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檐走壁的发展概括

2016-09-23 15:35 作者:葛强 来源:飞檐走壁

飞檐走壁的发展概括


    新生事物的产生往往要经历一定的历史时期,飞搪走壁也一样。此功最初来源于劳动,生活条件异常艰苦是形成此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从爬行到直立行走,摄食空间在不断扩大,赤脚逐猎、拽树采果、攀山寻禽、居无定所,漫无目的的迁移,凸凹崎岖、陡峭曲折,无不始于脚下,出于双臂之勤。可见奔行攀援之技是人们在大自然中为求得生存而客观形成的一种劳动技能。

 

    可以说飞搪走壁是从跑开始的,因为它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所以奔行也就成了飞檐走壁法最基本的功夫。

 

    原始社会末期,贫富分化,阶级的出现.爆发了氏族、部落、部落联盟间的战争。野蛮的原始战争形式极其一单调,奔行常常成为战争胜负的关键所在,进攻和撤退是否迅速往往决定着集体与个体的命运,奔行成为客观上优胜劣汰的标尺。史书《左传》记载,春秋时期军事上就开始了有意识地去训练奔行的能力:负重甲宵,手执戈戟,长奔不懈。

 

    随着人类的进步,种植畜牧业的发展,使人不再以逐猎为士要的获食方式。驯养技术的掌握.弓箭、飞叉等猎器的应用,部分狩猎改为以狗、鹰代猎,以马代步围猎,以飞动的利器远距离击猎。生活的改善.使人们安居乐业,不再忙于奔命,双腿极大程度上从繁劳中解放出来。

 

    但由于生活条件的不平等,生活环境偏远,有些人依然过着封闭的生活,可以说原始的生活方式一直与时代长期并存着。长期深居荒郊野外、深山幽谷的草莽中人,以采摘、狩猎维持生计,寻畜奔猎,猿臂林间,但见岩脊问跳跃。树头摇曳,搏兽擒禽,撷果取食,练就了行走如飞,臂.灵如猿的功夫。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越加细密,飞走功在很多新的职业下得到长足的发展,并不断积累,不断提高和丰富。

 

    医学的进步,使中草药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很多人便以采药为生,以当时的医学水平难以治愈的疑难病症,常常将希望寄托于那些稀少难寻的奇珍异草上。在采集奇珍异草中练就了攀援本领。

 

    古建筑雕塑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常以高大来展示宏伟壮观的气势,由远视来表现立体空间及平面的高度和谐,因而高空作业成为主要的劳动特点。由于作业时人在高空停留时间长,上下频繁、垒砌雕凿耗时费力等客观存在的不利因素,要求工匠攀升下降必须灵活和轻巧,以保证有充分的时间及体力进行有效的工作。

 

    古代建筑雕塑对开扩和丰富飞走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它在此方面的经验积累主要表现在借用工具类,它包括适合各种条件下的攀爬升降的工具得到发展,也包括拉绳结素的方法、精搭巧撑等。

 

    从认识到有意识地去专门创立,这就归功于武林中人了。为了达到盖世武功,追求至高无上的武术境界,他们常常采用特制的器械或利用自然条件来训练,以求得奇异的功效,窜、腾、跳、跃中他们逐渐认识到加上一定的运动技巧有过越障碍、便利攀爬的奇妙之处。更有甚者将武学置于一旁,专门投人到此技的揣摩、研习中去,并合理地将劳动中所获得的经验,取其精华融汇进去。

 

    战乱打乱了原有的平衡,此门功法因此也得到了实用。很多侠义志士越墙攀楼,窜房越脊,劫富济贫,救穷人于水火之中。也有武林败类乘乱而起,终日苦思冥想越墙攀楼之技。再有,从登高窥探的侦察到攀城越池深人敌后的奇袭,从匕身夜探军情到神兵天降偷营拔寨,轻功可谓屡建奇功,得到了实用。

 

    战事不断,动荡不安的年代为轻功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突出的实用价值使得它在各种力量的推动下,更加丰富、完善。到了清朝中期,轻功技艺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J巅峰就是走向没落的开始,科技的发展,火枪、火炮的运用,其杀伤距离及威力,非拳脚加长予所及,这使得武林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从此武功的好坏,不再是力量抗衡的主体,人们开始了有意识地去遵从现实,用新式的武器来武装自己,_}檐走壁因而被荒废起来。

 

    飞檐走壁用于表演,已有很悠久的历史,并在不同的艺术范畴里展示着它独具魅力的身姿。在人们欢快喜气的民间社火活动中,有属于借用工具类的高跷、组合类的舞狮。在传统的戏曲中,“唱、念、做、打”为戏曲表演的四种手段。在“做”的基本功,扣武生讲求跳圈窜火、抛掷接踢、翻滚扑跌,如我们熟知的名剧《三岔口》,飞走杂耍,动作轻盈流畅,一桌二椅之上见功夫,由此,飞走之技可见一斑。

 

    真要说融于轻功内容最多的表演艺术,那当数杂技。元代以前人们将乐舞杂技总称为百戏,马端临《文献通考·散乐百戏》,就有“二娟女对舞,行于绳上,切肩而倾”。独成一体的杂技艺术是民间杂耍繁荣的产物,它汇百家绝技于一身,包罗万象,集奇、惊、妙、险为一体,以舞台表演形式直.接与观众见面,受到.人们的欢迎。

 

    轻功使得杂技在表演项目上得到了丰富,而杂技表演的应用价值又推动了轻功的某些功法,促其进一步深化,我们可以说,这是杂技对轻功的历史贡献。

 

    建国初期,积极发展体育运动,提高竞技水平及国民身体素质,弘扬中华功夫被提到了新的高度,成为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任务。体育院校的建立、武术专业的开设、民间自发组成的习武活动的开展,中华武艺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呈现出一派生机。同时也对飞檐走壁功夫进行着挖掘整理,但收效甚微,理出的材料甚少且散,这是由于受传男不传女、传男必传子的封建保守思想影响,还有其学习对身体素质要求甚高,可遇不可求,要学的动作难度大、危险性高,对客观训练环境要求甚为苛刻等诸多因素,使得飞走功几乎失传,有寥寥高艺者更是深居不宣。


    经过建国后几十年各行各业在工作劳动中的不断探索、不断积累、不断完善,使飞檐走壁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在新的历史时期担负着新的历史任务。

上一篇:正确认识飞檐走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