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是武术长器械的一种。古称,殳、挺、棒等。原始人类在狩猎的过程中,已使用天然的棍棒,随着上古战争出现,棍列为五兵之一,明代沿用了这类兵器并且改进了棍。

棍棒的介绍

 棍是武术长器械冷兵器的一种。古称,殳、挺、棒等。原始人类在狩猎的过程中,已使用天然的棍棒,随着上古战争出现,殳列为五兵之一。《周礼·夏官·司兵》:“掌五兵五盾”。郑玄注引郑司农云:“五兵者,戈、殳、戟、酋矛、夷矛。”殳长丈二而无刃。用于军事上的有铁制和木制。《北堂书钞·兵势篇》:“方首铁棒重二十斤”。宋代《武经总要》列有钩棒、杵棒等,多用坚硬木制成,长四五尺。有的用铁包裹头尾,有的装钩和铸。有的头部周围植钉。明代沿用了这类兵器,又增有大棒和加刀棍、大棒长7尺。头上装一鸭形2寸长的刃,可打可刺。加刀棍为戚继光所创,可打可砍。

冷兵器棍的种类

 棍是武术长器械。棍有木制和金属制两种。木制的棍有齐眉棍、三节棍、二节棍等。金属制的棍有铁头棍、浑铁棍、浑铜棍等。还有铁制的带齿带钩棍,如爪子棍、狼牙棒、钩棒等。棍是原始人类最普遍使用的兵械之一。各朝各代无论是军中武术还是民间武艺,都对棍尤为重视。棍的重量通常约为数千克,用坚硬木杆制成,如中国宋朝军队常用的“杆棒”、“白棒”等;也有一些棍用金属制成,重量较大,可达数十千克,称为“铁杖”、“铁掊”,如《西游记》中孙悟空使用的金箍棒。新中国成立以后,棍列为武术竞赛项目之一。多用白蜡杆制。根据《武术竞赛规则》规定棍长不得低于本人身高。故有“棒齐胸、棍齐眉”之说。棍的部位可以分为棍身、棍根、棍梢三部分。棍头是棍杆较细的一端的顶部。棍根是棍杆较粗一端的底部,棍梢是棍杆中细的一头。棍术的技击特点是勇猛、快速、多变。其流派很多,仅明代就有:少林棍:棍的一种。木制,长八尺至八尺五寸,通体一般粗细。相传为明代少林寺武僧习武所用。

 齐眉棍:棍的一种。常以白蜡杆制成,粗有盈把,棍竖直与人眉高度齐,故得此名。

 盘花棍:因其棍身刻有花纹,故得其名。盘花棍的用法主要有劈、崩、抡、扫、缠、绕、绞、云、拦、点、拨、挑、撩、挂、戳等。

 拐棍木制:在棍身中间有一突出横拐,长约七八寸,故名。其主要击法有劈、拦、挑、挂、戳、点、拨、撩、绞等。

 连珠棍:由一根长棍和两根短棍组成。每根棍的两端各有一铁箍,箍上有铁环,互相连接。用时双手挥动长棍,同时带动二短棍。其主要用法有劈、拦、挂、甩、绞、绕、点、拨、等。

 三节棍三节棍水火棍:古时供差役使用之棍。形如短棍。棍的一半涂红色,一半涂黑色。红为火之色,黑为水之色,故名。

 长梢子棍:棍的一种。由长短不同的两根木棍以铁环相连接而成。短棍的长度是长棍的一半,练时单手握住长棍的端部,舞动时以长棍带动短棍。梢子棍的击法有劈、扫、挂、甩等,亦可双手持棍。

 两头梢子棍:一根长棍,两头各一根短棍,以三个铁环与长棍相连接,三环的中间一环两侧也可以另加两环为响环,配有响声,舞动起来首尾相顾。

 连珠双棍:由一根长棍和两根短棍相互连接而成。棍头之间三个铁环扣连。

冷兵器十大名棍

 明代的名棍颇多,有赵太祖腾蛇棒、紫薇山棍、张家棍、青田棍、贺屠钩竿、山西牛家棒、俞大猷棍、少林棍、棍刀、铁杖。

棍的使用方法

 短棍法:短棍棍术的总称。

 少林棍法:少林棍法节奏生动,棍法密集,是快速勇猛的棍术。

    少林棍法之穿梭棍弓步戳棍

    左脚向左跨一步,两脚碾地,体左转90度,两腿成左弓步。同时左手接把,右手向下滑把,两手握棍随身向前斜上戳。目视棍端(图2)

图2
 

    少林棍法之穿梭棍上步格棍

    右脚向前上一步,两腿成右弓步。同时逆运棍,然后架棍向上斜格,棍梢斜向下。目视前方(图3)

图3
 

    少林棍法之穿梭棍左仆步劈棍

    两脚向前跳一步,左脚落右脚前,两脚碾地,体右转45度,右腿全蹲,左腿伸直,两腿成左仆步。同时,两手握棍,由前向后绕头云棍,然后随身向左侧劈棍。目视棍梢(图4)

图4

 齐眉棍法:齐眉棍的棍法以棍打群敌,使敌防不胜防的棍术。

 疯魔棍法:疯魔棍是按四面八方走招演练并捅天打地的棍术。

 六点半棍法:咏春门派的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