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功缠丝太极拳的技击特点

2016-07-18 12:44:02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一)以柔济刚

静功缠丝太极拳所以重柔轻刚 ,不仅仅是为了柔能克刚的道理 ,主要是怕人在技击上犯了“ 双重 ”的毛病。有人因为把 “两腿同时用力支持身体”当作“双重”,以致在拳式中取消了骑马式,这是不对的 ,甚至害人不浅。拳式中用不用骑马式原可由个人自己决定。所谓双重,是说与人在交手时 ,既不肯用人刚我柔的“ 走劲”去引使对方落空,又不会趁势用“粘劲”去取得我顺人背的优势,只知道遇人用力我也用力,见人抢先我也抢先,结果是力小输给力大的,手慢输给手快的,这并不是对方艺力高,而是自讨苦吃。王宗岳《太极拳论》对这一点讲得非常明白 ,可由学者自己去领悟,但恐双重之说误解越来越深,所以趁此机会略为解释。双重的毛病简单说来 ,就是只知用刚不知用柔的毛病。须知两人交手都用刚劲 ,劲小者必受制于劲大者,或者两败俱伤。静功缠丝太极拳处处讲柔化,首先在避免这种不必要的或者不利于自己的冲突。但是如果只知退避而不会进击,就与刚柔相济和以柔克刚的道理不相符合了。静功缠丝太极拳之所以称为太极,主要在说明它的用劲是柔中有刚,刚中有柔 ,相当于太极的阴不离阳,阳不离明的意义。曾听人说 :专练柔化者不会发人(就是没有“发劲”的意思),这是错把“柔”与“发”分为两件事 ,并未懂得柔中有刚和刚中有柔的道理。静功缠丝太极拳的动作必须走弧线,走内缠丝和外缠丝( 内旋和外旋)就是为增进动作中的由柔转刚和由刚转柔的便利而制定的 。在运用时,刚柔循环,无端可寻 ,它与一般直线击法的出入分明绝不相同 。也许有人要问 :手快打手慢,大力打小力,不是更为干脆,何必要走遇缓的弧线呢? 要知道一个只相信自己的手快力大,而不估计他人的更快更大而轻易出手,显然是从主观出发的冒险行动。他可以侥幸得胜,也可以一败涂地,在安全上是毫无保障的。静功缠丝太极拳处处用柔劲,首先避免冲突中的无谓牺牲,以免一出手就遭到失败的危险,同时可以从柔化中去了解对方的虚实强弱,然后根据已获得的优势而立即还击;如不当还击,也不致失手误伤。至于走弧线,粗粗看来,似乎比走直线为慢,但弧线运动可以随处转变,有时更比走直线为快,所谓“后发先至,就是从这当中得来的。这种“刚柔相济、攻守咸宜”的技击方法,是静缠丝太极拳的基本优点所在,学习者应当特别注意。

(二)以静待动

静功缠丝太极拳的柔化方法虽然有功守咸宜和保障安全的优点 ,而如果用得不得其时或者不得其点,未能掌握对方的动向,也难以得到显著效果的,因此在应用时还须运用“以静待动”的基本原理。由此可见,静功缠丝太极拳的击人,并不主张采用“先下手为强的主观手法,而是在听出(这是交手时的感觉 ,术语叫做听劲,是用身手上感觉去听对方劲路)对方真正动向以后 ,用“后发先至”的还击方法。这种击法首先要求自己保持镇静听任对方争先出手和出劲后,方可还手。如来势较猛可用化劲引进落空,履采二劲就可择用。如不要他近身,也可乘他未至而用棚劲截之,或者乘对方第一劲已过第二劲尚未发劲的空隙而发劲击之。总之要在对方不及转变或者陷入劣势的时候,给以迅速的打击。打手歌中所说的“彼不动已不动,彼微动已先动”,就是指“以静待动”、“后发先至”而言。这一优点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下面两个方面:一是待机而动,容易击中对方;一是万一击不中时 ,由于对方已处于被动地位,也不致受到对方的还击。
 

(三)以小制大

这是静功缠丝太极拳根本力学原理,利用一种动作(技击上叫做“着”) 在对方的动作上,加上我的劲或者减少我的劲(从有劲突然变为无劲,术浯叫做“空劲”目的在使对方落空。外间所传说的空劲打人 ,在静功缠丝太极拳中是没有这种劲的),使对方重心动摇,或者先“化”后“粘”逼使对方陷入不利的方位,然后趁势打击,绝对不用硬打硬进的手法。拳论中所说的“四两拨千斤”并不是夸大,在对方重心极度不稳的时候,只要轻轻一拨就倒,无需用很多力量 。有时只要大声一喝,也能使对方受惊顺势而倒。因为人身也是物体 ,不能不受重心的影响 ,而人是能自动的,乘他自动而加以打击,他就比不动的物体更容易失去重心 。这里面都有力学的根据,可以证明小力制大力的可能性 ,绝不是这门拳术另有其他神秘作用。体弱力薄的人如欲懂得一些技击上的道理 ,学习静功缠丝太极拳也最为相宜,关于这一优点的力学根据,后文还要加以说明,这里就不多说了。

(四)以退为进

静功缠丝太极拳的用劲虽然千变万化,但总的说来,只有两个大字:一个是“走”字,一个是“粘”字。走是柔化对方以保障自己安全的方法,粘是柔化以后乘机贴进以控制对方变动的方法,这两个方法在应用时实在是一个方法的两面,学习者必须懂得“走即是粘,粘即是走”的道理,方能尽其妙用。同时,做动作还是要养成走弧线的习惯,须知“由走转粘和由粘转走”都是以圆形动作为基础,功夫越深,在应用时弧线也就走得越短,甚至只有弧线的意味而很难看出弧线的动作。这种“曲中求直”的方法,粗看起来好似遇缓,但实际上则是“后发先至”的主要关键所在。至于走与粘所以要循环运用,简单说来,只是教人在交手时先要顺着来劲的方向,用“走”法引进落空,以避免冲突(即是避免损伤),然后再顺着走化以后的余势,随即用粘法遏制对方的转变以造成我顺人背的优势。此时,如果对方还想勉强挣扎,便可越粘越紧,使对方身体失去平衡,若再趁势发劲,对方在劣势下无法还手,很难逃避打击。如果我的粘法遏制不住对方,便不可冒昧发劲,应当放任对方转变,并继续用走用粘去造成优势,方可发动打击。当然,功夫较高的技击家,只要用一次走粘便能把对方击中。但在练功时,在循环运用上去力求熟练,以养成“以退为进”的习惯,方能在应用时得到有胜无败和虽败不伤的保障。这与硬打硬进缺乏安全保障的方法来比,就不难看出以退为进的方法确是技击上一个极大的优点。

 

本文主要在说明静功缠丝太极拳的性能和趣味所在,并不打算把它夸大为万能的武术,因为柔性武术偏于健身的作用,在发展肌肉和锻炼外壮功夫方面是不能与刚性武术相比拟的,这在本文第一段里已经有所说明,研究武术者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