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兵器

战国兵器中最普遍常用的是青铜剑,其冶铸技术达到了顶盛时期,战戟的形制也在战争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完善,出现了雄戟,列国的军队普遍装备了弩,骑兵主靠刀挥砍。

战国兵器青铜剑

战国青铜剑

 到了战国,青铜剑已成为各国军队的必备武器装备,其冶铸技术达到了顶盛时期。河南山彪镇出土的水陆攻战纹铜鉴和成都百花潭出上的铜壶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不论是步兵或水军都装备了剑。为了增加剑刃的坚韧性和锋利程度,采用了先进的铸造技术,生产出剑脊和剑刃含锡量不同的复合铜剑。这种青铜剑的脊部含锡量只占百分之十左右,呈红色,比一般青铜质柔而坚,韧性大,格斗时经得起重力撞击而不致于折裂;刃部含锡量达到百分之二十左右,质脆而硬,刃口锋利,能洞穿坚甲而锋愕不摧。

 勾践剑出土后,曾经做过一次科学试验,以检验它的锋利程度;轻轻一挥宝剑,就把十儿层叠成一扎的白报纸截断。

 由于剑从防身自卫武器逐渐变成步兵近战格斗兵器,剑身随着实战需要越来越变长。原来在春秋时期,剑的平均长度只有50厘米左右,到了战国后期,剑身已加长到80至100厘米之间。

    文章来源《》。

战国兵器三戈戟

战国三戈戟

 为了提高战戟的杀伤力,战戟的形制也在战争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完善。到了战国时期,出现了两戈一矛同柄和三戈一矛同柄的长柄战戟。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中就有这种长柄三戈战戟。随着冶金技术发情,铁兵器制作工艺逐渐成熟。又出现了用钢铁制造的铁制戟。铁戟的戟刺尖锐细长,侧旁小枝(垂直伸出的部分)由原来宽肥而有中脊变成像前锋一样窄长尖锐。“内”已消失,用来绑缚木柄的胡加长,整个战戟近似于“卜”字形,故又称“卜字戟”。由于这种铁戟刃锋尖利,杀伤力增强,很快地就成为古代中国步骑兵的主要兵器。

战国兵器雄戟

雄戟

 战国时期,为增强戟的钩杀效能,人们在造型设计上作了多样的尝试。当时的一些青铜戟,胡部的刃做成锯齿形,或在胡末作出一个倒钩,类似于鸡足之距。人们将后者称为“雄戟”。司马相如《子虚赋》有“曳明月之珠旗,建干将之雄戟”一语,张揖注曰:“雄戟,胡中有能(距)者。”

 雄戟之名可能取意于雄鸡。因为雄鸡之距尤为尖、劲,是它们互斗时的有力武器。

 古又有“医戟”之名,义同雄戟。扬雄《方言》卷九:“三刃枝,南楚宛郢谓之医戟。”郭璞注:“今戟中有小子刺者,所谓雄戟也。”小子刺即指胡末的那个倒钩。雄戟之所以也称医戟,是因为医有雄义,正如清钱绎《方言笺疏》所说:“戟之雄者谓之医,犹凤之雄者谓之鹏矣。”

    文章来源《》。

战国兵器弓

长沙出土的一件战国弓

 古代复合弓,用今天的术语来说,是一种“片簧”结构,其弹力自然远胜于单一材料、单一结构的弓。在东周楚墓中,曾经发现一些复合弓的实物,所用的材料及其结构与《考工记》所述非常符合。如长沙出土的一件战国弓,弓臂用四层竹片叠成,竹股外粘傅胶质薄片(当为角和筋),再丝线紧密缠绕,然后涂漆,弓臂两端装角质的弭,弓弦是丝质的。如加复原,弓高约80厘米。

 复合弓代表了古代制弓术的高峰。世界上对复合弓技术的详细记载,首见于《考工记》。在以后的2000多年中,不仅中国制弓术,即或是整个亚洲的复合制造技术,与《考工记》中的内容相比较,都没有根本性的变化。

战国兵器弩

 春秋晚期,中国军队开始较多用弩。其时的《孙子兵法》提到了“甲宵矢弩”。孙子还用弩来比喻用兵:“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犷弩。节如发机。”意思讲,善于用兵的将帅,他所造成的态势是险峻的,他的行动节奏是短促而猛烈的。这种态势,就像张满的弩,时刻保持着巨大的威力;这种节奏,犹如触发了弩机,迅雷不及掩耳。《吴越春秋》则称,春秋末年,越王勾践曾聘名射手陈音教练士卒弓弩。及至战国时期,列国的军队普遍装备了弩。

战国弩

 战国弩的弩机都用青铜铸造。这是一种转轴连动式的装置,包括望山、牙、悬刀、钩心和键等部分。望山用于瞄准;牙用于卡弦,与望山铸成一体;悬刀即扳机;钩心联接牙和悬刀;键即轴销,将各部分合成一个整体并固定于弩贾后端的空槽内。张弦装箭时,手拉望山,牙上升,钩心被带起,它的下齿卡住悬刀刻口,这样就可以用牙扣住弓弦,将箭置于弩臂上的矢道内,使箭尾抵于两牙之间的弦上,然后通过望山瞄准目标,往后扳动悬刀,钩心脱离悬刀刻口,牙下缩,箭即随弦的回弹而射出。这是一种相当复杂而精巧的机械。弩弓的强度再大,只要轻轻扳动弩机,即刻便能发射,诚所谓“四两拨千斤”。西方学者甚至将它与近代的来福枪机相匹比,认为是古代冷兵器技术的最杰出成就之一。

 在战国时期的墓葬中,不仅出土有铜弩机,而且发现了一些保存比较完整的弩。如湖南长沙扫把塘出土的一件战国弩,木质的弩臂长51.8厘米,涂黑褐色漆,尾端下部有一个小握柄,与保护扳机的环形木圈相连。现代枪械扳机部位的设计,与此很相似。

 按照强度和张弦方式的差别,战国弩可以区分为两种。

战国弩可以区分为两种

 一种弩弓强度较小。仅以手有就可张弦上箭,称单张弩。(孙膑兵法)说弩可以“发于肩臂之间。杀人百步之外”,就是指此。另一种弩弓强度较大,仅凭臂力难以开张,而需将弩倒置于地上,用脚踩住弩弓,然后双手一齐往上提拉弓弦。如此足踏张弦的弩,称为撅张弩。在汉代的画像石上,有这样张弩的图像。《战国策·韩策一)记苏秦之言称,韩国制造的强弓劲弩名闻天下。着名的弩有黯子、少府、时力、距来,都能远射“六百步以外”,这大大超出了弓和攀张弩的射程,必然是暇张弩无疑。所以苏秦又说,韩国的步兵“跖劲弩”、“超足而射”。这都是指足踏张弦。

 由于强弩张弦难度大,发射速度慢,因而往往将弩手编为三组:第一组瞄准射击,称为“发弩”第二组张弦后处于待发状态,称为“进弩”第三组张弦,称为“上弩"当第一组射击完毕。就退为第三组,第二组则进为第一组,第三组进为第二组,如此循环不断,以保持射击的连续性。近代欧洲的火枪手,因装填弹药费时,也采用了类似的三排制。

 不难看出,安装有青铜弩机,大量装备中国军队的弩,不仅是先进技术的体现,也是具有高度组织性的先进战术的标志。

    文章来源《春秋战国弩》。

战国兵器连弩

战国连弩

 在中国民间,一直认为连发弩是诸葛亮发明的,因此而流行“诸葛弩”的习称。这种说法可能源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关于诸葛亮亮“损益连弩”的记载。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更说,诸葛亮“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但在中国古代,“连弩”一词始见于战国晚期。“连”者,本指所发射的箭矢连接有回收的绳索,犹如弋射,而非连发的意思。因此,李约瑟博士认为,诸葛亮所损益(也即改进)的连弩,应是一次发射十枝箭矢,而不是连续发射十枝箭矢。这或许可备一说。

 无论诸葛亮所损益的连弩是否连发弩,考古新发现业已证明,早在诸葛亮之前数百年,中国已经出现了连发弩。

 1986年,在湖北江陵秦家嘴战国楚墓中出土了一件奇特的弩,通长27.8厘米,高17.2厘米,宽5.4厘米,由弩臂、矢匣、活动木臂、青铜弩机和木弓等部分组成,弩臂一端有弯曲的手柄,弩机装于弩臂后部,木弓装于弩臂前部,矢匣和活动木臂装于弩臂上部,矢匣内可装20枝长14.3厘米的短箭,用时前后推拉活动木臂,可将箭矢连续发射出去。其结构和原理与明清时期流行的连发弩极为接近。由此可知,连发弩的发明,应能够上溯到战国时期。这是相当令人吃惊的。但如果想到早在春秋战国之际,墨子和公输般己能造出飞上天的木鸟,也就不觉得十分奇怪了。因为我们的先人在机械领域本有杰出的才能,这在武器制造中也多有表现,像青铜弩机的创制、连发弩的发明,都是例子。以后我们还将陆续谈到多弓床弩、杠杆抛石机、拍竿等中国古代独创的冷兵器军事机械。那时,我们对于我们的祖先在这个领域的出色贡献,就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了。

    文章来源《连珠弩之明清代连发强弩和战国连弩介绍》。

战国兵器刀

战国刀

 战国末年,战车逐渐被淘状,骑兵开始驰骋于战场,骑兵作战主要靠挥刃砍杀,不利于直刺。因此,需要单面刃口、份量较重、刃背较厚的刀,作为骑兵格斗的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