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壮胆力生醉拳之何为醉拳详解

2016-05-08 12:27:23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酒壮胆力生醉拳之何为醉拳详解


还得先扯一下“小人书”摊。

一九八二年,我趁“五一”假期,带着刚刚交上的女朋友上街去看电影。在等待入场的时候,我们来到电影院对面的“小人书”摊上消磨时间。

这个摊我光顾过不止一次,摊主早就认识我了,见面就说:“今天来的巧,刚到了一批香港的小人书。”

对于香港,我们当时的印象主要来自于电影。像什么《巴士奇遇结良缘》、《生死搏斗》、《欢天喜地对亲家》等左派电影机构拍摄的影片,让我们见识了当时时髦的大鬓角、长头发、蛤蟆镜、喇叭裤,领略了资本主义社会高楼大厦立交桥的发达景象和人们节奏紧张的生活状态,即感觉新奇又十分向往。报纸上不无贬意的评论,反倒让我们觉得它到处充满着冒险的刺激和对人性的诱惑。因此,一听说有“香港来的小人书”,我立时兴奋起来,忙不迭地掏钱租看。

摊主递给我两本,一本名叫《香港功夫王》,一本叫《醉八仙》。我翻过之后发现,这两本“小人书”根本不是什么香港的,而是内地画家根据两部香港的电影手绘的。后来我知道,前一本改编自梁小龙主演的《香港小教父》,后一本则依据成龙的那部成名作《醉拳》。

两本“人人书”绘制精美,内容更是引人入胜。在我看来,里面留着长发的主人公,无论形象还是动作,都帅得无以复加;用武功除暴安良,搞不定就一通拳脚打将去的故事情节,简直痛快淋漓。女友对这些没多大兴趣,一个劲地催促我,别看太长时间,电影快开演了。我充耳不闻,硬是一口气翻阅了两遍才罢手。

我喜欢《香港功夫王》的故事,而对《醉八仙》里的功夫更感兴趣。我不知道醉拳到底是怎样的形态,却对书里关于它的拳诀念念不忘——吕洞宾醉酒提壶力千钧;铁拐李悬腿膝撞醉还真;汉钟离蝶步抱坛兜心底;蓝采和单蹄敬酒拦腰破;张国佬醉酒抛杯踢连环;曹国舅仙人敬酒锁喉扣;韩湘子擒腕击胸醉吹箫;何仙姑弹腰献酒醉当步。

我撂下“小人书”携着女友去看电影。那电影演的是什么现在根本没印象,只记得当时我一直在脑子里过自己的电影。

 酒壮胆力生醉拳后来,我在电视剧《武松》里第一次看到了演员祝延平打的醉拳,他伴着电影《醉拳》里的主题曲“将军令”,晃晃荡荡地把蒋门神臭揍了一顿。今天看来那场面和动作都太初级了,但在当时曾让我们看得热血沸腾。

 

“似醉非醉,虚虚实实,暗藏杀机。”

这句电视剧中武松对施恩说过的话,让我们初步了解了醉拳的技击特点,知道它是一种障人耳目避实击虚的武术。

再以后,醉拳就多了起来,不光在影视上、武术比赛上,在春节联欢晚会上也出现过。“醉汉”们醉眼朦胧,步履蹒跚,偏偏倒倒,扑跌滚翻的表演颇有韵味,煞是好看,但我辈外行有些看不懂他的杀机到底埋伏在哪儿。

多年后,我终于看到了原版的电影《醉拳》,里面的醉拳当然比“小人书”里画的生动鲜活也精彩得多,但我已经没有当初的兴奋感了。

又过了些年,成龙大哥再度披挂上阵,拍摄了《醉拳2》。我着实惊喜了一把,再次为他的出色表演所震撼,觉得他这回打的才是真正的醉拳。

可作为这部片子的导演刘家良却说,我要拍一部《醉拳3》,让人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醉拳。

我糊涂了——到底什么才算是真正的醉拳?

成龙“醉八仙”

“我颠颠又倒倒好比浪涛,有万种的委屈付之一笑,一下低一下高,摇摇晃晃不肯倒,醉里乾坤我最知道。莫说狂狂人心存厚道,莫笑痴因痴心难找,莫怕醉醉过海阔天高,且狂且痴且醉趁年少。”

这是成龙《醉拳2》中的主题歌词。

要是光看这些,你会觉得这是醉汉们的心曲,和醉拳应该没有关系。其实不然,它描述了醉拳的表现形态,譬如“颠颠又倒倒好比浪涛”,“一下低一下高,摇摇晃晃不肯倒”,其实就是“头如波浪,身似杨柳”的另一种说法;也讲了运用醉拳时的心理状态,“醉里乾坤我最知道”,好像说的是他最解酒中境界,实际上正合拳诀中的“似醉非醉,形醉意不醉”之意。

其实,打醉拳是要“倒”的,扑跌滚翻的地躺打法是他的技击特色之一,需要结实的身体条件,所以要“趁年少”。

武林中有云:“拳不打少壮”,酒桌上也同样讲究“酒不拼少壮”,别管你有多少年酒龄,还是别和年轻人较劲的好,不然当场喝下去痛快,事后总要后悔——当你还云山雾罩晕头转向的时候,人家早恢复了!

成龙扮演的黄飞鸿又喝酒又打醉拳的时候,就正当年少。

年少的黄飞鸿调皮捣蛋,把老爸气得没辙,就找来个叫花子管束和教导他。这个叫花子是个怪侠,模样怪,行为怪,教授年轻人武功的方法也怪。他设计的一套练功设施只有他那样的怪人才想象得出来。

黄飞鸿因为吃过坏人的亏,所以下定决心向叫花子学习,但苦练了多日,他只觉得饱受折磨,而不解其中含义。

老叫花子见火候差不多了,便告诉他:“你吃的那些苦,其实是为了练就扎实的基本功。”

基本功?什么的基本功,耍杂技么?

不,是醉八仙拳。

醉八仙拳一共八段,每段都以传说中的八仙命名。

黄飞鸿练过之后,才知道先前那些折磨人的练习,都是为了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以及速度和反应。醉拳对身法的要求极高,只有具备了这些基础,才能做到拧转仰俯收放自如,左摇右摆重心稳定。同时,醉拳技击以“后发制人”为主,要求反应必须迅速,动作必须敏捷,步伐必须灵快。叫花子的教法确实便于他掌握这方面的本领。

在先前的练习中,叫花子曾让黄飞鸿用手的拇指和食指捏碎坚硬的核桃。到了正式学醉拳的时候,黄飞鸿方明白其中妙用。原来,醉拳的主要手型是“端杯手”,也就是用拇指和食指捏着小酒杯的形状;手法有点、击、掐等,捏碎核桃的发劲与功力练习大大有利于其运用。

黄飞鸿将醉拳熟而精,精而化之后,叫花子又告诉他,光掌握了套路与打法还不行,要想在实战中应用,非得具备一个条件不可,那就是“喝酒”,不仅喝,还要喝到有七分醉意。

黄飞鸿虽不明其理,却有着切实的感受。当初,有一个叫徐顶天的家伙找上门来,要为自己被黄飞鸿痛打的徒弟讨说法。叫花子报出自己的姓名——苏乞儿,却没有吓住对方,反被人家用棍子将他们师徒俩打得抱头鼠窜。叫花子事后告诉徒弟,当时我酒没有喝到量,所以心慌手颤步履轻浮,当然打不过人家。黄飞鸿牢记在心,学成之后去找徐顶天报复时,事先就喝得半醉,结果大获全胜。

 

袁小田饰演的苏乞儿

对于黄飞鸿醉拳功夫的最大考验来自于冷血杀手严铁森,这个家伙曾以一通暴打激发了黄飞鸿的上进之心,却绝没想到他最终会成为自己的克星。当时,严铁森正受雇暗杀广东洪拳大师黄麒英,学艺归来的黄飞鸿刚好路过,见父亲被打,便冲上去相助。严铁森以为他还是当初的那个愣头青,根本不放在眼里。恰在这时,叫花子苏乞儿也赶来了,二话不说,直接扔给了黄飞鸿一葫芦花雕酒。严铁森还纳闷呢,这个要饭的是想让对面的小子“酒壮怂人胆”么?

酒能壮胆,还能让人神经麻痹更加扛揍,这些严铁森都知道,可他不知道的是,酒还能激发人的智慧灵感。在黄飞鸿施展出醉八仙的招术之后,意想不到的严铁森吃了点亏,但他毕竟实战经验丰富,渐渐找到了克敌之法。黄飞鸿的“醉八仙”只学成了七段,最后一段“何仙姑”基本不会,很快就黔驴技穷,陷入了危险的境地。叫花子苏乞儿倒是不急,大声提点道:“运用科学发展观,加大自我创新力度啊!”

黄飞鸿如梦初醒,立刻把所学技巧全部打散,重新整合,自创了一套“不管黑猫白猫逮住耗子就是好猫”式的独特打法,连扬沙子带吐痰,一鼓作气将严铁森打躺下了。

最后,黄飞鸿还是运用醉八仙的标准招术——曹国舅先人敬酒锁喉扣——结果了严铁森的性命,表明他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新式醉拳

据说成龙在主演《醉拳》之前并不懂得醉拳,他和导演袁和平是在拍摄的过程中,边参考有关的资料边根据自己的特长精心创编,最后才在银幕上呈现出它的别样风采来。

其实,醉拳在武林中早已有之,套路除了“醉八仙”(又称“饮中八仙”)以外,还有“太白醉酒”、“武松醉跌”、“鲁智深醉打山门”等,大同小异,都是以醉形醉态结合攻防技法的象形拳术。上实际五十年代,上海的武术家邵善康先生在传统醉拳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增加表演元素,提高造型与韵律美感,创编了一套新式醉拳。后来在比赛场上出现的醉拳大都是仿照于它。功夫巨星李连杰曾经受到过邵善康的亲自指点。

相比之下,李连杰他们的新式醉拳更加流畅优美,与成龙带有南拳刚劲味道的自创醉拳相比,在表演中更加好看。李连杰曾在《铁鸡斗蜈蚣》一片中用醉拳与人搏斗,其艺术化的造型和身法,惟妙惟肖的醉态,确实在观感上胜成龙一筹,但从实战的角度来看就略感不如了。李连杰之后的醉拳更增添了扑跌的成分,于优美中突出震撼的效果。这方面的佼佼者是日后曾担任“散打王”比赛电视总导演的马中轩。可以这样说,成龙的醉拳是三分醉意,李连杰是醉意朦胧,马中轩则是酩酊大醉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由于李连杰的《黄飞鸿》系列电影走红,成龙也坐不住了,联合刘家良导演拍摄了他最早成名作的续集《醉拳2》。这部电影非常成功,不但又让我们见到了久违的流着“蘑菇头”的黄飞鸿,还让我们见识了成龙对于醉拳功夫的另一番演绎。

刘家良“醉拳”

“飞鸿过去曾经用醉拳打赢过人,因此念念不忘。其实我不让他打醉拳是有原因的。”

“什么原因啊?”

“因为打醉拳就要喝酒,喝少了不顶事,喝多了就头昏脑胀人事不知,要喝得刚刚好才能起作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了打醉拳就把自己变成个醉鬼,那就得不偿失了。”

这是《醉拳2》(国内公映时名为《大醉拳》)中黄麒英与别人的对话,也是能让人将这部功夫片的大制作与先前的小成本电影联系起来的唯一线索。

所谓飞鸿打赢过的人无疑指的是严铁森。当年,黄飞鸿用醉拳将这个冷血杀手击败,救下了危难中的父亲。黄麒英见儿子如此出息,心里十分高兴。但父亲毕竟是父亲,在赞叹醉拳威力的同时,他也担心儿子真的会养成酒瘾,最后弄得和红鼻子的苏乞儿一样,不但脂肪肝高血压,还娶不到个媳妇,到老了仍四处流浪孑然一身。

打醉拳真的要喝酒吗?

成龙的电影里都说要喝,他饰演的黄飞鸿在《醉拳》里喝花雕女儿红,到了《醉拳2》里升了格,改喝轩尼诗XO外加茅台五粮液了。

事情是这样的。

飞鸿自打向苏乞儿学过功夫之后,人变得比从前踏实了一些,经常帮助黄麒英料理自家诊所“宝芝林”的事务,最近还陪着老爸去了趟东北采购药材。

在南返的路上,飞鸿为了躲避东北军阀的横征暴敛,把一根贵重的人参塞进了英国领事的提箱里,等到广州后取出来一看,发现竟然变成了一块石头。 刚巧人参的买主找上门来。为了瞒住父亲,他和年轻的后妈一道连哄带骗地把买主打发走了。

飞鸿的这位后妈比他大不了几岁,是个大大咧咧二二虎虎的女人。她害怕“李代桃僵”的事情败露,便打算把自己的首饰卖了,花钱再买一根人参,给那个不知就里的倒霉买主。正在交易的时候,一伙人突然冲了过来,将首饰抢走就跑。正四处游逛的飞鸿刚好路过这里,见强盗敢抢自己的后妈,便大叫一声扑了上去。

奇怪的是强盗并不逃走,反而把他包围了起来。

打败过冷血杀手的黄飞鸿哪里把几个小贼放在眼里,当场和他们打了起来。

和后妈一道来交易的几个妇女平时无所事事,最爱看稀罕瞧热闹,此时见是普通的拳脚觉得无聊,便撺掇后妈道:“听说你儿子醉拳打得好,让他使两招看看!”

后妈一向爱在女伴跟前显摆,便对正打得起劲的飞鸿高声道:“儿子,用醉拳K这帮小子!”

飞鸿一愣:“老爸不让啊。”

“老爸不让,老妈让。有什么篓子我顶着!”

“好嘞!”飞鸿得令后精神陡长,把“醉八仙”的招式连连使了出来。可打了半天,对方还是死撑着不退。飞鸿一想,这是没喝酒的缘故,便对后妈高喊:“小妈,有酒吗?”

后妈一听,忙张罗着要酒。他们所在的地方刚好是个洋酒吧,叉烧包没有,酒却有的是。侍者一看有生意做,索性推了一车子酒来。后妈抄起一瓶就扔过去。飞鸿接过来一喝,觉得不是味,便问:“这是什么酒啊!”

“是法国的白兰地呀,好几百块一瓶呢。尽管喝,妈请客!”

飞鸿酒量极大,几口就喝光了一瓶。后妈忙又丢过一瓶:“这上面的洋字码我不认识,只有一个叉叉和一个圈。”

“小妈你真大方,这瓶更贵呀!”

后妈的女伴看飞鸿打得来劲喝得痛快,不由热烈鼓掌。其中一个说:“光喝洋酒有什么劲?要喝就喝咱中国的白酒呀。飞鸿他妈,要支持国货啊!”

后妈觉得有道理,看车子上还有茅台五粮液,便一古脑地都丢给儿子。

估计飞鸿的酒量应该在一斤半白酒加两瓶洋酒以上,喝到量了以后,别说几个无名之辈,就是天王老子都不在乎, 打得对方屁滚尿流狼狈逃窜。本来还有一个更厉害的高手在暗中观望,打算趁飞鸿力竭之机,给他来个突然袭击,可这下竟被他的狂野威猛吓得动弹不得。

我们都知道,酒喝到量是身体的感觉,而思想上还是忍不住要喝,要不就没有那么多醉汉了。飞鸿就是这样,打得过瘾了便一仰脖把剩下的半瓶五粮液都干了。这下不得了,不但身体麻木,连脑子也不灵了,见一个高大的身影走近来,他便一拳打去。

那人不是寻常之辈,让过来拳,一个擒拿手制住了他:“好小子,儿子打老子!”

飞鸿还没醉到六亲不认,定睛一看,不由惊醒了一半:“老爸!------”

这场打斗戏趣味盎然,动作也格外精彩。成龙的醉拳比十多年前灵巧流畅了许多,实战感更强,韵味也十足。而刘家良在该场中的武打设计,也比《醉拳》原导演袁和平在《铁鸡斗蜈蚣》里表现出的水准高出一筹。

刘家良是真正懂醉拳的。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末出拍摄《中华丈夫》时,刘家良就在片中表演过醉拳。当时,他客串了一位苏乞儿式的武术前辈,一个人接连打败了好几个刘家辉的师兄弟。而刘家辉一伙并无恶意,只是想通过向他挑战的方式偷学他的醉拳功夫。刘家良的醉拳并不好看,但招招追求实用,能真正体现“寓拳法于醉形,藏机关于扑跌”的特色。

 

刘家辉模仿刘家良的醉拳

对于电影里喝酒打拳越醉越厉害的说法,刘家良和其他真正的武林中人一样不以为然。他们认为,醉拳之醉在于迷惑对手,或使其大意轻敌,或使其无从着手,而掩护我真实的战术动机。这样做需要清醒的头脑。喝得头重脚轻意乱神迷,肯定要自乱阵脚,被动挨打。

成龙“大醉拳”

打醉拳不需要喝酒,甚至不能够喝酒!

估计成龙在这一点上与刘师傅并没有什么分歧,但具体到电影上差异就大了。成龙首先是个专业导演和演员,对于在银幕上表现功夫有着自己的一套做法。他决不会拘泥于真实的武功怎么施展,而更重视情节与动作在电影中所呈现的效果。他为此而孜孜以求,精益求精,并紧跟潮流刻意求新,与刘家良坚持“正宗国术路线”的执着做法大相径庭。在走向国际之后,不知有多少真功夫行家因不适应他的方法,而被他从镜头前临阵换将,才不管你在现实中有多么能打。其中就包括被刘家良看好而在《醉拳2》中扮演反派的韩国跆拳高手。

打醉拳要喝七分醉,曾是成龙取悦观众的法宝,所以他并不在乎这个桥段是否真实,只要人们还接受就接着用。刘家良浸淫影坛数十载,并非不能接受这一点,事实上,他在《醉猴》中也曾强调过喝酒于壮胆生力的作用。但他首先是武人,对成龙一派的许多做法都有抵触。二人最初合作的还好,到后期就难以相容了。

成龙说他很失望,刘的拍摄方法太旧了。

《醉拳2》的制作方是香港特技演员公会,他们也站在了成龙一边。

最后,刘家良离开了。临走前,他表达了这样一个意思:“我要拍一部自己的电影,让你们看看什么是真正的醉拳!”

他说到做到,在《醉拳2》公映之后,到内地拍摄了《醉拳3》。

《醉拳3》仍然讲的是黄飞鸿,只是把他的身份变成了一个时髦的洋学生,家也不再在广东,而是迁到了能经常看到袁大总统的北京。片中用了不少大明星,有刘德华、郑少秋、李嘉欣、任达华、刘家辉、何家驹等。扮演黄飞鸿的是个年轻的动作影星,名叫季天笙,鬼马机灵的气质倒有几分像成龙。尽管如此,影片拍得仍乏善可陈,刘家良也没有像他事先说的,让我们见识真正的醉拳。

作为功夫片影迷,在该片中还能有点收获,那就是可以看到两位过气打星的身影,一个是主演过《无招胜有招》的刘家勇,一个是因《少林寺》而名称鹊起后来又销声匿迹的胡坚强。我最近才知道前者是刘家良的晚辈亲戚。而后者曾是浙江的武术运动员,因参与《南北少林》的拍摄而被导演刘家良赏识。

刘家良也在该片中亲自出演,扮演一个造酒作坊的老板,不知何故收留了一群大肚子的未婚妈妈。他只在教季天笙功夫时表演了几下醉拳,间中还用了替身。他没有像在从前的作品中那样,就某类武功详细地讲述其特点和技击方法,只是在一个陡斜的屋顶上显示了一点自己扎实的下盘功夫。而他用醉拳中的“何仙姑”招法打有严重“断臂山”倾向的任达华一场,在我们看来也没有什么新鲜。

我们想像欣赏《疯猴》、《十八般武艺》那样欣赏刘家良醉拳的愿望最终落了空。

《醉拳3》上映后的成绩无法与《醉拳2》相提并论,二者的品质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上。《醉拳2》的导演虽然挂的是刘家良的名,却是地地道道的成龙作品。成龙大量删减了刘家良已经拍好的戏,按照自己的设想展示了自己的“醉拳”。

成龙在影片中依然坚持他在第一部里大肆渲染的观点——喝够足量的酒才能发挥醉拳的威力。

在酒吧外打架过后,飞鸿被父亲赶出了家门。这时他先前的酒还没醒,被老爸打骂了一顿,心中郁闷,便又到小酒馆喝得不省人事。那伙被他打败的歹人见他瘫软如泥,便趁机羞辱了一番,将他的衣裳扒光赤裸裸地吊在了街头的牌坊上。

黄麒英得知消息后,将飞鸿接回了家。这时,一个满清时期的武举人找上门来,讨要那块由人参“变”成的石头。人们这才知道那块被飞鸿无意拿错的石头,竟是被英国人抢去的“玉玺”。

英国人知道了玉玺的下落,勾结斧头帮围攻武举人。武举人和为他送行的飞鸿奋力苦战,突出重围。英国人趁乱打死了武举人,再次抢走了玉玺。

飞鸿为了完成武举人交待给他的“保护国宝”的遗愿,夜入英国领事馆,结果被捉。黄麒英只好卖掉自己在英国领事馆附近的私地,把儿子换了回来。

英国人夺取玉玺之后,想把它和其他文物一起,以出口的钢材为掩护,偷运出中国。

炼钢厂的工人们听说这一消息,便告诉了飞鸿。

飞鸿义愤填膺,把老爸的教训抛之脑后,独自一人闯进了藏匿国宝的炼钢厂。

英国人的打手竭力阻拦,被飞鸿一一战胜。

在压轴的一场里,飞鸿遭遇了一个腿功高强的敌手,开始时被踢得连滚带爬,狼狈不堪。在危急关头,他想到了老爸说过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格言,继而想到了酒。炼钢厂里没有酒,只有工业酒精,飞鸿顾不了许多,舀了一大勺就喝了下去。这下,他好像有金刚附体一般,变得勇悍异常,锐不可当,一鼓作气将对手打得咽了气。

成龙在这一场中为自己设置了数道难关,一会儿险些被盛满铁砂的巨缸砸着,一会儿又跌进了几千度高温的炉火中,充分显示了他敢于冒险犯难的英雄本色。在与卢慧光的激战中,他很少摆醉拳的架势,也没有花哨美观的表演,喝过工业酒精之后,更是不管什么似醉非醉、避实击虚、后发制人,而是挺着胸硬顶上去,人挡杀人,佛挡杀佛,以最快的速度,最猛烈的打击,将对方的精神和肉体彻底摧垮。

“标准大侠”狄龙扮演的黄麒英曾经说过:“酒能造成身体的神经麻痹,减少被打击的痛楚。”他认为酒对于醉拳只有这个作用。

飞鸿的表现为老爸的看法做了注解,他最后的疯狂就得益于酒精的作用。

成龙的表演让我们认识到,醉拳其实不难练,凡是酒醉了之后打出的拳脚都是醉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