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导致人口密集居住,进而引起高楼林立、交通拥挤、空气污染严重、活动空间狭小等一系列问题,而太极拳不受场地限制。太极拳讲究拳打卧牛之地,只要有一平方米的地方,我们也能练太极拳。
练太极拳不受时间限制。众所周知,太极拳派别繁多,套路也非常多,对于工作忙、时间少的年轻人来说,学会简单套路就足够了。8式太极拳十个动作只要2分30秒左右,24式太极拳需要5分30秒左右,这些时间我想还是能抽出来的。对于锻炼时间充分的人来说,应该在学习过程中把每个动作做到位,日后自己慢慢练习,自然会感受到太极拳的含义。如果少玩一会电脑,少K一次歌,你不会失去什么,赢来的是自己的身体健康。
作为太极拳鼻祖的陈王庭先生,在其所留不多的拳论歌诀之中“忙来时耕田,闲来时造拳”已经一语道破了太极拳产生的文化背景。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太极拳的价值属性是在强身、健体之余,还有追求“世外”情趣,“心灵”幽情和归真的真谛。太极拳绵绵不断,“以心行意,以意行气,以气运身”的运动特点,已经远远超出了简单的肢体运动。松静自然、中正安舒的外表,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运动理念,无不使练习者在得到身体锻炼的同时,起到调节心理、愉悦心情的作用。太极拳的休闲理念成为太极文化的表现方式。
太极拳练到最高境界,我们无法做到,但是根本的健身效果还是有的,例如文中所说的24式太极拳,一套下来才5分钟多一点,就算了放松五筋骨也不错吧,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没时间,而是为懒惰找挖借口。
习练太极拳使人放松,放松紧张的神经,静动相结合。早上出门穿上太极服,开始今天的太极拳练习,经常练习太极拳对身体全身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有所提高,还能增强体质,达到治病的效果,这就是太极拳有效缓解紧张性头痛的根本原因。
练太极拳的朋友们要在心静的情况下注意力集中,动作完整。这也需要练习者良好的平衡能力跟支配能力,太极拳的确是一门大的学问,需要每个习练者坚持不懈的去学习掌握。
练太极拳膝盖损伤的个例有,是因其动作不对。练弓步时,有些人膝盖超过了脚尖,长此以往,膝盖负重太大,就容易受伤。正确的姿势是,小腿与地面垂直稍前倾,不过脚尖为好。练虚实步时,实脚的膝盖一定要跟脚尖对齐。
通过太极功夫的系统训练,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大有好处,“练太极拳会提高孩子注意力的稳定性和对外界刺激的抗干扰能力,也能提早开发大脑,挖掘内在潜力”。
太极拳不同于一般的体育锻炼,动作以自然缓和为主,不追求外在表演,着重内在运动,通过调身、调心、调息,使意念与身体达到和谐舒服的境界。
学习太极拳意味着学习一种“哲学”,它是在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对宇宙的理解。太极拳文化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应该把太极拳和传统国学紧密结合起来。
对于初学杨氏太极拳推手者来说,不要先忙着去练习打法,要学会把轮 子打圆,尽量做到轮子打得没有凸凹之处,没有棱角之处,没有软扁之处,没有缺陷之处。不丢不顶、不扁不抗,棚、捋、挤、按需认真,彼按我棚,彼挤我捋, 只此棚捋挤按四字则循环无穷,则完全在沾粘连随基础上进行运作,也表现出太极拳横破竖,竖破横的用势规律,更须认真分清劲别、掌握时间性、方向性,长期坚 持不懈的练习,循规蹈矩打好圆满柔顺的稳固基础。
太极拳推手的运动特点是不丢(脱离)不顶(顶撞),以静待动,以柔克刚,与打太极拳的要领是一致的。推手中的“静”不是静止,而是精神集中,仔细观察,感觉,尤其是通过身体触觉,准确判断对方力量的大小、方向、部位,以便及时做出反应,这叫做“听劲”。太极推手要求知己知人,后发先至,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急则急应,缓则缓随,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其基础全在于“听劲”技巧。推手中的“柔”也不是消极躲避、软而无力,而是要求以巧制胜,避实就虚,用小力胜大力。如对手来势凶猛,就要走化旋转,避开锋锐,将对方引进,并使其力量分散,落空,陷于被动,再集中优势出击对方,其劲力迅猛如放箭。推手中掌握这种“先化后发”、“以柔克刚”的技巧,称为“懂劲”。
在太极拳技术的实战应用中,要稍根互领,螺旋出入。手臂分为三节,即手为稍节,肘为中节。凡是手法从近身端向外出时,手领肘,肘领肩,同时又肩催肘,肘催手,符合稍领中随根催三节运动原理,凡从远身端向内收时正好相反,肩(通过松沉)领肘,肘(通过沉坠)领手,具体练习时:开始想大的部位即手,肘,肩整个部分,随着动作的熟练要想三节各自对应的穴位按三节原理运动,手为劳宫,肘是曲池,肩对应肩井,当然这里我们只讲手臂的运动,其实为全身作用。在手臂出入的同时,其本身要以臂的中线为轴顺逆旋转,膀随腕转,腕随掌转,互为其根,上下一线,全凭两手转,合太极一动无有不动,动之则分静之则合的要求。
太极拳推手中要屈蓄有余,劲贯落点。在手法运行中,上肢各个关节都要保持一定的弯曲度,肌肉要有一定的松软度,放松肩肘腕关节,让关节腔内似有骨缝撑开感,整个手臂的肌肉不可强直收缩,用手摸有僵硬感,也不可软缩无力,手触软塌,做到似松非松,似刚非刚,手臂圆满,用意想整个手臂贯劲,随意想的变化最终将劲力集中到最后的落点上,这种落点可以根据外界情况和意想部位变化,不一定仅限于动作外形的落点,这一点是在练习较熟练时进行,避免练死拳。因敌变化示神奇很重要,在落点上最后要有吐力膨胀感,除了真正的发力外,都是意想似水银在臂内流动,练习神经对肌肉的支配力,不一定是肌肉的全力收缩。太极拳重劲法,同一劲法也有多种做法,很难穷尽动作。
太极拳松静自然是容易说,练就难啊!松静自然这个东西需要的是养,需要时间和心理的调养,进入这种状态很不容易,养出东西来比较难。松静是人先天具备的,自然也一样是人先天具备的。因为后天的欲望追逐,使人渐渐失去了这些本能具备的东西。想求取,就是放下自己。放下自己的欲望执着。能够先放下自我,才能够超越自我。现在人,没有几个是愿意放下自我的。我也没放下自我呢?这不是又回来了,从头学起。随缘认命毋须挣。放下安心慢慢行。一切追逐皆是欲,一念放下万法无。成为太极拳大师必须松静自然!
太极拳发力虽重,但有利有弊。它的难处是,许多练功者平时发力很好,很整脆。但一到实践就发挥不了,不能应用。反而不如外家拳来的实惠。这只能叫太极拳的初手,刚入门。如能悟到在实战中运用自如方为高手,才能叫真正进入杨氏太极拳的内功层次。所以说“懂了劲”,为入门;“会用劲”才叫成功。目前在实际情况里,前者人很多,后者人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