戟是一种戈、矛合成一体的长柄兵器,是古代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兵器。它的柲前安置直刃,旁边枝生横刃,可钩、可啄、可刺、可割,身兼四用,杀伤力比戈和矛都强。

 古书中把戟作孑,又作镘、匽、棘。根据考古发掘材料,戟大约出现于商代。河北槀城台西的商代遗址中,曾经出土一支矛、戈合体的青铜戟,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戟。

 戟,是中国古代战争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重要的冷兵器。它的出现可以上溯到商代,西周时期有所发展,但是成为军队中主要装备的格斗兵器,则已是迟到东周时期了。历经两汉魏晋,延续将近八个世纪之久。

 公元前259年秦军围攻邯郸,平原君和毛遂到楚国晋谒楚怀王。动员他联赵抗秦。怀王惧怕秦国军力强盛,不敢出兵。毛遂在分析军事形势时曾经说过:“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公元199年袁绍声讨曹操,特请当时着名的文士陈琳。写了一篇脍炙人口的檄文,据说曹操读了后,头痛立刻就好了。檄文中用许多铺张的词句宣扬袁军声势,其中说到:“幕府(指袁绍)奉汉威灵,折冲宇宙,长戟百万”.所谓的“百万”之数,固然有些夸大,但我们从这两段文字中却可以发现,早在战国时期,戟已经成为军中的主要装备兵器,“持戟之士”不仅专指手中持戟的武士,而且成为一切武装士兵的泛称。

戟的用法

 戟,是一种戈、矛合成一体的长柄兵器,是古代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兵器。它的柲前安置直刃,旁边枝生横刃,可钩、可啄、可刺、可割,一身兼四用,杀伤力比戈和矛都要强。

青铜戟的发现

 青铜戟的出现在中国古代,戟这种格斗兵器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还不十分清楚。过去从古文献中所看到的用戟作战的纪录,首推《左传》。在《左传》中,经常被引用的用戟的事例如下:隐公十一年(前712年)“郑伯将伐许。五月甲辰,授兵于大宫。公孙阔与颖考叔争车,颖考叔挟济以走,子都拔棘以逐之。弗及,子都怒。”“棘”即“戟”。

 宣公二年(前607年),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后赵盾脱出,灵辄“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宣公二年(前607年),郑宋战于大棘,“狂狡格郑人,郑人入于井。倒戟而出之,获狂狡”。

 襄公十年(前563年),晋伐编阳之战中,“狄虎弥建大车之轮,而蒙之以甲,以为槽。左执之,右拔戟,以成一队”。

 襄公二十三年(前550年)“(范)鞅用剑以帅卒,栾氏退。摄车从之,遇栾乐,…乐射之,不中;又注,则乘槐本而覆。或以戟钩之,断肘而死”。

 除了上述用戟作战的纪录外,谈到有关戟的具体形制和制作规范的文献,则是《考工记》,这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一部官书。根据上述文献,过去常认为戟是出现子春秋时期。三十年代在考古发掘中获得了西周时期的青铜戟,雄辩地说明用戟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西周时期。那末戟的出现是否应该更早呢?1973年在河北草城台西村商代遗址的“项考古发视,为探讨这一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在台西发掘的商代墓葬中,有一座(M17)的随葬品以兵器为主,有铜戈、铜戟、铜刀,还有石斧和石锁等器物,在墓主人尸骨两侧都放有青铜兵器。右侧放置的是一柄铜戈,銮内,木柄长87厘米。左侧放置的兵器值得注意,在一件长64厘米的木柄一顶端,安有青铜矛,柄端插入矛銮内,在矛下的木柄上又横装一青铜的戈头,戈刃与柄成直角的交角。木柄呈扁圆形,虽已腐朽但痕迹清晰很朋显这是一柄用木秘联装的戈、矛合体的戟,它是现已发现的这类兵器的最早形态(图一0四)。台西遗址的时代约当商代早期,约在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3世纪。因此铜戟开始出现的时期,至少在距今三千年以前了。

图一0四

 在商代军队中主要装备的格斗兵器,是直刺的矛和用于勾杀、横啄的戈,可能是出于增强兵器效能而开始尝试把上述两种兵器结合在一起,使它即可扎刺,又能勾击,因此戟开始产生了。从真城台西出土的标本考察,它仅仅是简单地用木秘将戈和矛联装在一起,戈和矛还是原来的形制和大小,并没有根据联装后使用的特点在形制方面进行改进,因此并未形成有机的整体。且木秘很短,仅64厘米,属于当时“短兵”的范畴,在格斗中不及长柄的戈或矛重要。 同时在全国各地商代遗存的多次发掘中,至今获得的仅有台西的一例,这说明当时或许是改进兵器效能的一次尝试,既未能形成定制,也没有广为应用。因此台西出土的戈矛联装戟,只应被视为青铜戟的雏形。

戟的发展

西周青铜戟

 西周时期,戟已经大量应用于战争,当时制造的青铜戟,都是整体铸成的,目前已经发现有两种型式:一种以矛为主体,旁边生一横刃,杆端上还装上矛体的銎部。这种戟刺杀力超强,但钩啄时易于掉头。另一种是则以戈体为主,突出前伸的锋刺;有的戟把锋端铸成反卷的钩状,这种戟,出土的数量较多。这两种戟的制作工艺都很复杂,技术要求较高,而且青铜材料质地易脆、易折,用起来总容易掉头,结果很快地被战争实践所淘汰出局。

春秋青铜戟

 进入春秋时代,又出现了新式的戈矛分铸联装的戟,这种戟直刺有力,横钩也不容易脱落,因而杀伤力大大地增强了。其戟柄不但有木制的,而且还有积竹柄戟,所谓积竹柄戟,就是柄中心有一根较粗的多棱木柄,在木柄外用16片以上青皮竹蔑沾上天然鱼鳔胶(也有采用其他胶合物)压在木柄上,与木柄平行地包在木柄外边,然后用天然丝线紧紧缠住,再涂上黑漆或红漆,使其光亮平滑。这种竹木兼用的戟柄,比单纯的纯木柄做的戟柄更加坚韧而有弹性。1971年湖南长沙浏城桥春秋晚期楚墓出土的一种青铜戟,除了木柄戟外,就有这种积竹柄戟。

战国三戈戟

 为了提高战戟的杀伤力,战戟的形制也在战争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完善。到了战国时期,出现了两戈一矛同柄和三戈一矛同柄的长柄战戟。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中就有这种长柄三戈战戟。随着冶金技术发情,铁兵器制作工艺逐渐成熟。又出现了用钢铁制造的铁制戟。铁戟的戟刺尖锐细长,侧旁小枝(垂直伸出的部分)由原来宽肥而有中脊变成像前锋一样窄长尖锐。“内”已消失,用来绑缚木柄的胡加长,整个战戟近似于“卜”字形,故又称“卜字戟”。由于这种铁戟刃锋尖利,杀伤力增强,很快地就成为古代中国步骑兵的主要兵器。

 两汉以后,戟的形状也有了新的变化,小枝由原来与戟体垂直,变成了小枝垂直横出后,稍向上弧曲,枝刺上扬,进一步增强戟的杀伤力。

 到三国时代后,戟还有一个着名的历史典故——辕门射戟:袁术派出部将纪灵统率步骑兵三万攻击落难的刘备。刘备向吕布求救,吕布率步骑兵千余前来解围,屯兵小沛城外,派人去请纪灵和刘备,纪灵和刘备也请吕布一起饮酒。吕布对纪灵等人说:“玄德,是我吕布的贤弟。如今他被诸位所围,我特意赶来救他。我吕布生性不爱看别人互相争斗,只喜欢替别人解除纷争。”吕布命门候在营门中竖起一支戟,说:“诸位看我射戟上的小支,如一发射中,诸君当立即停止进攻,离开这里,如射不中,那你们就留下与刘备决一死战。”他引弓向戟射出一箭,正好中了小枝。诸将大为震惊,夸赞说:“将军您真是有天神般的威力呀!”第二天,吕布又与诸将欢会宴饮,然后各自回兵。吕布所射中的戟,就是这种带有小枝的戟。

 三国时期,戟的形制沿袭汉制不变,但种类较多,不但有长戟、双戟等,还有用于防身自的短柄手戟(曹操手下的勇将典韦专用兵器正是短柄双手戟)。自从王充利用美女貂婵施展美人计来离间董卓和吕布关系后,董卓无意撞见到吕布前来与貂婵偷情,登时怒气勃发,拔出手戟向吕布掷去。幸好吕布“拳捷得免”机灵地躲脱追杀。这事也成了吕布想叛变杀害董卓的一个因由之一。

 据《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记载:“太祖常私入中常侍张让室,让觉之,乃舞手戟于庭,逾垣而出”。三国演义之东吴的孙策,精于使用手戟。他曾以手戟投击严白虎之弟,当即将他杀死。曾与孙策为敌,后被收服的勇将太史慈也善于使用手戟。神亭岭决斗时,孙策夺走了太史慈插在背上的手戟。太史慈则抢得了孙策的头盗。

 曹操、孙权也常常把手戟带在身边以自卫。这跟现代的军人将领佩带自卫手枪如出一辙。公元218年(建安二十三年)十月,吴主孙权“亲乘马射虎于于庱亭。马为虎所伤,帝投以双戟,虎却废。”这种手戟,即可刺击,又可投掷击杀,是三国时代的护身武器之中的良器。

 有的戟,份量很重,个头很大,《三国志·魏志·典韦传》记载了曹操勇将典韦手持大号双手戟作战,当时军中为之语曰:“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跟关云长的八十二斤重青龙偃月刀有得一拼)可见三国许多名将如东吴的太史慈、甘宁以及曹操的五子良将之一张辽都以戟为兵器。

 戟的直刺部分不长,主要是以钩啄杀伤敌人。晋以后,钢铁的甲胄盛行,防护力增强了,仅靠钩啄无力杀伤敌人,戟的作用随之降低,仅能利用直刺突击,留下的横刃下枝反成累赘,加上戟的制作工艺成本昂贵,费时而且繁复,尤其那种上好的戟杆要取自上等韧木的主干,古代中国森林里制作长柄兵器的优质树木资源实在有限,经过多年采伐,木材早几近枯竭耗尽了。遂逐渐为简洁实用的矛枪所替代。

 从此,戟降级为仪仗、警跸(古代帝王出入时清道止行)之物,唐代以后,戟就被战场军人们淘汰出局了。根据汉代仪注,将领重臣可持戟侍立皇帝身边。可见在汉代开始戟演变成仪仗兵器。皇帝派出亲信大臣到外地巡视或率兵征伐,常常赐以棨(棨读qǐ,即古代用木头做的一种通行证)戟,以代斧钺,允许他专征、代表皇帝处决有罪官吏,为了表示隆重,皇帝亲赐的戟上,罩以赤黑绸布制的戟衣,所以这种有衣的仪仗用戟叫做棨戟。

 后来,棨戟渐渐演变为高级官员表示崇高尊贵身份的仪仗物。根据隋制;三品以上,门皆列戟。唐代以后,文武官员都以门前列戟为荣。按照唐制,只有官、阶、勋都在三品以上的官员,门前方可列戟。

 后来棨戟渐演变成为门戟,纯系仪仗之物。采用木头制作。架设门外的戟架上,皇帝宫殿门、国学、文宣王庙、武成王庙及各州公衙门口都设有门戟,以示隆重。仪仗用的戟,造型华型,多带戟刀,戏曲舞台上的武将手持方天画戟,就是按照这种戟的样子设计制作的。

戟的种类

 雄戟

雄戟

 战国时期,为增强戟的钩杀效能,人们在造型设计上作了多样的尝试。当时的一些青铜戟,胡部的刃做成锯齿形,或在胡末作出一个倒钩,类似于鸡足之距。人们将后者称为“雄戟”。司马相如《子虚赋》有“曳明月之珠旗,建干将之雄戟”一语,张揖注曰:“雄戟,胡中有能(距)者。”

 雄戟之名可能取意于雄鸡。因为雄鸡之距尤为尖、劲,是它们互斗时的有力武器。

 古又有“医戟”之名,义同雄戟。扬雄《方言》卷九:“三刃枝,南楚宛郢谓之医戟。”郭璞注:“今戟中有小子刺者,所谓雄戟也。”小子刺即指胡末的那个倒钩。雄戟之所以也称医戟,是因为医有雄义,正如清钱绎《方言笺疏》所说:“戟之雄者谓之医,犹凤之雄者谓之鹏矣。”

 鸡鸣戟

鸡鸣戟

 还有一些铜戟,其援部略为弧曲,类似于雄鸡啼鸣时的拥颈之状,人们就俗称之为“鸡鸣戟”或“拥颈戟”。《方言》卷九谈论戈载时说:“其曲者谓之钩舒曼胡。”郭璞注:“即今鸡鸣句子戟也。”郑玄注释《考工记·冶氏》时也说:句子戟,“或谓之鸡鸣,或谓之拥颈”。自然,钩钎(句子)也是对这种援部略为弧曲之戟的习称。

 以上诸例,体现了古人命名兵器时仿像生物的习惯。而这类兵器名称,如果清楚其原委,往往颇为生动,富于意趣;否则,便如坠五里雾了。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鹤杯”。《方言》卷九说:“矛散细如雁胫者,谓之鹤。”散是矛头装柄的部位。河北易县燕下都战国晚期从葬坑出土的一件铁矛头,长66厘米;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两件铁矛头,长近70厘米:它们的散步都非常细长,确实有如鹤的足杆。

 需要指出的是,汉代人往往将戈也称为戟,许慎《说文解字》就说:“戈,平头戟也。”因此,他们也用雄戟、鸡鸣戟、拥颈戟等名指称援、胡形状类似的戈。为增强钩杀效能,戈也有相同的设计。

 斧戟

斧戟

 在欧洲中世纪,非常流行一类将矛和战斧结合的长柄格斗武器,英文写作halberd,中文通常就译作“戟”。实际上,它与中国内朗代表丁完全不同的传统。

 自进入历史时期后.欧洲仍以长矛和战斧为它要的格斗兵器,中国的主要格斗兵器却转变为戈和矛。中国的戟是句(勾)兵传统的产物,欧洲的“戟”则是劈兵传统的结果。自然,中国戟以钩杀和刺志为主要功能,欧洲 “戟”则以刺击和劈砍为主要功能。后者虽也可钩,但不是其特点。因此,如果将欧洲“戟”称为“斧形獭”或“斧戟”,可能史贴切。

    阅读《古代兵器戟之雄戟和鸡鸣戟和斧戟和钺戟和手戟和画戟》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