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鹤拳的特点和鸣鹤拳的来源介绍

2017-01-10 14:18:53 作者:胡金焕孙崇雄阮宝翔 来源:鹤拳

    鸣鹤拳也是鹤拳的一种、形象似鸟衔理羽毛状,善用掌、常发声,以声助力,故有“鸣鹤”之称。
 

    鸣鹤拳的特点是以形为拳,以意为神,以气催力,拳势激烈,上肢动作较多。身法要求沉肩垂肘,含胸拔背。步法要求稳固,落地生根。发力时劲由足跟起,气沉丹田,腰、腿、臂贯穿一气,力求顺达,讲究蓄劲。
 

    拳诀有这么一句话“狗法落地蓬车莲,鹤法全靠摇宗手”。鹤法中所谓“摇宗手”即“摇身过解”:”摇”指手法和身法的变化方式,“宗”就是前面说过的宗劲。鸣鹤拳也是一种鹤拳,它的发劲也离不开宗劲。
 

    鸣鹤拳在发劲后,劲力到达各关节时,有明显的“颤吹之劲”。福建人称这种劲为“痹”也有人称之为“吹劲”或“宗心”

 

    鸣鹤拳的发劲方法也是气沉丹田,劲由腰起。下至足,使两足落地如生根,再从两足由下往上发于全身各部,这种劲较为明显地表现为,两手有显著的颤抖之感.吹抖的频率很快。每次发出“颤吹劲”时,两手有显著的弹劲,不断地颤抖,待劲催达顶端时突然出击,使之有“寸劲”。
 

    鸣鹤拳的发劲方法需要长年累月不间断地锻炼,并非一两个月即可练成的。只有经过平时刻苦的训练。使身体各部的柔韧性得到进一步提高,肌肉的弹性和活动性不断得到加强,神经肌肉的活动反应迅速,同时收缩力加强。再加上气沉丹田,以气催劲,以声助力,这样发出来的劲才会成为鸣鹤举里的那种“颤劲”。所以鸣鹤拳的套路以外观来说比宗鹤拳的拳协更为激烈,勇猛矫健,且富有阳刚之美。
 

    鸣鹤拳要求在训练之时头要顶、项要稳,要含胸拔背,要沉肩坠肘(这些身法在宗鹤拳里已提过不再叙述)。注意力要集中.使目光敏锐有神,动作矫捷机灵,神态安祥,两足落地如生根。练时以头、身、手、足四种力势为三战之步法的恨基。
 

    鸣鹤拳与其他三种鹤拳一样,也是以三战为其本,故练拳时也应首先练好三战,而且要一年三百六十天持续不断地练,拳不离手,使之熟而生巧,巧而生妙。只有练好了三战,才能使动作协调,才谈得上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的紧密配合。这就是鸣鹤拳老前辈常说的“三战为先,端正为务”。
 

    鸣鹤拳和其他南拳一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手上的动作较多。在技击上也讲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变化。这五种手法讲相生、相克,即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术克土、金克木。
 

    根据前面这十种相生. 相克,互相矛盾又互相转化的手法,在训练时自始至终都得保持着吞、吐,浮、沉的变化,还应正确配合气功的腹式呼吸。其配合方法是:吞为吸,吐为呼,浮为呼,沉为吸。

 

    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鹤拳师。使周身的动作自如协调,劲能贯穿一气,技击上能神出鬼没,首先应掌握好正确的呼吸方法及其配合。
 

    鸣鹤拳在训练时也以套路出现,如练三战后还得转入四门(即方向打四方)。在套路训练中体力消耗大,有起、伏、转、折,上、下、左、右出入,并配合吞、吐、浮、沉,变化也十分复杂。呼吸时,多以胸式呼吸引向腹式呼吸,当胸式呼吸受到·定限制时,就多以腹式呼吸为主,有时由于动作I一的要求使腹肌十分紧张,又多侧重于胸式呼吸.有时还得闭气.这些正确的呼吸形式,乃是保证正确运动的重要因素。同样,正确的动作也可以提高呼吸机能的水平,提高人体的换气量,从而增强人体各器官的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