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安丘特色古拳孙膑拳入选国家非遗名录

2016-03-03 14:35:27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2011年6月9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安丘申报的孙膑拳榜上有名。这是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个武术类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项目。6月12日,记者在安丘孙膑拳训练基地采访了孙膑拳优秀传承人刘海港。

 

    特色古拳上榜“非遗”

 

    记者了解到,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入选的191项是从3136个参评项目中确定的,山东省潍坊市仅有安丘孙膑拳、寒亭柳毅的传说和青州花毽榜上有名。孙膑拳是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个武术类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

 

    刘海港向记者介绍,孙膑拳是以战国军事家孙膑的名字命名的中华古拳。孙膑拳又有“大架拳”“二节腿”“长袖拳”之称,“象鼻拳”“蹒跚步”是它的独有特征,以“避实就虚,打阴不打阳,挫其锐,毁其利”为进攻原则,充分体现了孙膑兵法的谋略思想。孙膑拳是我国武术中起源较早的珍稀拳术,流传于山东各地,其中安丘市是主要流传地之一。最初只是口传身授,文字记载较少。清末,山东武术大师杨明斋成为近代孙膑拳的创始人。

 

    青岛拜师练就拳术

 

    刘海港是安丘市大汶河开发区西北村人,他自幼与孙膑拳结缘,多次获得孙膑拳比赛冠军。多年来,他积极推广、普及中华传统武术,是孙膑拳的第五代优秀传承人。

 

    刘海港和孙膑拳结缘是受伯父刘峻骧影响。刘峻骧是孙膑拳第四代传人,受其影响,刘海港七岁习武,1988年赴青岛拜中国孙膑拳四代传人孟宪堂为师。

 

    从此,太平山下的习武场上多了位早来晚归的小伙子,大冷天,他练得浑身冒热气,三伏天,汗水顺着衣角往下滴。走在路上也比比划划,引得路人不时回头观望。孙膑拳第四代传人张万福、刘振厚、王玉奎和孟宪堂是同门师兄弟,常在一起切磋武艺,他们都喜欢上了刘海港,经常单独指点他孙膑拳的奥妙,使他的拳法日益精进。

 

    1992年4月,刘海港参加首届青岛市孙膑拳武术邀请赛,即获得孙膑拳全能第一名。次年,参加第二届青岛市孙膑拳武术邀请赛,再次获得孙膑拳全能第一名。

 

    办学传艺广受赞誉

 

    1993年11月,刘海港告别恩师,回到家乡创办了安丘市青云山武术馆,同时创设安丘市孙膑拳训练基地,传授孙膑拳及其他传统武术。

 

    此后,他多次率弟子参加中华民间武术精粹邀请赛并获得孙膑拳比赛冠军,来自美国、韩国、日本、秘鲁等国家的武术爱好者也慕名前来学习孙膑拳。中国台湾台中县体育会总干事魏淑靖女士、匈牙利素有“欧洲猴拳王”之称的沙沙,以及日本武术运动员、名古屋电视台编导石田公子小姐等武术爱好者都专程来安丘与刘海港进行学习交流。

 

    1997年10月,刘海港参加在北京举办的东方人体文化国际研修大会并演练孙膑拳,获得了在场观看表演的中国武术协会主席徐才、北京市政协副主席靳晋、中国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贾作光等人的高度赞誉。

 

    走进校园弘扬武术

 

    “孙膑拳是一部肢体语言版的孙膑兵法,是东方人体文化的精华。”谈到孙膑拳的现状,刘海港说,近十年来,受大环境的影响,“重竞技轻传统”倾向严重,传统武术发展总体滞后,孙膑拳的发展也不例外。虽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各地成立了不少孙膑拳研究机构,也举办了多次孙膑拳的比赛,但因第四代传人多已作古,余者皆年事已高,加之经费困难等方面的原因,各地的研究机构纷纷注销,相关活动也基本停止,导致孙膑拳的传承面临危机。

 

    为了从根本上挽救这一稀有拳种,刘海港从2008年就开始将孙膑拳申报“非遗”项目,今年6月9日,孙膑拳正式被国务院公布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太鼓舞人心了!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后,不仅有专门的法律保护,而且会有专项基金,这对孙膑拳的传承和发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谈到下一步的打算,刘海港计划采取走出去学与请进来教相结合的办法,同时,与教育部门联合,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孙膑拳,让祖国传统武术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