,把箭置于弩臂上的矢道内,瞄准目标,而后扳动弩机,弓弦回弹,箭即射出。可见弩是一种装有控制装置,可以延时发射的弓。古人形象地描述它为“横弓着竹,施机设枢”。
由于弩可延时发射,将张弦装箭和纵弦发射分解成了两个单独的动作,无须在张弦的同时瞄准,故有利于捕捉射击时机,命中率比弓高。而且,与弓只能用手臂张弦不同,弩还可以借助臂力之外的其他动力来张弦,所以强度可比弓大,因而能达到比弓更远的射程。
春秋战国弩
春秋晚期,中国军队开始较多用弩。其时的《孙子兵法》提到了“甲宵矢弩”。孙子还用弩来比喻用兵:“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犷弩。节如发机。”意思讲,善于用兵的将帅,他所造成的态势是险峻的,他的行动节奏是短促而猛烈的。这种态势,就像张满的弩,时刻保持着巨大的威力;这种节奏,犹如触发了弩机,迅雷不及掩耳。《吴越春秋》则称,春秋末年,越王勾践曾聘名射手陈音教练士卒弓弩。及至战国时期,列国的军队普遍装备了弩。
战国弩的弩机都用青铜铸造。这是一种转轴连动式的装置,包括望山、牙、悬刀、钩心和键等部分。望山用于瞄准;牙用于卡弦,与望山铸成一体;悬刀即扳机;钩心联接牙和悬刀;键即轴销,将各部分合成一个整体并固定于弩贾后端的空槽内。张弦装箭时,手拉望山,牙上升,钩心被带起,它的下齿卡住悬刀刻口,这样就可以用牙扣住弓弦,将箭置于弩臂上的矢道内,使箭尾抵于两牙之间的弦上,然后通过望山瞄准目标,往后扳动悬刀,钩心脱离悬刀刻口,牙下缩,箭即随弦的回弹而射出。这是一种相当复杂而精巧的机械。弩弓的强度再大,只要轻轻扳动弩机,即刻便能发射,诚所谓“四两拨千斤”。西方学者甚至将它与近代的来福枪机相匹比,认为是古代冷兵器技术的最杰出成就之一。
在战国时期的墓葬中,不仅出土有铜弩机,而且发现了一些保存比较完整的弩。如湖南长沙扫把塘出土的一件战国弩,木质的弩臂长51.8厘米,涂黑褐色漆,尾端下部有一个小握柄,与保护扳机的环形木圈相连。现代枪械扳机部位的设计,与此很相似。
按照强度和张弦方式的差别,战国弩可以区分为两种。
一种弩弓强度较小。仅以手有就可张弦上箭,称单张弩。(孙膑兵法)说弩可以“发于肩臂之间。杀人百步之外”,就是指此。另一种弩弓强度较大,仅凭臂力难以开张,而需将弩倒置于地上,用脚踩住弩弓,然后双手一齐往上提拉弓弦。如此足踏张弦的弩,称为撅张弩。在汉代的画像石上,有这样张弩的图像。《战国策·韩策一)记苏秦之言称,韩国制造的强弓劲弩名闻天下。着名的弩有黯子、少府、时力、距来,都能远射“六百步以外”,这大大超出了弓和攀张弩的射程,必然是暇张弩无疑。所以苏秦又说,韩国的步兵“跖劲弩”、“超足而射”。这都是指足踏张弦。
由于强弩张弦难度大,发射速度慢,因而往往将弩手编为三组:第一组瞄准射击,称为“发弩”第二组张弦后处于待发状态,称为“进弩”第三组张弦,称为“上弩"当第一组射击完毕。就退为第三组,第二组则进为第一组,第三组进为第二组,如此循环不断,以保持射击的连续性。近代欧洲的火枪手,因装填弹药费时,也采用了类似的三排制。
不难看出,安装有青铜弩机,大量装备中国军队的弩,不仅是先进技术的体现,也是具有高度组织性的先进战术的标志。
阅读《弩》查看全文。
十八般兵器之枪
枪是以刺为主要攻击方式的武器,由铁制锐利的枪头和长柄构成。枪,是它的基本型。各部分别叫做枪头、枪缨、枪杆和作为后堵的鐏。此外,还有一种“双钩枪”,这是在攻城战中常使用的一种特殊冷兵器。
其中,又以带钩的这种对付骑兵或者攻城战俑的枪最普遍。在前述的钩镰枪中已做介绍。鐏,是在挫枪立地时使用的部位。在紧急关头,如枪头被敌人砍落之时,可用鐏当枪头继续作战。鐏是跟据战斗需要而设计的。所以,武术界的枪,多数没有这个构件。
枪的材料,枪头和鐏为金属制成。枪杆可用木制也可以用竹制造。使用木作枪杆,则必须是硬制木料,而且在削制时,必须顺着木纹取料,否则,枪杆容易折断。用竹代木作枪杆,虽然比较轻便,但是,因竹软而易弯,这是不如木制枪杆之处。前述流派长枪之中,马家枪和杨家枪,均为木杆,而沙家枪则是竹制枪杆。
在古代战争时代作为特殊的枪,那就是包括枪杆在内,都是用铁制成,及铁枪。铁枪不但可刺,还可利用自身的重量,作打兵器来使用,而凶猛异常。由于铁枪很重,若无相当的气力,是绝对不能使用的。
槌枪是一种训练专用的器械。为不伤害对方,在枪杆前端安有一个木球,柄的长度和普通枪无大差别。训练时,也并非只使用槌枪,这种训练专用枪,有时还可用长棍进行训练。
枪是以直刺为主来攻击敌人,通常称之为“扎”,这也是枪的最基本和最终要的技法。这种攻击敌人的技法,称为“戮法”。而把通过抖动枪杆,使枪头上下左右盘旋,用以的当和躲闪直刺过来的敌枪的防御技法,称作“革法”。
宋朝的枪种类繁多,《武经总要》中记载了18种形制各异的枪,计有捣马突枪、双钩枪、单钩枪、环子枪、素木枪、鵶项枪、锥枪、梭枪、槌枪、太宁笔枪、短刃枪、短锥枪、抓枪(两种)、蒺黎枪、拐枪、拐突枪、拐刃枪等。
宋代军队作战以枪为主,无论是中央禁军还是地方厢军都操练枪法。许多绕将都善于用枪。着名杨业父子都是使枪能手,后世传其枪法叫“杨家枪”.有些绕将,为了洞穿敌将重恺,常常特制份量很重的枪、槊,有的重达数十斤。公元999年(咸平二年),神骑副兵马使焦偓,“献盘铁槊,重15斤”,焦偓“试之马上,往复如飞”元代的隋世昌“锻浑铁为枪,重40斤,能左右击刺’。元末朱元璋起兵时,身携两枪作战,大的一支长一丈六尺,枪竿有一握粗,用以步战;另一支枪短一些,长约一丈二尺,施于马上,总是携带在身旁。这两支枪,以竹为竿,涂黑漆,上悬黑缨、黑旗。“每遇大敌,辄率晓骑冲中坚,绕敌后”.行伍中见到朱元璋枪上的黑旗。“士争奋,敌辄大溃:,朱元璋手持此枪作战,身历矢石,致使柄上留下三处刃痕,黑旗上有五处矢洞,成为朱元璋熠耀武功的历史见证。他即位后,这两支枪列在午门的中楼之后,留给后人,以激励斗志。
阅读《枪》查看全文。
十八般兵器之棍棒
棍是武术长器械冷兵器的一种。古称,殳、挺、棒等。原始人类在狩猎的过程中,已使用天然的棍棒,随着上古战争出现,殳列为五兵之一。《周礼·夏官·司兵》:“掌五兵五盾”。郑玄注引郑司农云:“五兵者,戈、殳、戟、酋矛、夷矛。”殳长丈二而无刃。用于军事上的有铁制和木制。《北堂书钞·兵势篇》:“方首铁棒重二十斤”。宋代《武经总要》列有钩棒、杵棒等,多用坚硬木制成,长四五尺。有的用铁包裹头尾,有的装钩和铸。有的头部周围植钉。明代沿用了这类兵器,又增有大棒和加刀棍、大棒长7尺。头上装一鸭形2寸长的刃,可打可刺。加刀棍为戚继光所创,可打可砍。
阅读《棍》查看全文。
十八般兵器之刀
长刃短柄的冷兵器,双刃者,我们称之为剑;单刃者,我们称之为刀。但在西方语言中,两者是不加区分的,如英语统名之(sword)。不知道世界上是否还有其他的民族也像中国人一样明确地区分剑和刀。如此区分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使我们能够非常清楚地理出中国古代长刃短柄格斗武器的发展脉络。
汉代的刀
于是,在两汉时期,战场上出现了环柄的长刀,直背直刃,刀背较厚,刀柄扁圆环状,所以称为环柄刀,或环首刀。两汉时代刀的长度多在一米左右,1957-1958年洛阳西郊西汉墓中出士大量环柄刀,长度从85至114厘米不等。后来普遍加长到一米以上。长沙东汉墓呀,出土的刀,有的竟达128.5厘米。
“汉制,自天子至于百官无不佩刀”.佩刀是一种表示身份等级的饰物,制造精美,“麟角凤体,玉饰金错”,刀上多刻有铭文。根据东汉仪制,天子百官的佩刀形制、装饰都有严格规定,不得逾制。《后汉书·舆服志》所载刀制:皇帝:通身金错花纹,木鞘、刀鞘外缠丝,上面有漆,嵌以金线,外缠沙鱼皮,鞘内涂雌黄,衬以织成五色花纹的毛毡。诸侯王:刀身错金,“环挟半蛟",黑色剑室。公卿百官:剑鞘、剑室全旧纯黑色。宫廷卫士、内侍:用白沙鱼皮包剑鞘头,黄剑室,饰以虎文。
汉朝皇帝都喜欢佩刀,汉高祖当泅上亭长时,总是随身佩刀。东汉光武帝刘秀“怀半插,接见李轶”,可见刀总是不离他的身边。汉代皇帝向臣子赐刀,是一项宠勋、荣典。汉武帝曾把自己佩用的鸣鸿刀赐给东方朔。汉和帝刘肇把霍光年青时佩用的宝刀赐给班固。
随着冶铁、铸造技术的发展,汉代的造刀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出现了三十炼、五十炼乃至百炼钢刀。山东苍山县曾发现一把有纪年铭文的长刀,刀身上有十八个错金隶书刀铭:“永初六年五月丙午造大刀吉祥宜子孙”.永初六年即公元112年,这把刀经鉴定,是以含碳量较高的炒钢为原料,经过反复多次锻打制成的。刀中的硅酸盐夹杂物约有三十层。也许就是将刀坯反复折叠锻打三十次的意思。在日本还发现过一把我国东汉钢刀,是汉灵帝中平年间产品(184-189年),刻着“百炼清钢”四个字。采用这种先进工艺炼出来的刀就是着名的百炼钢刀。
阅读《刀》查看全文。
十八般兵器之剑
剑,是一种人们都十分熟悉的古代兵器。它的厉史悠远,构造简单。使用灵活方便,两面都有利刃,剑端有锋,既可横斩,又能直刺,平时带在身上可以自卫,战场上挥剑格斗用以杀敌,应用十分广泛。几千年来,剑一直是我国军队中的重要近战冷兵器。
由于年代悠远,剑到底产生于什么时侯?有待历史学家去考证。南北朝时期有一位着名的刀剑专家叫陶弘景,他曾经说过:“刀剑之由出久矣,前王后帝莫不铸之”,可惜在古代文献中“不甚详录”.梁朝着名学者江淹在谈到古代剑制时也叹惋:“既古既衰,谁则谁传,纷纶后代,事无不异”。所以,我们很难确定剑到底产生于什么年代。根据历史资料分析、推测,大约创制于殷末周初之际,即是距离今天三千年以前。
西周青铜剑
殷朝时代的青铜剑迄今未发掘出来。我们今天能找到的最古老的剑,要算考古学家发掘出的西周青铜短剑了。
1956年~1957年,在陕西长安张家坡第206号西周墓中,出土了一把很短的青铜剑。这把剑全长27厘米,不到一尺长,它-的形状很象一条细长的柳叶,两刃上端平直,下端稍宽,并呈外凸的弧线。安装剑柄的那部分略微瘦些,上面凿有两个圆孔,大概是为捆木柄而留出的。象这样的短剑在北京琉璃河、陕西宝鸡竹园沟也出土过。
早期的剑都很短小,主要用来防身卫体。古书上说:“剑,检也,所以防检非常也”。西周时期以车战为主,两军交战,远则弓矢对射。近则戈矛相交,用不上这样短小的兵器,只有肉搏厮杀时,才有短剑“用武之地”.
阅读《剑》查看全文。
十八般兵器之矛
矛,古代叫做矟,后世称做枪,是一种直而尖形的长柄刺兵器。它由矛身、骹、柲、鐏四部分组成。
矛身,就是矛头带刃的部分。中线起脊,有的两旁留有血栖。刃身下口是骹(銎),略呈圆锥形,用来安插矛柲。柲为竹制或木制,长为二丈或二丈四尺。为了防矛头脱落,两旁常有两个环纽或留出两个小孔,以便用绳索将矛头绑牢在矛秘上,或用钉子钉牢。柲端有鐏,用来插地。
矛的出现很早,远在原始社会,人们利用拾取到的尖形石块或兽骨、兽角绑在木杆或竹杆上,用来猎取林中野兽,或捕杀水下鱼鳖,这就是矛的雏型,当时的矛头井役有定型。
夏代是否有铜矛?还没有出土文物可以证实。但是我们从殷墟出土的商代前期青铜矛来看,不仅制造工艺精美,而且型式很多,推测商以前可能有了青铜制的矛头。
安阳殷墟出土的青铜矛都是双刃的,长20多厘米,最长的为26.6厘米。銎套和矛刃儿乎一般长,有的呈锥状,有的柲端插透于銎尖,有的平底柲仅能插于銎的底部。
商代的矛,无论在制造技术上或是雕饰上都很精美,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到了周代,矛的刃部加长,锋部变得更结实厚重,出现了双隅、三隅或四隅的锋刃,銎部减短,两侧的环被取消,形式简化,但种类增多。
阅读《矛》查看全文。
十八般兵器之盾牌
在上古神话中,有一位着名的英雄叫做形天,有的书中写作刑天,邢天或邢夭。他原本是炎帝神农氏之臣。据说他很有文采,曾经为炎帝创作过“扶犁之舞”和“丰年之咏 "。
后来。炎帝与黄帝轩辕氏战于琢鹿之野,炎帝被战败,神农氏手下的许多战将、猛士,都不甘心失败,于是蚩尤和夸父先后兴兵复仇,但都被黄帝派去的应龙杀掉了。形天心怀猛志,赶来与黄帝交锋。但他毕竟是个文弱书生,敌不过轩辕氏。结果被砍了脑袋。可是形天死不服输,“乃以乳为目,脐为口”.一手操干(盾),一手待戚(斧),挥舞不停。陶渊明在《读山海经诗》中称赞道:“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这则神话虽然出于《山海经》,没有什么历史根据,但我们从这个古老的传说中发现,远在黄帝时代,就有护体的干盾。因此,古人“干戈”同列。“矛盾”并称。它和攻击性的冷兵器是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的武器。
干叉称盾。《方言·杂释》:“盾,自关而东或谓之鼓,或谓之干;关西谓之盾”.古代的甲既可以穿在身上,又可以拿在手中,抵御锋矢,甲和盾没有什么区别,所以盾又称“秉甲”.即拿在手中的甲。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盾和甲的字形相似。
盾是防御性兵器。《释名·释兵》解释说:“盾,瞂也,跪其后避刃,以隐遮也”.《物理论》说:“盾者,身之卫也,遇难之藩墙,守卫之城池也“。古人作战时,左秉盾以自卫,右持刃以杀敌,只有两者配合好,才能取得胜利。
厚一般不超过三尺一长,多为长方形或梯形,也有圆形的。较大的盾叫吴魁,或称吴科。车战用的盾较小,称为孑盾。盾的后而有把手,使于手持作战,故不能太大,太重。大型的防盾称做‘彭排’。古代彭旁同音,后来又叫旁牌,“高约八尺,牌长可蔽身,内施枪木,倚立于地”城守、水战、布营用的大型盾叫橹,是防守战具,步兵拿不动,这里就不谈了。盾大部分用木头、藤、竹制作,有的蒙以生牛皮。铜铁盾因份量重,除仪仗用外,很少在战场上使用。
盾的表面涂漆,并绘有龙虎、神怪、鸟兽花纹。殷周时期,盾牌上装有青铜饰器,多制成净狞的兽面或人面,藉以恐吓敌人。东周时期流行一种上顶做双重弧花纹的长方形木盾,表面涂漆,有精关的纹饰。
阅读《盾》查看全文。
十八般兵器之斧钺
斧钺是一种劈砍兵器,它是由石器时代的石斧发展而来,斧钺的渊源十分悠久,约有几十万年以上的历史。斧钺不仅是用于战阵的白刃冷兵器,也是军队指挥权和国家统治权的象征。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姬发率戎车300乘,虎责3,000人,甲士45,000人伐纣,在孟津会合八百诸侯。北渡黄河,陈师商郊牧野。誓师后,武王“左杖黄钺,右秉白麾”,指挥战斗。激战中,殷军“前徒倒戈”,武王乘机挥兵追击,纣王“反入,登于鹿台之上,蒙衣其殊玉,自燔于火而死”.于是,武王“以黄钺斩纣头,悬大白之旗”,纣之璧妾二女自杀,武王又“斩以玄钺,悬其头小白之旗”,以示众。胜利后的第二天,武王进驻商宫,“除道、修社”,完成接管商王朝政汉的典礼。这时,“周公旦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武王”。
钺的用法之钺的刑法之威
钺并非只有象征王权的意义,而是同时有实实在在的功用,即用作行刑的法器,以之断头。
在商代和西周时期的铜器上,就有用钺斩首的图像。后来因行刑也用大斧,故斧钺时常并称。如《战国策·秦策》记范雄之言:“臣之胸不足以当椹质,要(腰)不足以待斧钺。”椹质即砧板,也就是断头桩。东周时期,军中盛用斧钺以为行刑、督战之器。《战国策·秦策》记张仪之言:“白刃在前,斧质在后。”意谓,前方面对敌军的兵刃,背后则有督阵的斧钺。这大概是当时士兵们冲锋陷阵的一般情形。
山东沂南出土汉代画像石“胡汉战争图”,于大队冲锋前进的汉军后面,有四名手持斧钺的战士,可能就是督阵行刑者。河北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国王墓中曾出土一件铜钺,铭:“天子建邦,中山侯作,作兹军钺,以敬(警)毕(厥)众。”所谓“军钺”,即军中作为行刑法器之钺,“以警厥众”四字,标明了它的功用。
战国时期,逐步确立了符节调兵制度,仗钺征伐和命将赐钺的古制已不流行。但汉代官员出行,常以斧车前导,其制是在双轮马车上立一柄斧钺,以为权威之象征。汉代斧车的图形,在各地出土的画像石、画像砖上屡屡能够见到。甘肃武威雷台东汉墓还出土了一辆铜制的斧车模型。另据记载,汉代皇帝的出行仪仗中有黄钺车,以标示王权的威严。汉帝命将,偶也有“假黄钺”之说。《后汉书·桥玄传》记:“桓帝末,鲜卑、南匈奴及高句丽嗣子伯固并叛,为寇钞,四府举玄为度辽将军,假黄钺。”但这多半是一种象征性的说法,系写史者借古典以表授予专杀之权的意思。假者,借予也,说明这种权力只是暂借使用,以后天子是要收回的。总之,这些都可视为古制的遗响。而且,此种遗风沿袭甚久。直到明清时期,生活和戏曲舞台上的仪仗诸般,都还有所谓“金瓜钺斧朝天镫”之说。
斧钺的杀伤力不如戈、矛,周以后逐渐降为仪仗、装饰、刑罚之用。秦、汉以后,遣使派将时,常常赐以斧钺。公元189年(汉献帝中平六年),“董卓自为太尉,加铁钺、虎贲”,《后汉书》注:“诸侯赐铁钺,然后专征伐”.陆逊任吴国大都督时,吴主“假黄钺”,以此提高大将的权力与身分。
阅读《斧钺》查看全文。
十八般兵器之戟
古书中把戟作孑,又作镘、匽、棘。根据考古发掘材料,戟大约出现于商代。河北槀城台西的商代遗址中,曾经出土一支矛、戈合体的青铜戟,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戟。
戟,是中国古代战争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重要的冷兵器。它的出现可以上溯到商代,西周时期有所发展,但是成为军队中主要装备的格斗兵器,则已是迟到东周时期了。历经两汉魏晋,延续将近八个世纪之久。
公元前259年秦军围攻邯郸,平原君和毛遂到楚国晋谒楚怀王。动员他联赵抗秦。怀王惧怕秦国军力强盛,不敢出兵。毛遂在分析军事形势时曾经说过:“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公元199年袁绍声讨曹操,特请当时着名的文士陈琳。写了一篇脍炙人口的檄文,据说曹操读了后,头痛立刻就好了。檄文中用许多铺张的词句宣扬袁军声势,其中说到:“幕府(指袁绍)奉汉威灵,折冲宇宙,长戟百万”.所谓的“百万”之数,固然有些夸大,但我们从这两段文字中却可以发现,早在战国时期,戟已经成为军中的主要装备兵器,“持戟之士”不仅专指手中持戟的武士,而且成为一切武装士兵的泛称。
战国时期,为增强戟的钩杀效能,人们在造型设计上作了多样的尝试。当时的一些青铜戟,胡部的刃做成锯齿形,或在胡末作出一个倒钩,类似于鸡足之距。人们将后者称为“雄戟”。司马相如《子虚赋》有“曳明月之珠旗,建干将之雄戟”一语,张揖注曰:“雄戟,胡中有能(距)者。”
雄戟之名可能取意于雄鸡。因为雄鸡之距尤为尖、劲,是它们互斗时的有力武器。
古又有“医戟”之名,义同雄戟。扬雄《方言》卷九:“三刃枝,南楚宛郢谓之医戟。”郭璞注:“今戟中有小子刺者,所谓雄戟也。”小子刺即指胡末的那个倒钩。雄戟之所以也称医戟,是因为医有雄义,正如清钱绎《方言笺疏》所说:“戟之雄者谓之医,犹凤之雄者谓之鹏矣。”
阅读《戟》查看全文。
十八般兵器之殳
棍棒古人称为殳,又叫做柞、杖、棓、后来才叫棍、棒。三代时,殳与弓矢、戈、戟、矛并列为“五兵”之一,是车战时代的重要兵器.般商时代的青铜兵器产量有限,只供贵族执用;从奴隶中征集的徒卒主要使用木棒作战.两军交锋时,贵族甲士乘在高大的战车上,左持弓,右持戈,车毅相错,白刃格斗.而广大的徒卒却只能簇拥在车前、车后、车左、车右,用殳击敌.《诗经·卫风·伯兮》中说的“伯兮执殳,为王前驱”描写的正是这种情景.公元前十一世纪,当周武王姬发率领八百诸侯伐封,与殷封王受辛会战于牧野,殷师“前徒倒戈”,武王挥师追杀,殷军大败,死伤遍野,“血流漂杵”《尚书·武成》这些漂在血海上的杵,就是殷军徒卒所用的木棒—殳.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时,晋国兵源不足,大量征兵补充军队一时造不出那么多铜兵器,“遂伐其木,以益其兵”。秦末陈钞、吴广起义时,广大不满秦朝虐政的农奴,“揭杆而起”,他们用的兵器,都是这种竹木制造的简单冷兵器殳.
殳的种类较多。早期的殳,是一根坚实的、带有八棱的粗木棒,长约一丈二尺左右.到了战国时期,出现了铁头或全用铁铸的殳.《六韬·军用篇》中曾提到一种重12斤的“方首铁榕”,即是方形铁头的殳.后来出现了全铁的殳.后世云游僧人,携带的防身禅杖、锡杖,即是从殳演变来的.
过去很多训诂学家、考古学家都认为“殳无刃”。《考工记,庐人》贾公彦疏:“殳,长丈二尺,无刃,可以击打人”.另《释名·释兵》也说:“殳,殊也,长丈二尺而无刃”.后来一些经籍注琉、辞书释文均沿用此说.解放后,考古学家曾在安徽寿县蔡侯墓中发掘出有刃的殳头.但是囿于“殳无刃”的旧说,误定为矛的一种变形.直到1978年湖北随县擂鼓墩发掘的曾侯乙墓中出现了有铭文的带刃殳,方证实战国时期,除了无刃殳之外,还有一种带刃的殳.从曾侯乙墓出土的七件殳来看,当时至少有两种形制的殳。一种是无刃殳,又称(晋殳),通长3.29-3.40米,折合战国尺约为13-14尺.去掉两端的铜铸和装饰物,正合《考工记》所说的长一丈二尺之数。殳字的这个“晋”旁,并不是指晋国,据《考工记》郑玄注:“晋谓矛戟下铜鐏也”.由此可知,(晋殳)指的是柄下带鐏的殳、另一种殳有刃,在长杆顶端还有两个球状铜箍,两者相距35-51厘米,变头有三棱形矛刺。受杆通长3.29-3.40米,直径约2.8-3厘米,这些殳上有“曾侯郕之用殳”等铭文。因此我们可以确认,战国时期确有带刃的殳。有的铜箍上带刺球,也许后世的狼牙棒一类兵器来源于此。
阅读《殳》查看全文。
十八般兵器之鞭
软鞭是武术软器械的一种。是由镖头、握把、中间若干铁节组成,节与节之间用圆环相连。因节数不同,有七节鞭、九节鞭、十三节鞭等种类。据考证“铁鞭多节,系袭晋代之遗制”。软鞭在古战场上系猛烈之暗器,使用时握柄将鞭打出,可击、可束。现代武术中的软鞭长度一般以人体直立时“镖把”触额,镖头触地为宜。主要用法有:缠、抡、扫、挂、抛、舞花、地趟鞭等。可用单手或双手各持一鞭进行演练,和其它器械配合有:“刀里加鞭”等,对练套路有“九节鞭进枪”等。
硬鞭是鞭的一类。与“软鞭”相对。硬鞭属短兵,在《资治通鉴》一百九十三卷中记载了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丙子”筛延陀毗伽可汗,遣其弟统特勒入贡,上赐宝刀及宝鞭。”这种宝鞭就指硬鞭。用硬鞭搏斗,史书多有记载,如唐建中初“飞飞当堂执一短鞭,掌引弹,意必中,丸已献落”(《太平广记》卷一百九十四)。北宋呼延赞善挥铁鞭,“赞其装执鞭驰骑,挥铁鞭"(《宋史》卷二百七十九)。硬鞭的种类有二:一、形如竹节的“竹节钢鞭,”二、十三节“水磨钢鞭。”除柄外有十三节,长约3尺,柄粗约一寸三分,很身有十三个方形痞瘩,鞭头稍细,有钝尖,鞭尾有坚木或铁制柄。鞭头、尾皆可握,能两头使用。硬鞭有搅、捧、点、棍、截、盘、扫、板、棚、戳、捆、捋、削、刺、镣,剪、抬、旋、拔、盖、攒、搜、撑等击法。
文章来源《鞭》。
十八般兵器之锏
锏是古兵器。亦称“简”,以其状长方,有棱无刃,类似竹简而得名。铜是短兵的一种,出于晋唐之际,形似硬鞭,唯锏身无节,锏端无尖。锏体断面皇菱形,即方形有槽,故有“凹面锏”之称。锏大小长短各随力所胜用之。一般长约65-80厘米。锏有单双之分,但以双锏为多。击法有上磨、下扫、中截、直劈、侧撩、绞压等法。用锏要求猛,快。
文章来源《锏》。
十八般兵器之锤
锤的原意如《博雅》所说:“权谓之锤”。《玉篇》也说:锤即"秤锤也”。后也泛指一般重物。可以想见,做为兵器的锤一般应都较重。可使打击力量很大。基本形状或应与秤锤相似,具体形状则有不同,一般锤柄都不甚长,挥舞较为方便。柄端通过金属链环绕手上,以免使用中脱手,锤也称作椎,即如《宋史》所载:岳云“每战以乎握两锥推,重八十斤,先诸军登城”。但一般称做椎的兵器,尚与锤有所不同。东汉《说文解字》所说:“椎。击也,又铁椎也。”则似乎又可以理解为将椎做为这类打击类兵器的总称了。这类兵器汉代即已出现,宋代相当发达。种类甚多。另外,在《兵器》书中载有清代“双椎,图一幅,即可表现古代锤的情况。
锤头不但形状互不相同,重量可能相差很大。岳云所用的“八十斤大锤”应是较重的,而有的则很轻。如《武经总要》中,即有被称为“骨朵”的兵器,也是在木柄上安装锤头而成。不过,也可将这种兵器归入棒类。
很多场合下,“椎”又专指的一种暗藏的金属打击兵器。它象锤一样很重,装有用来打击的锤头,但体积较小,便于隐藏,需要时迅速取出,有较大的突击性,历史上有几次与椎有关的着名事件,其中椎都做为刺杀之用。
《史记·信陵君传》中所载“窃符救赵”的故事中,信陵君窃得魏王兵符后,持符要求魏军统帅晋鄙交出兵权,晋鄙心存疑虑,不肯交出兵权,干是信陵君身边武士“朱亥袖四十斤(合现在10公斤左右)铁椎。椎杀晋鄙”.信陵君指挥魏军援救赵国。
《史记》中还记载了张良谋刺秦始皇的事,时为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外出巡视,车队行至博浪沙(现河南原阳县),缓慢行进时,突然飞来大铁椎,误中副车,将其打碎。这个大铁椎重达“一百二十斤”(约合现之30公斤左右).
在《战国策》及以后的古籍中,也有使用椎的记载。如清人赵禧所着《大铁推传》中,就叙述了一个不知名姓的游侠的故事。他所使用的大铁椎平时夹于“右胁”,“重四五十斤”,用“长丈许”链条牵引。拉开链条使用时又有些像流星锤了。
清代使用一种小型手锥,镌刻精美,装饰讲究,长不过六、七寸,便于携带,是用来防身的爱物。
文章来源《锤》。
十八般兵器之叉
叉是武术长器械,也是古代冷兵器。是由马叉、飞叉等古兵器演化而来。顶端有三股叉名为“三头叉”,又名“三角叉”,柄长7一8尺,重约5斤,三股叉中锋挺出3一4寸,尾端有瓜锤。远古时代就有捕鱼的飞叉,在陕西半坡村遗址出土的原始“鱼叉”,尾端带有结节,便于系缚绳索,使用时将叉掷出,然后抓着绳索又收回。明代茅元仪《武备志》,何良臣《阵记·技用》中记载有“马叉”等。明程子颐《武备要略》中还记有叉的招势和套路路线图,有高四平叉、骑马叉、伏虎叉、锁口叉、倒拖叉等。清代民间走会中常有飞叉表演。现代武术叉的套路有天蓬叉、飞虎叉、太保叉等。叉的击法有拦、挑、崩、砸、滚、搬、捣、搓等。其歌诀云:“三股钢叉随身转,滚搬捣搓成一片,也要崩砸也用棍,腾跳出入随身变,燕子双飞紧伏底,缠揽偷手捣对膝”
阅读《叉》查看全文。
十八般兵器之钯
铁钯是古代冷兵器。即“铁搭,。《六韬·虎韬,军用》:“鹰爪方胸铁钯,柄长七尺以上,三百枚。” 铁钯分为钯尖、上把段、中段、下把段、把尖等部位。
阅读《钯》查看全文。
十八般兵器之戈
戈的构造很特殊,垂直装柄,横刃有锋,交战时既可以横击、啄刺,又能后拉勾杀,所以又叫做钩兵器,古人称为句(勾)兵。
戈是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一种长柄格斗兵器。在欧洲和亚洲西北部及南部各古老民族之间,都没有发现类似的兵器。因此,学者们认为:“戈为中华远古民族固有的自创兵器”。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攻击性的兵器戈与防御性的兵器干合称干戈,泛指各色兵器。凡兴师作战必“动干戈”。于是干戈就成为一切军事行动的代名词。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戈,是迄今为止我国出土最早的青铜戈;据考古学家测定,其年代距今约3500年。
到了商代,戈成为军队中的主要格斗兵器。1967-1977年在河南安阳出土了一批青铜兵器,其中有230件是铜戈,为同时同地出土的铜矛的三倍多。
戈多半是中原民族的创造,它的渊起自然也主要应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去寻找。但戈的使用却并不限于中原地区。在中原商周文明的影响下,周边地区的许多少数民族在其青铜时代或早期铁器时代也曾制造、使用铜戈。他们依据各自的想象力和文化传统,对戈的形制进行了改造,并施以独特的装饰。
比如北方草原地区的游牧民族,他们仿制的铜戈,往往装饰具有浓郁草原特色的动物纹。他们还创造了独特的管签戈。这种戈与草原地区盛行的管番斧具有相同的传统。即不是靠“内”,而是以管形的銎装柄。
阅读《戈》查看全文。
十八般兵器杀伤排名
第一名:弓箭,原因是能连续远程发射。
第二名:弓弩,原因是远程发射力度强,精确度高。
第三名:戟,原因是足够长而且钩杀效能力强(方天画戟你懂的)。
第四名:戈,原因是古战场常用,交战时既可以横击、啄刺,又能后拉勾杀。
第五名:枪,原因是足够长,以刺为主要攻击方式。
第六名:矛,矛是枪的前身,排在后面是因为矛没有枪锋利。
第七名:叉,原因是足够长,主要以插为攻击。
第八名:钯,原因是足够长,主要以砸为攻击。
第九名:棍棒,原因是足够长,铁棍能直接让人毙命。
第十名:斧,原因是足够长,但挥舞速度慢。
第十一名:鞭,原因是足够长,可远可近攻击。
第十二名:剑,原因是左右可砍,迎击可刺。
第十三名:刀,原因是左右可砍。
第十四名:锏,原因是比大锤轻便。
第十五名:大锤,原因是攻击力量大,但挥舞慢。
第十六名:盾牌,原因是防御。
第十七名:钺,钺是斧的前身,但没有斧的杀伤力,主要用于彰显王权。
第十八名:殳,殳是棍棒的前身,因为是木棍所以排最后。
文章来源《十八般兵器杀伤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