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极拳是我国的优秀拳种之一,在我国北方流传较广,尤其以天津、长春等地最为盛行。“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八极拳在我国武术界之中,别具一格,独树一帜,以其雄健刚猛的风格和独特而多变的技击特点而享誉海内外。该拳从明末开始流传,至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解放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八极拳已遍布我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练习者甚众,它已是一项极受人们喜爱的拳种了。
关于八极拳的起源间题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八极拳起源于中国古代民间,形成于晋,显名于明,流传于清,盛于民国,另一种说法认为,起于明代,在戚继光所著的《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曾提到“巴子拳(即八极拳)”,第三种说法认为,源于武当,是武当道士根据前人经验所创,第四种说法认为,是清代何南岳山寺和尚张岳山所创,还有一种说法则认为,明朝末年,由一黄袍道人(又名邋遢道人)传孟村丁发祥,丁发祥传清朝武官张士诚,张士诚传山东海丰后庄科村(现山东云县)昊钟,然后昊钟再到河北孟村设馆授徒,于是八极拳才广为传播,等等。众说纷纭,但均找不出确切的证据,要真正弄清楚八极拳的起源问题,有待于武术界和史学者去研究与考证。
据目前已见的记载《沦县志》卷八《人物·武术》中所载,“吴钟,八方八门(即八极)拳术之初祖也,字弘声(1712年一1802年),孟村镇天方教人,八岁就学,聪慧过,人,年甫弱冠,勇力出众,遂弃书学技击,昼夜练习,寒暑无间,一夜方舞剑于庭中,有钦(音忽)然自屋而下者,气象岸然,黄冠羽士也。叩其姓名,不答,坐谈武术皆气所未闻,继演技击,更见所未见,遂师事之,受八极之术。道士留十年,忽曰:“吾术汝尽得之,吾将逝矣!’钟泣且拜,曰:‘十年座下,贶(音况,惠赠)我良多,淮以不知师之姓名为憾。’道士慨然日:‘凡知癞字者,皆吾徒也。言罢辞去。不数武(古代以六尺为步,半步为武)杳然无踪。逾二年,又一人来谈,次之为‘癞,之弟子,亦秘其姓氏,惟曰:‘吾癖字也,赠《八极秘诀》一卷,并授大枪奥秘。‘癖,约钟南游,至杭州某寺,其方丈,为少林派之健者,钟与较艺屡败之。方丈畏服,赠锦镖一囊。钟由浙北,旋赴燕京。与询勤郡王允较艺,殳(音殊—即棍棒)端涂粉,粉沾王眉,王未觉也。王疑其有幻术,更试以面糊,仍着眉未觉,王始信之,因延至上座,师事之.当时京师,有‘神枪吴钟,之称。后因母老多病,返里设教桑梓,从其学者,几乎百里之外,按世系而普之。尊‘癞,为一世,癖、钟为二世焉。”(《沦县志》卷八,第305至306页)
虽然,《沦县志》中所载,不一定确实,但从中可知:其一,八极拳创始早于吴钟,也早于“癞”(无史料证明“癞”是八极拳的创始人),其二,八极拳传到昊钟手上由于他的设馆授徒,才使八极拳有了较大范围的传播,因此,对传播八极拳,昊钟是有功的。
开始,八极拳以河北沦县东南部为中心流传,后传到邻近的盐山、南皮等县。此后,历代八极拳之皎皎者,将八极拳传播到祖国的东北、西北、中南、华南等地。马凤图先生把八极拳传到西北五省,并很快地得到了开展,发展也相当快。其技独具特色,特点是姿势舒展,进步起伏的幅度较大,体现出“长以参短,短以参长”、“刚柔相济,松紧相间”的通备劲力。东北一带练八极拳者甚众,尤以天津、长春为最。此两地有“八极拳第二故乡”之称。东北一带的主要传播者是李书文的高足霍殿阁及霍的传人霍庆云、齐德昭等。吴氏八极六世掌门人吴秀峰老师在天津设馆授徒,传艺40多个春秋,学练八极拳的人很多。八极拳技在吴秀峰老师的手上得到了进一步发扬光大,在继承八极先辈技能和吸收其它门派的精华的基础上,极大地发展了八极拳技法与套路,成为独具特色的“吴氏八极拳”法。吴老师的徒弟中有许多是八极拳的皎皎者,如赵福江、佘上安、刘文虎、陈福祥、李仲槐、王培生、吴连枝、刘兴华、王长典等,他们对八极拳的发展作了很大的贡献。特别是佘上安,把八极拳技艺带到了广西,在广西培养出一批八极拳拳手,使这一优秀拳种得以在广西生根开花,并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此外,早在.1928年在南京成立的中央国术馆,把八极拳列为一门必修课程,从此八极拳在全国各地流传开来。
八极拳又叫“巴子拳”、“八忌拳,、"八枝拳”、“开门八极”、“开拳”等,根据该拳劲力可达四面八方,其技击变化巧妙无比,到达极点的特点,因而命名为八极拳。
八极拳的徒手套路内容有:八极小架,单打(又称八极拳)、应手拳、炮拳、刚功八极、八极双轨等。八极举技法以金刚八式、八大招六大开(又叫六打开,即顶、抱,掸、提、胯、缠)为其技击核心。八极拳的招式变化多端,劲力特大,攻中寓防,防中予攻,三盘连击,招法连贯,具有势险节短,刚猛异常的特点。
八被拳的劲力、八极拳的技击变化、八极拳的气功合称八极拳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