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鹤拳的刚劲与柔劲原理解析

2017-01-10 14:35:39 作者:admin 来源:古武网

鸣鹤拳的刚劲与柔劲原理解析
 

    鹤拳拳论中有句话:“刚柔相济定心神。”对初学者来说.平时除学走步外.最重要的是将身体各关节放松,逐步消除自己身上固有的僵劲。武术所需要的劲是外行人难以体会到的.故有“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之说。
 

    刚学拳的人总希望自己能尽快地掌握技巧,使动作准确,发力有劲。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掌握技巧也决不是短时期内就能奏效的.初学者常由干动作不熟练,加之学时精神紧张,全身肌肉紧张僵化,各关节僵硬,上下肢动作极不协调。再加上不懂得运气,单靠自己全身用力,只能发出一种极僵硬的愚力。常人总认为练劲就是使出全身最大的力,认为日常生活中推车、拉重物、用气力那种力便是劲了,故在练习中总是用这种发力方法。这不是武术家的发劲方法,必须有意识地扭转过来。
 

    错误的发力方法也不是一次就可以改过来,即使在已练了一段时期武术的人身上,有时还会再出现,因为这是日常生活的习惯。因此要想练好鸣鹤拳,首先必须排除自身僵劲的条件反射,建立新的发劲条件反射。这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能做到。除掉了身上的僵劲后,在训练时身体应保持有一种很自然的松劲,在发劲时身体各部位自然放松。当你懂得放松发劲时,说明在你身上已经开始产生武术中的柔劲了。当柔劲在你身上出现之时,也意味着你身上的僵劲已基本消除了。
 

    只有正确地掌握了什么是劲,如何发劲,然后再靠内气与动作的配合,天天锤炼。劲才会日益增加,鸣鹤拳里所要求的“颤吹”之劲才能练成,然后才能由柔而刚,由刚而坚。
 

    武术只有刚劲是不行的,只有柔劲也是不行的,它必须刚柔具备,刚柔相济。拳诀讲“鹤法全靠摇宗手”,摇为柔,宗为刚。鸣鹤拳中手法和身法的变化方式称之摇,内身发出一种极其刚强有力的弹劲谓之宗。所以说刚柔相济是正法。
 

    武术中不单是鸣鹤拳要做到刚柔相济,其他南北各拳派也多是如此.只不过在不同的拳种中。技击上刚柔相济的形式和表现方式不一样而已。
 

    在技击上,过刚的手称为硬手即坏手,过柔的手称为软手。从攻防上来说,过刚易被柔克;过柔易被刚制。在刚与柔之间要求做到刚而不僵,柔而不软。劲力透达。
 

    柔应柔而不松、不软、活泼不滞,变化万干,即鸣鹤拳所要求的“摇”。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你在技击时就能“触即变,发如箭”,当你一接触到攻击手时,就善于观察其攻势,即时变化自己的手法而击败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