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功练习中的基本反应和出现的各种问题

2017-03-05 13:39:05 作者:杨维 来源:少林金刚硬气功

内功练习中的基本反应和出现的各种问题


    内功的感触反应包括练功反应和治病反应,事实上练功者本身的病位在练功过程中是有特殊反应的,只要坚持不懈地练下去,本身的病状是可以通过练功而得到调整和解除的,这种反应实属正常反应,不能与偏差混为一谈。气功锻炼,自我身心锻炼过程中,由于调心、调息、调身的作用,能够使人体内的环境处于重新调整的变化过程中,从而使人体出现一系列正常的感触反应现象。在练功时,如果不了解这种正常的感触反应现象,往往因害怕出偏差而耽误练功时机。
 

    一般来说,当练功者按正常的方法练功至一段时间后,体内便会出现热、麻、胀、酸、凉、重、痛、痒、轻、大、小、涩、滑、动等感触反应现象,气功学上称之为“气感”这是练功后真气聚集于丹田,并发动以后循经络系统运行时所产生的,古人将轻、重、冷、热、动、痒、涩、滑这八感称为气功“八触”。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感触现象呢?
 

    蚁爬痒感或气流上下窜动—为肺经精华之气在运行之故。

    皮肉跳动现象—为脾经精华之气在运行之故。

    体热跳动现象—为心经气旺运行之故。

    抽筋或钻动感—为肝经精华之气运行之故。

    骨节作响,阳举或凉感—为肾经精华之气运行之故。

    这是五脏气血运行时,在身体上的一些相应感觉,这种相应感觉是相对而言的。当练功进一步发展之后,这种相应的感觉就会慢慢改变,另外,其它经络之气在运行时也会有一些相应的感触现象,下面就练功时的正常感触反应加以阐述。

 

    (一)发热

    练功到一定阶段,手脚、四肢、小腹部、腰部、躯干部或全身常有类似日光投射或温水淋浴时的发热感触,或有热气集聚成团或汇集成流的感觉,这是气血流通和气机增强的表现。现代科学实验证明,这是练功促使植物神经兴奋,运动分析器和皮肤分析器也相应兴奋,机体新陈代谢活跃,血液循环相对增加而出现良好的反应,是正常现象,是练功获得了一定效果的客观标志。练功出现了这种反应,应特别注意保暖,不要正面或直接被风吹,也不要用冷水洗手擦面,更不能用冷水冲身等,不然会影响练功效果或出现偏差。

 

    (二)出汗

    出汗的机理,同发热基本相同,也常常是作散热的一种形式而出现的。但是,一般只出微汗。如果大汗淋漓会使人体津液损耗太大,对健康不利,应适当控制。控制的方法是在练功中不要使发热过度,因为往往是发热在先,出汗在后,所以当练功者身体发热以后,可以适当缩短练功时间,减少功量,减轻练功的强度,或减弱意识对发热部位的刺激等。出汗后,应用干毛巾或手绢擦干,注意着衣保暖,不要被风直吹,更不要用冷水洗手、擦面、淋浴等,以免发生偏差。

 

    (三)练功者的皮肤和肌肉有酸、麻、胀、凉、重、徉等感觉

    这些感觉加上发热,可能出现在练功当中,也可能表现在练功以后;有时只出现一种,而有时也可能几种同时出现。这些感触的出现和轻重程度,常因人而异。

    这些感触是由于练功后人体内的生理、生化过程产生了重新调整和变化而引起的,用气功理论来说,是气机发动以后所产生的。从现代科学实验的结果看,练功使人处于安静状态时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就受到抑制而减弱,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就相对增强,加之内分泌系统的活动发生变化,提高了对人体的调节作用,从而使人体内的生理过程发生一系列变化,结果就出现了发麻、发胀、发热、发凉、发酸、发重、发痒或蚁走等感觉。

    发现了这些感觉以后,即使感到舒适(如冷天变热,热天变凉等),既不能追求,也不要制止,更不能促发,应顺其来去自然,来则尽情享受,去则不留恋惊恐;对于发酸、发胀、发重等感觉也要采取不理睬,不敦促,可任其发展;对于发麻、发痒和蚁走、虫爬等感觉,要忍耐,不介意,不搔抓。总之,对于这类反应应顺其自然出没和发展,尤其不可对舒适的感觉总希望能多出现,对不舒服的感觉立即想消除,这样会影响人体内的气机调整,妨碍练功效果的发扬广大,对功夫的长进不利,甚至还会出偏差。

 

    (四)食欲旺盛、饭量增加、暖气、肠鸣、天气等

    气功能直接影响人体消化系统的功能,对胃肠能产生“按摩作用”,所以会出现打隔、肠鸣、矢气等现象,也会出现食欲亢进,食量猛增现象。这时应当控制食量,不可暴食暴饮。

 

    (五)精神和睡眠好转,练功能影响人的心理和精神

    一般练功后,都能出现心平气和、无忧无虑、不急不躁,心情舒畅的情况,对自己的情绪自控能力也能增强,遇到不良的刺激,也能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暗示,适应周围发生的异常变化,避免“七情”对人的致病作用。同时通过气功锻炼,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也发生变化,能使人入眠快、睡得深、做梦少,醒来以后头脑清醒,精力充沛,提高大脑休息的质和量。练气功所以要制怒调心,要忌刺激食品等,就是为了使形成的这种良好反应不被破坏。

 

    (六)体重变化

    由于练功对消化、血液循环和神经等有良好影响,一般都能使瘦弱人的体重增加,但由于练功时消耗增加(特别是练动功),以及由干体内能量代谢的调整,也可以把肥胖者的体重下降,所以气功对减肥和健美都有良好的影响。

 

    (七)旧伤部位作疼或加重

    受伤部位的经脉多因受伤时被破坏,即使在损伤部位的外表恢复正常以后,其内部的病理状态也不一定完全得到改善或恢复正常。当练功使气机旺盛、活跃以后,它就能使被破坏的未通的经脉重新疏通,所以旧伤部位练功后,常出现疼痛或疼痛加重,就是因为体内疏通经脉过程引起的,这是正常反应。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这种疼痛正是练功中受伤组织血液循环重新建立,血管形态改变,愈合后的斑痕、韧带的紧张度在不断调整等反应,不必顾虑。反应剧烈而明显者,可以减小功量和练功强度,必要时配合针灸、按摩、药饵等就可W消除。

 

    (八)自发外功

    练功时,外看似静,实际上内部都在动。但当练到内气充盈、气机旺盛以后,就可以使内动外发,出现不受人意识控制的自发外功。自发外动在练卧功、坐功、站功时都能发生,但站功出现的机会较多,动的形式有颤抖、拍打、按摩和仿生动作等。

    关于自发外动,历来都是气功界学术争执的一个重要内容。一般说,自发外功是正常反应,但这时要做到精神愉快,意气集中,松静自然,呼吸调和。凡动以后感到舒适,效果良好,可以继续。动后感到不舒服或效果较差就应停止练功,找出原因加以纠正或改练其它功法。

    自发动功不宜动得强度太大和时间过长,不然会耗损元气或出现偏差。有人认为自发外动是良好反应,所以就在练功中执意追求或以意引诱,这种作法无论动得起来或动不起来,都能引起偏差,必须注意。

 

    (九)“丹田呼吸”

    练功到一定阶段,功夫长进到一定程度,可以出现“丹田呼吸”和气息微弱。“丹田呼吸”根据作者体会是:只有丹田部位(小腹部)在上下鼓荡呼吸,而在鼻咽部已感觉不到有呼吸之气出入。练功中如果出现这种形式,其意境虚淡,体态舒适,呼吸细微,心情安逸轻松,确实可以达到妙不可言的程度。

 

    (十)流泪

    鼻涕增多,这是植物神经的功能发生改变,特别是交感神经的紧张性降低,而迷走神经的兴奋性相对增高,使泪腺和鼻粘膜的分泌增加所致。眼泪增多,会使眼泪中的有毒蛋白质排出增加,鼻粘膜分泌增加,对上呼吸道有湿润空气、除尘和杀菌等作用。

 

    (十一)幻形

    这是幻觉的一种表现。在练功达到一定阶段以后,对于自己的体形产生一些幻觉,有时感到身体飘飘然,有时感到腾空,有时感到体形高大异常,居群山之首,有时感到自己缩小到芝麻粒一般。对这种感觉笔者称之为幻形,应与不良之幻觉相区别。

    幻形是意念极度入静,达到人我两忘的体形完全放松而形成自然舒适的奇妙境界和美好感受,所以属于幻觉中的正常反应,不必惊恐不要疑虑,应该坚持练下去。

 

    (十二)内气运转

    这是练功后的真气充盈、气势旺盛和气机活跃以后而产生的良好反应。这时可以随意引气达到想达到的部位,如意守病灶或引气到四肢百骸来消暑或御寒等。但是应该注意的是,不是非常必要,一般不要以意引气,特别是对初次练气功者,应该绝对禁忌。

 

    (十三)觉明

    练功达到气行周身或气通小周以后,练功时特别是在练静功时,在祖窍穴处有一团亮光或象个火球,顺着小周天的路线和气一道运行,这就叫做“觉明”。觉明产生的机理还不清楚,但这与气在体内的聚集和运行有关,有可能是能量物质在练功中所产生的一种效应,也可能属于幻觉。但不论哪种机制产生,其乃是练功达到精深程度时的一种良好反应。


    (十四)热气团或热气流

    体内出现热气团,这是内气充足的表现。随着功夫的加深,热气团可以发展成为一股热气流循经脉流动。其中最多见的是气通小周天.这是练功出现的良好效应,是内气增强、气机活跃的表现,在练功中出现了这种感觉不要人为地加以抑制和控制,未出现这种感觉更不可强行追求和加意诱导,以免引出偏差。

 

    (十五)如风盖耳

    五官科病人在练自发动功时,耳部有时感到风声,呼吸气充耳门,听力迟钝,或嗡嗡作响,这是“气攻病灶”所出现的反应。如出现这种反应无不适感觉者,可继续练功,一般都可以消除。“如风盖耳”消除以后,其病势可以大减,所以说这是一种正常反应,对此不必害怕,可不加制止,让它自然发展。但出现不适应反应时应按练功偏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