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武器

宋朝武器中的刀是军中常用的武器,俗称大刀片,宋朝的枪种类很多,如拐枪、拐突枪、拐刃枪等,宋代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时代,所以善用棍棒的人很多,也有用剑之人。

宋朝武器刀

 宋代刀的形制有了改进,刀头从狭长改为后斜形,并加上护手,去掉了大环和不适于实战的饰物。据《武经总要》载,长柄刀有掉刀,屈刀,眉尖刀等,生产数量也很大。

手刀

 宋代人称短柄长刀为“手刀”。北宋《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三称,手刀是军中常用的武器,“旁刃,柄短如剑”。也就是说,它是单侧有刃的短柄刀。该书中还绘有手刀的图像,形制与前代刀有很大区别:一是刀身加宽,特别是刀头部分较宽;二是刀尖呈上斜型,(武经总要》称之为“前锐后斜”。这种刀型的渊起,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江苏镇江东晋墓中曾出土一件铁刀,刀体较宽,刀尖上斜。但直到宋代,手刀才逐渐流行起来。

 福建泉州开元寺建于南宋时期的着名的东、西石塔上,有一幅猴面人身的佛教人物浮雌(或认为《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与此有渊源关系),手中即握着这种手刀。1982年四川彭山双江镇发现的南宋虞公着夫妇合葬墓中,有两幅风格写实的武士浮雕,均头戴盔帽,身着甲衣,腰带弓箭,手执短刀,刀形亦与《武经总要》所绘手刀极像,惟柄首呈圆环形。

 宋代手刀的实物,也有发现。1974年江苏丹徒出土一件南宋咸淳六年(1270年)造铁刀,刀尖上斜,柄首呈环形,装心形格,长83.3厘米,刀身宽4--4.6厘米,刀背厚0.5--0.9厘米。1982年,浙江淳安发现一批南宋时期埋藏的兵器(推测可能与方腊义军有关),中有八件刀尖上斜、柄首呈环形的铁刀,长82--87厘米,刀身宽4-5厘米,刀背厚0.6-0.7厘米,装心形、椭圆形或长方形格。这些实物刀尖上斜的幅度较小,接近于平头,刀身也还不是很宽,这说明刀型的变化有一个刀身逐渐加宽、刀尖上斜幅度逐渐加大的过程。及至后世,刀身愈益加宽,刀尖更为上斜,遂出现了民间俗称的“大刀片”,成为一种极富民族特色的刀型。

 有必要指出的是,千万不能以为宋代只有《武经总要》

 所图示的这种手刀。淳安出土的南宋兵器中,就还有刀身窄长、刀尖下斜的短柄铁刀。实际上,这也属于时人所谓“手刀”之列。

    文章来源《》。

宋朝武器枪

宋朝的大枪

 宋朝的枪种类繁多,《武经总要》中记载了18种形制各异的枪,计有捣马突枪、双钩枪、单钩枪、环子枪、素木枪、鵶项枪、锥枪、梭枪、槌枪、太宁笔枪、短刃枪、短锥枪、抓枪(两种)、蒺黎枪、拐枪、拐突枪、拐刃枪等。

 宋代军队作战以枪为主,无论是中央禁军还是地方厢军都操练枪法。许多绕将都善于用枪。着名杨业父子都是使枪能手,后世传其枪法叫“杨家枪”.有些绕将,为了洞穿敌将重恺,常常特制份量很重的枪、槊,有的重达数十斤。公元999年(咸平二年),神骑副兵马使焦偓,“献盘铁槊,重15斤”,焦偓“试之马上,往复如飞”元代的隋世昌“锻浑铁为枪,重40斤,能左右击刺’。元末朱元璋起兵时,身携两枪作战,大的一支长一丈六尺,枪竿有一握粗,用以步战;另一支枪短一些,长约一丈二尺,施于马上,总是携带在身旁。这两支枪,以竹为竿,涂黑漆,上悬黑缨、黑旗。“每遇大敌,辄率晓骑冲中坚,绕敌后”.行伍中见到朱元璋枪上的黑旗。“士争奋,敌辄大溃:,朱元璋手持此枪作战,身历矢石,致使柄上留下三处刃痕,黑旗上有五处矢洞,成为朱元璋熠耀武功的历史见证。他即位后,这两支枪列在午门的中楼之后,留给后人,以激励斗志。

    文章来源《》。

宋朝武器床弩

宋朝武器床弩

 北宋开宝年间(公元968-975年),魏丕曾对床弩作了改进,射程又大为提高。《宋史·魏丕传》记:“旧床子弩射止七百步,令丕增造至千步。”宋代一步合1.536米,千步有1536米,这是古代射远武器所达到的射程最高纪录之一。

 据《武经总要》记载,床弩以槌击牙发射,瞄准和击发都有专人负责。使用床弩的士兵,在宋军中是专门的一类,称为“床子弩手”。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战,宋军在城头安设床子弩。辽军攻城。守弩兵士惊,匆忙中击牙发弩,箭矢雷动而出,不意正中辽军阵内的主将萧挞览,登时毙命,辽人因主将殒命,无心恋战,遂与北宋议和。

 南宋时期,中国的床弩也传播到了印度支那。今天在柬埔寨着名的吴哥窟中,我们还能够见到那个时代遗留下来的占婆人使用床弩作战的石雕图像。占婆人的一个创造是把多弓床弩架设于大象的背上。

 灭亡了宋朝的蒙古军则大力搜罗宋军中的床子弩手来他们服务。当蒙古军西征的时候,他们就大量使用了汉族匠师制造而且也由汉人操纵的床弩。波斯史家志费尼在其名着《世界征服者史》中记叙1256年旭烈兀汗攻克位于厄尔布尔士山的坚固的穆斯林城堡麦门底司时,曾有这样的描写:“当无策可施时,契丹(按指汉地)匠人制造的一种牛弩,其射程为2500步,被对准那些蠢货。流星似的射弹烧伤了魔鬼般的异教徒的许多士兵……”阿拉伯人称床弩为牛弩,应是源于汉人固有的“八牛弩”一类名称。据认为,阿拉伯的2500步约合一公里。这时,床弩显然已被用于发射燃烧性的火器,它有可能是一些燃烧性的球弹,也有可能是箭端绑缚纵火物或火药球的火箭。宋代兵书《行军须知》中就记载:“用床子弩放火箭及火炮烧填濠柴草。”火炮是宋人对燃烧性球弹的习称。

    文章来源《弩车及三弓床弩的工作原理和威力》。

宋朝武器棍棒

宋代棍棒

 宋太祖赵匡胤出身武将,善用棍棒,传说他靠“一条杆棒打出四百座军州”.宋军中装备多种形式棍棒。《武经总要》卷十六中,有七幅宋代棍棒图,有的棒首增加了刃器,有的两端包铁,有的鐏部加刺刃,棒杆缩短到四至五尺,变成短兵器,便于挥舞格斗,这样一来。杀伤能力显着提高。

    文章来源《》。

宋朝武器剑

宋朝的剑

 宋以后,剑在军队中的地位日趋低落,变成军官卫体武器,或作威仪之用。

    文章来源《》。

宋朝武器盾

步兵用的旁牌

 在宋代《武经总要》卷十三中,保留两种古代盾牌的图形,一种是步兵用的旁牌,一种是骑兵用的旁牌。骑兵用的那种,体圆较小,“施于马射,左臂系之,以扦飞矢”.

    文章来源《》。

宋朝武器战斧

宋代战斧

 宋代的主要敌手是西夏、契丹、女真骑兵,而宋军的马匹、骑术都不行,多靠步卒取胜。一些将领常令“军士持大斧”抗击敌军铁骑的冲击。南宋名将杨存中曾以长斧战败了金人的拐子马:“金以拐子马翼进。存中曰:‘敌恃弓矢,吾有以屈之’.使万人操长斧,如墙而进。诸军鼓噪奋击,金人大败。”

 王德也曾以一万名长斧手,大破兀术的十万铁骑:“兀术以铁骑十万夹道而阵。德曰:‘贼右阵坚,我当先击之’.麾军渡桥首,犯其锋。一人披甲跃马始出,德引弓一发而毙。乘胜大呼,令万兵持长斧如墙而进,敌大败。”

 火器出现后,斧这种笨重的兵器不复在战场上应用。只是在皇帝的銮仪、大将的卫队中捧持,以示威仪。因此多在装饰艺术方面下功夫。在城市防御战和水战中,还利用战斧砍所敌人攻城器具,斩截敌舰帆缆,而在步、骑战中就很少使用了。

    文章来源《斧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