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的构造很特殊,垂直装柄,横刃有锋,交战时既可以横击、啄刺,又能后拉勾杀,所以又叫做钩兵器,古人称为句(勾)兵。
戈是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一种长柄格斗兵器。在欧洲和亚洲西北部及南部各古老民族之间,都没有发现类似的冷兵器。因此,学者们认为:“戈为中华远古民族固有的自创兵器”。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攻击性的兵器戈与防御性的兵器干合称干戈,泛指各色兵器。凡兴师作战必“动干戈”。于是干戈就成为一切军事行动的代名词。
古代兵器戈的起源
关于戈的起源,有许多不同的说法:
一、郭宝钧认为,戈是由角兵器演变而来的。古人狩猎时,禽兽以角触人。于是人们仿效兽角形式制成勾兵器。他说:“吾尝疑戈之形制,最初或即原于角兵。角本禽兽武器,初民狩猎,禽兽以角御人,必有受其觗者矣。及人类手裂犀兕,则取禽兽所以觗人者,转以与禽兽(或敌人)角,其威力自较徒搏为强,故角兵使用,在远古时代。当占一相当阶段。其后缚角于挺,以增长勾啄之力,当即戈之雏型,时代演进,复改为石制、铜制,更坚实而锋利,然仍丰本锐末,觩然微曲,犹不失角之典型,戈角同声,正其遗蜕。”
二、郭沫若认为:戈的前身是商代勾兵。他说:“最古之戈,仅有援、有内,而无胡,存世之商勾兵,皆戈也”.
三、李济认为:“戈之原始,远在石器时代,也许是由斧变化出来的。“这些观点,各有所据。从早期石戈的形制来看,戈的创制显然是受石斧和石刀的影响,但因戈刃向内,和现代农家用的镰刀相似,因此我们认为戈来源于勾刃的可能性较大。
古代兵器戈的历史和传播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戈,是迄今为止我国出土最早的青铜戈;据考古学家测定,其年代距今约3500年。
到了商代,戈成为军队中的主要格斗兵器。1967-1977年在河南安阳出土了一批青铜兵器,其中有230件是铜戈,为同时同地出土的铜矛的三倍多。
戈多半是中原民族的创造,它的渊起自然也主要应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去寻找。但戈的使用却并不限于中原地区。在中原商周文明的影响下,周边地区的许多少数民族在其青铜时代或早期铁器时代也曾制造、使用铜戈。他们依据各自的想象力和文化传统,对戈的形制进行了改造,并施以独特的装饰。
比如北方草原地区的游牧民族,他们仿制的铜戈,往往装饰具有浓郁草原特色的动物纹。他们还创造了独特的管签戈。这种戈与草原地区盛行的管番斧具有相同的传统。即不是靠“内”,而是以管形的銎装柄。
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四川盆地的巴蜀民族和云贵及川西高原的西南夷,对戈进行了最为独特的改造和装饰。在这些地区发现的铜戈,型式纷繁复杂,装饰极为丰富多彩。纷繁的型式,既有对中原戈制的继承。也有自己独特的创意。
近年来在川西高原的石棺墓中出土的一种铜戈,形状有些类似于鱼,曾被人们误认为是短剑。之所以有此误解,就是因为它的造型太独特了。直到后来在一座墓中发现了这样的一柄鱼形“短剑”,却像戈那样装有木柄,错误方才得到纠正。
多彩的装饰,无不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比如古代巴蜀民族中流行对虎的崇拜,尤以巴人为盛,因此巴蜀铜戈常见以虎纹为饰,虎的形态被塑造得非常灵动。在古代巴蜀,还流行一类神秘的图纹符号。有些学者认为它可能是一种独特的文字,因而主张称之为“巴蜀图语”。这类图纹符号,在铜戈上也经常能够见到。
通过边地少数民族的中介,戈还传播到邻近的许多国家,像印度支那地区、朝鲜半岛以及日本列岛上,都曾经有钢戈发现。日本弥生时代(公元前3世纪一公元3世纪)的人们制造和使用了两种铜戈,一种援体细长,日本的考古学家将之命名为“细形铜戈”。类似的铜戈也见于朝鲜半岛,应为朝鲜半岛的先民仿照中国铜戈改制而成,然后又传播到日本。另一种援体宽肥,日本学者称之为“广形铜戈”,实际上是“细形铜戈”的放大。前者用于实战,后者只是祭器。
古代兵器戈介绍
标准的戈,由戈头、柲、铜鐏三部分组成。
1.戈头。分为援、内、胡三部分。
援:就是平出的刃,用来勾啄敌人,是戈的主要杀伤部,长约八寸,宽二寸,体狭长,多数体中有脊棱,剖面成扁菱形。援的上刃和下刃向前弧收,而聚成锐利的前锋。
内:位于援的后尾,呈樟状,用来安装木柄。有直的,也有末尾向下弯曲的。内上面有穿绳缚柄的孔,称为“穿”.为了避免在挥杀时向后脱。有的在援和内之间设有突起的“阑’.
胡:戈援下刃接近阑的孤曲下延,并沿阑侧增开缚绳的穿孔,这部分称为胡。开始时,胡只是为了增加穿孔而设,胡越长穿孔越多,柄和戈头缚绑得就更牢固,所以胡部就越来越长。西周时期将胡身加刃,增加了戈的勾割能力。胡的长度一般为戈刃的三倍,即六寸:到了战国时期,胡的长度又有所增加,成为长胡多穿式戈。
2.柲:即木柄。为了便于前砍后勾,多用扁圆形秘,以利于把持。据《考工记》载,“戈柲六尺六寸’,但从出土的戈来看,戈柲的长度并不一样,根据实战需要,步战用的柲短,车战用的柲长,例如湖南长沙浏城桥出土的春秋晚期铜戈,长柲达314厘米,短柲仅140厘米。安阳殷妇好墓出上39件玉戈,有的仅长40厘米,当为仪仗用具,并非格斗兵器。
3.鐏,《说文》:“鐏,柲下铜也”,注:“锐可插地者曰鐏”.早期的鐏,只是为了便于使戈在不用时插在地上,不致歪斜,所以在柄的尾端加上一个铜制鐏,并不能杀伤敌人。《礼记·曲礼》说:“进戈者,前其鐏,后其刃“,要把带刃的一端对着自己,把有鐏的一端递给受者,以免误伤接戈的人。这样才算合乎军礼。近年米,在河北、河南等地发现有的商代戈鐏带有尖刺或锋刃。看来,鐏也可能用于刺击。
戈这种兵器有三面锋刃。援的上下有刃:既可推又可勾,直下部分的胡也有刃,可以用来剖杀,援的前端又能啄杀。是一种多功能的白刃兵器。周武王伐纣时,在牧野誓师:“称尔戈。比尔千,立尔矛”,命令士兵们举起手中的戈,同他一起宣誓。封王所统帅的殷军也多数操戈作战,后来被压迫的奴隶不肯为受辛卖命,故“前徒倒戈”,把手中拿的戈倒过来攻击封王,参加了武王的队伍,遂使殷军大败。可见当时交战的双方都以戈为主要作战武器。在春秋车战中,戈是车战的主要武器,列为“五兵”
之一两国交战,史书上称做“兵戈相见”。但是戈这种兵器有一个严重的缺点。就是戈头很容易从柲上脱落。因为戈头横装在柲上,勾杀啄击时吃力很大,临阵时,常常掉头。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戈形制总在不断改进。现己发现商代的青铜戈就有三种不同类型,代表了三种装柲的方法,即曲内、直内、銎内三种形式。
曲内戈:,援和内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没有阑,装上柲以后,容易脱落,商以后就被淘汰了。
直内戈:开始在援和内之间也没有明显的界限。商以后,为了防止脱落,增添了阑,后来又增设了胡,这样一来,就不容易掉头了。所以,商以后,直内式的戈很流行。在殷墟西区出土的21件直内铜戈中,11件有胡,从短胡一穿到长胡四穿都有。
銎:《说文》段注:銎“谓斤釜之孔,所以受柄者“銎内戈,就是在“内”部铸成圆套,把柲装在鉴内,以防止脱头。
这种戈制造复杂,还是容易脱落,所以商以后不常见,故出土者很少。
西周时期的铜戈,基本上沿用商代的传统,但随着战争的发展,戈的形制有较为明显的改进。戈的胡延长了,穿增加了,有的在阑侧增加向后斜出的翼。为了加强勾杀的作用,戈与柲的交角加大,原来呈直角,现在改成大于90度的钝角。西周末期出现了前锋如圭首状的中胡二穿戈。
春秋时期的戈多为双穿带胡或三穿带胡戈,戈援变得狭长,并逐渐长翘。到了战国时期,戈援与柲相交处的翘角更大,内部也加上刃,并且向上翘起来。有的戈在长胡上设有孑刺以增加杀伤能力,内的长度也逐渐增加。1971年湖北江陵拍马山战国楚墓中(M15)发掘的鄂君戈,援与内的比例为7比4;另一支竟达到13.3比7.
及至秦代,戈内继续加长。1976年宝鸡发现的“秦八年吕不韦戈”援长16.1厘米,内长11厘米,援内比为3比20.
商代的戈制造精美,“内”上大都镌刻有铭文、周戈雕镂镶嵌之精,可与商代媲美。而戈刃之锋利,则胜于商戈。战国时代出现了更为精美华丽的错金戈,先将戈内或胡上刻成凹体花纹,再将黄金丝或小金叶错入凹槽之中,然后打磨抛光,就成为灿然耀辉的错金戈了。
在《周礼·考工记》中,记载着春秋时代制戈的工艺规范:
1.制造戈戟的青铜合金,应是“四分其金而锡居其一”,即锡的含量应为百分之二十五。
2.标准戈制:“戈广二寸,内倍之,胡三之。援四之”.戈宽二寸,内长为援之一倍即四寸,长为六寸,援长八寸。这种形制只是春秋时代齐国官书的定制,其它各国的戈制并不尽相同。
3.援、内、胡之间的角度必须合乎力学原则和实战需要。
《考工记,冶氏》中指出:胡过于直则刺人不入。过于曲则伤人不深。以“横捷微邪向上”为宜。内过长则援短,胡也短,上部太轻,勾杀无力,反之,内太短则援、胡都显得长,用起来不灵便。《考工记》说:胡部应呈勾状,上下要宽,即不可太直也不可太曲,才能便于临阵勾杀。
4.戈“重三锊”,即一斤四两。
戈是车战时代的主要兵器,两军交战时,车毅相错,戈从车旁横伸出去,利于勾杀。春秋后期步卒、骑兵登上战争舞台,步骑兵作战时,多为正面突刺,因此横刃的戈就不再适应作战需要了。于是,出现了戈矛联装的戟。到了战国晚期,卜字形的铁戟又逐渐取代了青铜制的戈矛合装的戟。从此,青铜戈就逐渐绝迹,只在历代的史乘、诗文中留下“戈”这个字。做为兵器的泛称和战事的象征。
古代兵器戈的用法和分类
古代兵器戈的用法商周时代的铜戈,依其装柄后的长度,可以大致分为三类。
其一,长约80厘米。河南安阳殷嘘中发现的一些戈,柄虽已腐朽,但还留有痕迹,长度都在60~90厘米之间。
湖南长沙浏城桥春秋晚期楚墓出土木戈秘,长91厘米。其二,长约1.4米。长沙战国楚基出土的一件相当完整的木柄铜戈,长1.44米。湖北随县播鼓墩战国初年的曾侯乙墓中出土66件铜戈,大多完整,一般长1.27~1.33米,个别较长者将近1.4米。《考工记·庐人》说“戈秘六尺有六寸”,按《考工记》中的一尺合19.5~20厘米,所言戈柄的长度应为1.29~1.32米。
其三,长约3米。长沙浏城桥春秋晚期楚墓出土的铜戈,长3.03~3.14米。
第一类戈为步兵使用,单手握执,多与盾牌相配合。商代晚期的铜器上可见一些图纹徽号,为一跨立之人,右手举戈,左手执盾,所举戈就是这种短戈。周武王牧野誓师时命令战士们“称尔戈,比尔干”,称即举,比是并列的意思,横队中的士兵人人举戈执盾,左右比齐,就单兵形态而言,恰如锅器图纹所示。在战国时期的铜器上所镂刻的水陆攻战图纹中,我们还能够见到步卒一手操短戈、一手执盾进行战斗的生动形象。
第二类戈主要也是步兵使用,需双手握执。《左传·文公十一年)记,晋国与狄人交战,抓回的俘虏中有一个名侨如的人身材很高。晋将富父终甥以戈自下而上捧击他的喉部,将他杀死。所用当即此类戈。商末有一些铜器图纹,作步卒荷戈之形。戈长略短于身高,大约就1.4米。
周人将步兵称为徒、卒,步兵所用之戈,即名为“徒戈”。河南三门峡市上村岭两周之际的虢国墓地中出土的铜戈,铭“虢太子元徒戈”,它的装柄长度,当不出以上两类的范围。
长3米左右的戈,主要为战车兵使用。由于战车甲士需隔车相斗,所以武器的柄应较长,否则就够不上敌人了。此外,长柄的冷武器,包括戈,在水战中也很重要。战国水陆攻战图纹上所描绘的水战场面,兵士们就是用长柄的戈或戟隔船进行战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