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家拳的来龙去脉和详解介绍

2016-09-27 09:07:56 作者:admin 来源:古武网

内家拳的来龙去脉和详解介绍


    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生于1610年,段于1695年。清兵南下,他招募义兵抗清,被明鲁王任为左副都御史。明亡后,隐居著述,屡拒清廷征召。学问极渊博,凡天文、地理、算术、乐律、经史百家,以及释道之书,无不研究,史学成就尤大。著有《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南雷文案》等。

 

    《王征南墓志铭》一文作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收人《南雷文案》,是最先记载“内家拳”的文献。从此,中国拳术分为内、外两家.少林、武当两大宗派。这是中国武术史的重大事件。《王征南墓志铭》全文见前。

 

    从分类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中国传统武术的首次重大分类创举.
 

    该文说:“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以乘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外家,盖起于宋之张三峰。三峰为武当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得进,夜梦玄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

 

    短短的一段文字,就引出中国武术少林、武当两大宗派,内、外两大家.可见其文字威力!

 

    该文提的是“张三峰”,不是“张三丰’;又说是“宋”,而非元明。我们认为,以黄宗羲的史学地位和知识,他不会搞错。从文中讲的“武当丹士”来看,也不会有第二个人。所以说,张三峰与张三丰只能是一个人。黄宗羲为什么在时间上和人名上都错开?他是故意的,定有隐情,他是亡明的抗清志士,他清楚自己在清初的危险处境。这方面不是本书重点研究的内容,故不作深人探讨。

 

    现在,习练内家拳的人,都把张三峰视为张三丰。现在的争论焦点不在张三峰是否张三丰,而在张三峰或张三丰是否创造了武当内家拳。

 

    黄宗羲《王征南墓志铭》有肯定的文字记载,并提出了一传承系,说:“三峰之术,百年以后流传于陕西,而王宗为最著.温州陈州伺,从王宗受之,以此教其乡人,由是流传于温州。嘉靖间,张松溪为最著。松溪之徒三四人,而四明叶继美近泉为之魁。由是流传于四明。四明得近泉之传者为吴昆山、周云泉、单思南、陈贞石、孙继搓,皆各有授受。昆山传李天目、徐岱岳,天目传余波仲、吴七郎、陈茂弘。云泉传卢绍岐.贞石传董扶舆、夏枝溪。继搓传柴玄明、姚石门、僧耳、僧尾,而思南之传,则为王征南。”

 

    黄宗羲写过许多墓志铭文,他是史学家,对这类文字非常严肃,从不轻率落笔。他说过:“无铭者.史之类也。史有褒贬,铭则应其子孙之情,不主褒贬,而其行应铭法则铭之,其行不应铭法则不铭,是亦富褒贬于其间。……以为不若是,则其人之生平不见也,则吾所铭者,亦不知谁何氏也,将焉用之。”

 

    如此,可见《王征南墓志铭》的内容是可信的。
 

    武当派内家拳,不仅仅在于黄宗羲的文章提出,而更在于其后续的附会。附会者有学者、高官、武林泰斗、宗教界等等,汇聚成一股洪流。以他们的知识和地位,他们不是不知道,如唐、顾等人的论点。这有深层的原因,这恰是唐、顾所认识不到的。这里有如下深层的因素:

 

    I.中国武术,早已脱离了依靠人体本能攻击和自卫的阶段,进人了有理论、有技术方法和有实战经验的阶段,受中国特定的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的影响,形成了中国传统。

 

    2.佛教禅宗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东西,其理念虽然因为进人中国而被改造,掺人中国的儒、道思想,然而始终不能脱离“金刚护法”这样“力量”的代表,而使少林拳法不能离开“力量”的基础理念。从这点看,少林拳法与西方哲理没有什么区别。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是一个伟大的和强大的民族,她必须有一个独立的与之相适应的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理念上的技击术,即中国传统武术。在这个重大问题上,不能有空白!道教是唯一的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的创建和发展,尤其是道士追求长生不老的神仙理念的修炼方法,使中国武术实现以弱胜强、达到最高层次的神明之境,成为可能。武当内家拳就是在道教的修炼基础上产生的。所以,武当派武术的偶像人物必须是道教人物。

 

    3.内家拳的上乘练法,“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都是道家炼内丹的方法,使拳法由术而人道。
 

    4.武当是道教的武术派别,以山(武当山)取名。武当派与少林派一样,它也需要一位开山人物,这个人物就是张三丰。他实质上是一个崇拜的偶像,是武当派武术的一个化身。张三丰是武当派武术的图腾人物。没有必要对张三丰的历史作更多的考证。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张三丰就是武当山之“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