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步崩拳有关的原地崩拳的高级训练方法
第一、原地崩拳力度训练:
当你自己感觉姿势完全到位,动作也很协调、舒展时,就该进一步进行加大力度的训练了。力度只是一种说法,并不是胳臂上用拙力,而是要打得尽量快,提高速度。说到拳速,我想讲一个概念。拳速是指从静止、开始发力出拳到打击完成所用的时间,这一过程用的时间越短则拳速越快。有些人把拳速理解为一秒钟能打几拳,你想,若想多打几次肯定是一打即要停,然后再打的过程。那岂不成了前边讲过的砸核桃的过程,是种能量的内耗。可以设想,若真是一秒钟能打 10 拳,则相当于震动,已经失去了打击的效果。如何提高出拳的速度呢?我们肯定要把转体和出拳的速度加在一起,动作是协调的。
提高出拳速度的关键之一是提高身体的转动速度
身体的转动是由抽胯放胯形成的, 而抽胯放胯是从两腿两脚用力而来。 腿和脚之所以能用上力,完全是由于脚用力蹬地与地面产生摩擦力,是由于两脚用力于地面、地面给你的反作用力使你身体转动。所以真想打得快,首先要两脚两腿特别用力,小腿、大腿甚至脚趾都在一同用力,使身体突然转动。这时你能体会到力从脚跟起的说法,也能反过来理解开始练拳时要站好三体式的必要性了。比如说,往前打右拳,是两个大腿、小腿和脚趾像过电一样同时用力,左腿微直,膝关节向后移一点推动左胯向后;右腿微曲,膝关节稍向前,带动右胯向前。出右拳前两腿是放松的,出右拳时两腿极度紧张用力,右拳打完了腿并没有放松下来,以保证身体的 45°。也就是说出拳前全身先放松,出拳时全身同时和过电一样由两腿发力,转胯、 出拳。 拳打到位时拳也正好攥紧, 这时要坚持住不可放松, 这也体现出“形断意不断”,直到要打下一拳前才放松下来,准备往外打左拳。
提高出拳的速度的另一个关键是配合转体速度提高向外出手和回手的速度
向前打拳的动作和原来一样仍然是向前扎到位,但由于身体转动快了则出拳一定要配合到位。出手快了,回手也同样快,回手的方法也和原来一样,只是速度快了,拳不是停在脐下的小腹上,而是打在小腹上,甚至发出很大的击打响声。但要注意这声音是自然形成的,不要故意制造声音效果。应当注意练习时要扎布腰带,或把皮带卡子转到后边去,免得皮带卡子把手碰伤。 每打一拳两腿两脚就和被电击了似的非常突然的发力, 或者说好像身体受冷打个寒噤似的,身体一抖搂出拳的动作就完成了。出拳完成后身体又恢复到正常状态。每打一拳都要集中精力全神贯注,打完一拳做好准备后再打下一拳。开始频率可以慢一些,但每拳的质量一定要保证。
(编者提示:在原地崩拳的力度训练时要注意不能因速度的提高而忽略了标准要求,顶头、沉肩、 坠肘、 肩胯相合这些最基本的要求是否到位?抽胯放胯是否有向外甩?头在出拳过程中是否只是震动?)
第二、原地崩拳的打击节奏感训练:
当你按部就班完全按要求严格训练,经过一定时间感觉到自己的力度增强了,甚至有时感觉地面的摩擦力不够。这是因为每次打拳时,全身是一个整体,是全身在用力。身体的转动可能会带动两脚在地面产生移动, 因此要挑选摩擦力大的地面进行练习, 这时你就该进行打出节奏感的练习了。
什么是节奏感呢?就和音乐一样,我们开始练习的出拳速率是平均的,是一拍一拳。比如说,刚开始练时是 5 秒钟打一拳,因为打完一拳要自己仔细审查一下,有没有做得不到位或错误的地方。随着练习时间的增长自己的功力也在增长,出拳的速率也就自然提高,但都是平均的,如一秒钟打击一拳。开始练习有节律是为了连击拳,也就是原来只是“嗒、嗒、嗒、嗒”一个节奏,现在则练习“嗒、嗒、嗒嗒”。其中的“嗒嗒”就是打完一拳后马上出另一拳,把中间的停顿去掉了。若打完偶数拳打连拳“嗒嗒”则是练一面的连拳。若打完奇数拳再打连拳则两边的连拳就都有练习机会。也可以练三连拳“嗒嗒嗒”但心里应当清楚,连拳最后一拳打击力度大。
应当注意连拳要会打,但绝不是重点练习项目。重点应放在流畅的原地崩拳上。每拳都打得非常到位,而且打完一拳后停顿的时间又很短,增多你的出拳率。这样打自己感觉很过瘾、很舒服、能打出来自信心。
当你练到一定的熟练程度,自然会把连续击打分成虚实,即第一拳是佯攻,是迷惑敌人的,而且为下一个重拳做好了充分准备。有虚有实,随心所欲。
(编者注:张烈老师在讲这一部分时总会提到假想敌的问题。中国武术是个人训练,不像拳击一样打手靶,因此每次出拳一定要有面前的假想敌,即知道你要干什么,才能把拳打好。另外,张烈老师也曾提出过打沙袋的建议,不单是为了练习打击,而是为了锻炼自己手臂和手腕的抗击打能力。他曾笑谈如果没有抗击打训练,练好了崩拳的“整”劲儿以后,真一打,劲儿倒是打出来了,打到目标上把自己的拳头和手臂打得骨裂了可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