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少林拳真实起源看“身心双修”

2016-07-13 12:21:48 作者:admin 来源:网络

1982年,电影《少林寺》红遍大江南北。接着,港台武侠小说又蜂拥进入,而这些作品几乎每部都要提一下“少林派”。现实中的少林寺以及它的管辖地河南省登封市又以武术为特点搞起特色旅游项目。结果在二十多年时间里,青少年学生们一听到“少林”这个词,马上就联想到“少林派”,仿佛这座佛寺就是古代的特种兵训练基地。
 

真实的历史当然不是这样,想学武功为什么一定要当和尚呢?让我们看看一般佛教徒的日常活动吧。如果你参观有僧人居住的寺院,会发现他们平时主要是诵经、打坐,这两样活动很有催眠效果。寺院建筑采光又都不好,室内昏暗,也让人昏昏欲睡。
 

然而僧人们出家的目标是“修佛”,用现代心理学术语来说就是心理素质训练,里面包括训练注意力,训练情绪调控力等内容,并不是让僧人坐在寺里睡觉的。少林拳的出现,恰恰就是为了解决这个矛盾。
 

1915年,“尊我斋主人”在《少林拳术秘诀》中记载了少林拳的起源。当年达摩祖师创办少林寺后,发现每当自己讲说佛法时,下面就有僧人昏昏欲睡。达摩认为,佛法虽然主要强调内心修练,但终究不能让灵魂与躯体分开,所以想修佛必须先强身,“盖躯壳强而灵魂易悟也”。
 

本着这个原则,达摩创编了“罗汉十八手”,这就是少林拳的起源。今天看来,这个“罗汉十八手”和广播体操差不多,只是让久坐的僧人舒筋活血、强身健体,并无实战作用。然而它开创了在佛寺里锻炼身体的先例。
 

据史家考证,少林拳发展到后来那样博大精深,是因为许多会武术的俗人到该寺出家。他们在寺院里切磋、训练,共同将少林拳发展起来。为什么这些俗人武师愿意来少林出家?哈哈,就是因为别家寺院不提倡活动身体,只有这里可以踢踢打打。
 

当然,大家老是练武,不修佛,那岂不是偏离了出家的目标?所以到了1624年,一个叫宗衡的人伪托达摩之名写下了《易筋经》一书,称当时少林僧人“练力、“斗狠”,只是“六花小技”,必须在“易筋”(锻炼身体)之上“洗髓”(修练精神)。这个《易筋经》后来成为少林拳的理论大纲,帮助少林拳重新回到“为强心而强身”的道路上来。
 

佛教在印度起源后只强调心理修练,不重视身体。不仅没有少林拳这样的身体锻炼项目,而且认为耕地、除草、种树都是“不净业”,不许僧人参加生产劳动,只能乞食,甚至每日一餐,搞得僧人身体普遍衰弱。佛教传到中国后,最初也继承了这套戒律。到了九世纪,百丈的怀海禅师进行改革,要求僧人必须自种自食,“一日不种,一日不食”,自己更是带头参加劳动。这也同样贯穿了修心先修身的原则。
 

身体素质是心理素质的基础,这个原理已经为现代心理学所证实。心理实验表明,当人疲劳时,注意力、记忆力和情绪控制能力都会下降。而人为什么会疲劳呢?体力不足是根本原因!

所以经常有同学问我,自己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怎么办?我的回答是抽时间打打球,练练长跑。这个回答貌似牛头不对马嘴,其实回想一下当年达摩、怀海的教导,你就明白这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