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气功之上古炭火功全套图文教学

2016-10-07 10:36:53 作者:杨明黄勇 来源:雄功

    炭火功是由“吐纳”、“导引按蹻”两部分组成的性气功,是一种古老的动静结合的功法。上古炭火功是中华气功二千余种中最古老的功法之一。相传起探于人类祖先蒙昧时态围火而居自然而然地形成的吐纳和导引按娇,经后人不断演绎发展才有今日的完备。

    但上古炭火功的宗旨没变,它“尚法自然。”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以得道者,得自然也。”(即得到自然界客观规律的认识,以求得自_身的自然。)

    由于上古炭火功是尚法自然,所以在功法上是自然呼吸,不把呼吸压抑为腹式的慢、细悠、长,也不守丹田,不强迫自己意念守在丹田,约束在丹田。上古炭火功认为:“着意固守刻意导引,实乃后天模仿,一任自然,行云流水,方是先天修炼”,“若刻意固守,着意导,犹出此圈中(排除体外杂念),‘入彼圈中(又以身内之念代之),何时得以解脱(自然)所以说用内功导引之方法,实缚身之绳索也好.

    上古炭火功尚法自然,只求松静,就是对练功的姿势、呼吸、意念各个要素的自然,不受约束。松,就是在练功时,全身各部位肌肉和大小关节要放松,这样有利于气血的运行;静.就是指在觉醒的状态下,使大脑得到一定时间的安静,以达到消除疲劳,贮备能量的目的。结合以腰为轴的动,就有其生理变化,就会产生内气.内气多先起于腰后命门,也有起于涌泉.内气产生后亦听其自然,任其自然周流,其过程是先点,后线.后片,慢慢气满全身,周身温暖微汗,精神充沛,也就达到了肾气归原的目的。动静相兼,自然呼吸,一吸百脉皆生,一呼百脉皆开,呼吸往来,百脉皆通,自然气一生血必长,气血畅通则气血满足百病皆除。正如宗法云:“放下后天(即外部杂念)先夭自明,心分着像(守物执着)大道自生。”

    从医学角度来看,这气是人体内在一种保健与抗病的物质,与血液有密切相关、可增强脾胃功能,疏通全身经脉的作用,所以坚持练上古炭火功,对软组织损伤慢性腰肌劳损、神经衰弱、阳痰、早泄、滑精遗精、前列腺炎、便秘、小便频数、肾炎等等有卓著的疗治效果。

    医经有云:“肺主出气、肾主纳气。虽然肺是主气,外合皮毛,但毫有空窍:^风邪每易乘入,必得封固闭密.风邪不得侵犯,谁为之封,谁为之固哉,肾是也.”因此、肾是司卫外之哉。上古炭火功通过“凝神、聚气·、练气、生精、练精化气、炼气化神”的功法来达到气旺、梢满、神足、精力充沛、身体壮实的强身效果。其实质是以腰肾为轴.转动全身,舒展全身筋骨,滑利关节.防止韧带衰弱,增强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提高身体抗病能力。其具体功效还得在下节详尽叙述。

图9-1图9-2
 

      1.准备活动:(图9-1).

    (一)身体直立,双掌上推,两臂伸直,同时足跟提起,然后握拳回拉至胸前.同时吐气,足跟着地。反复做3次。

    作用:理三焦之气,并排出体内浊气。

    (二)两掌分别在胸部、侧胸部、肩臂部推摩。反复9次。

    作用:使肌肉放松,以便顺利纳气。

    2.吐纳:(图9-2),(图9-3)

    (一)基本要领。体态:立身中正,神宜内敛,虚悬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松开腰胯。

    呼吸:吐纳深长、缓慢匀细、不憋不急、气贯丹田。

    (二)吐纳方法。清晨,练功者首先准备一盆A烧的炭火和一盆与炭火一样高低的清水放在室内,然后,面对炭火,配合各种动作进行吐纳。一般采取站势,根据病情也可以采取坐势、卧式。病轻或无病者可不用炭火,面向东方出升的太阳进行吐纳。

    纳气:又称抽气或吸气.是以鼻腔上部,相当于眉心部向内纳气,用意将气引送到小腹丹田处,使小腹慢慢向外扩张。纳气要缓长、匀细,久而久之,真元之气自可充塞.

    吐气:又称换气、呼气。鼻孔微微张大,纵鼻将气从鼻腔旗出。此时小腹要缓缓内陷,尾间内收。

    吐纳有动静之分,纳气主静,吐气主动,动作静止时纳气,动时吐气。
图9-3图9-4图9-5
 

    (三)吐纳二十一口气。(图9-5, 9-6, 9-7).

    (1)面向火盆两足开立,略宽于肩,足尖内扣,目平视,两臂分别于身左右过头顶,由外向内划圈,至两腿侧止,掌心向前,同时吐气,吐气后向内纳第一口气。

    (2)纳气后两掌分别于身左右,从下向上划半圈.过头顶时屈肘,掌心向下.’’双掌下压与鼻平时吐气至腹股沟时止,接纳第二口气。

    (3)承接上式,纳气后,两臂向前伸直,分别于身左右以后向前划圈,当手心向上至胸前时变拳吐气,并屈肘回拉至腹股沟时止。拳心向上。

    (4)纳气后松开拳指、变掌,余同吐纳((1)中之吐气。

    (5)同吐纳(2)

    (6)同吐纳(3)

    (7)同吐纳(4)

    (8)同吐纳.(2),只是握拳后回拉至胸部。

     (9)纳气后放拳合掌,两臂向斜下方伸直时开始吐气,同时双掌左右分开至身两侧止,掌心向前。

    (10)纳气后双掌于头顶上相合,同时吐气。

    (11)纳气后合掌下拉至胸部,同时吐气。

    (12)纳气后合拿上举至面部,指尖向里转动与口相对时止,同时吐气。

    (13)纳气后指尖向里一点,两手分开,向前推出,指尖向上,掌心向外,同时吐气。

    (14)纳气后两手指锋向外向内转动,当指背相对时吐气,同时两手左右分开成侧平举状,掌心向下。

    (15)纳气后双手下落至身两侧,然后两臂仍上抬,掌心向上成侧平举状,同时吐气。

    (16)纳气后两臂屈肘反腕至胸前吐气,同时双掌下压至腹股沟时止。

    (17)纳气后双手向前平推,两臂伸直吐气,然后双手握拳(拇指伸直).回拉至胸前(拳心向上)。

    (18)纳气后拳面相贴向内旋腕吐气,当拳眼朝向两乳间止(拳心向下,拇指指锋相贴)。

    (19)纳气后向外旋腕,拳心向上,左右分开成侧平举状(拇指向前),同时吐气。

    (20)纳气后足跟提起,连蹲3次,然后吐气,同时屈肘双拳回收至腹部(拳心向上)。

    (21)纳气后双拳向前平推,两臂伸直,向内旋腕,当拳心向下时吐气,接着又向外旋腕,回拉至腹部。

    (22)纳气后放拳,向内旋腕,并向前推出成前平举状(掌心向前),同时吐气。

    (四)练功成效。.

    锻炼真气,神充气足.有助调整人体气化功能,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以达强身祛病,益寿延年之效。

图9-6图9-7
 

    3.导引按跻:

    (一)基本要领。拍打施以逆呼吸,泼力完整,劲力透达,先轻后重,由慢加快,循规矩,导气于体。

    (二)拍打身前八穴:(1)拍打胃海(即中院穴)眼平视、口微闭,舌抵上胯,双脚站成左丁字步,双手握拳,左上臂贴紧左肋,小臂伸直,左拳里搬拳心向.上,以意行气于胃海,随后用右拳拍打胃海7次,同时吐气,接着再打7次。拍打轻重以能忍受为度,随后再揉按4次,并微微呼吸。(各穴拍打次数均相同,故下面不另赞述)。

    作用。中院穴为胃之募穴,此穴具有和胃气、化浊滞、理中焦、调全身气机升降的作用。经常拍击此处,有助于胃的运化。

    (2)拍打丹田气海,,与拍打胃海的姿式相反。

    作用.丹田是脏腑气化的根本.古人曰:“呼吸出入系于此,阴阳开辟存于此,无火能令百体皆温,无水能使脏腑皆润,关系全身性命,此中一线不绝,则生命一线为止。”故常拍击此处,可助内腑气化。

    (3)拍打中府穴。.拍打左中府穴的方式同拍打胃海.拍打右中府穴的身法同拍打丹田气海。

    作用.中府穴是肺乏募穴.是有清肃上焦、硫调肺气的

    (4)拍打大包穴。拍打右大包穴,两足成右丁字步,右手握拳屈臂,抬至额前,拳心向外,约与额相距3.3厘米,此时以意行气于右大包穴,然后左手握拳拍打左大包穴.

    作用。大包穴是脾之大络,具有统诸络、疏筋骨的作用,常拍击此处,可除胸胁疼、体疼、倦怠等症。

    (5)拍打十二经海(即血海)。两足分开,与肩略宽,头正直,目平视,以意行气于少腹部(即十二经海),双手握拳,拍打十二经海。

    作用。十二经海即少腹之冲脉,亦为血海,掌拍击此处,可舒宗筋,散厥气,调膀肤,和营血。

    (6)拍打日月穴:身直立挺胸,目平视,两足平立同肩宽,五指并拢,双手拍打日月穴。然后两手交叉,再拍打胸腹部30-40次,并微微呼气.接着两手再推摩两肋胁,同时吐气1次。

    作用。日月穴是肝之募穴,拍击此穴具有疏肝气,化温热,和中焦的作用,可除胸胁痛、‘呱逆、太息、善悲等症.

    (三)拍臂。用手掌从肩部沿臂外侧向下拍击至腕部,然后再从腕部沿臂内侧向上拍击到肩部,往返3次。

    (四)拍腿。用双手从臀部沿腿外侧向下,拍击至踩骨处,然后再从下向上沿腿内侧拍击至臀部,往返3次。

    (五)拍打后俞穴(由辅导人拍打)。

    练功人站成骑马式,气沉丹田,挺胸收腹,身略前倾,目平视,舌抵上胯,双手握拳,拳面相贴,两腕交搁与头平,并相距约3.3厘米。辅导人站在练功者背后,用右掌先拍打练功者大推穴3次,同时练功者吐气3次。接着匀g导人再用双掌由上而下,沿着膀胧经脉拍打至能部,再沿督脉向上拍打至大椎穴。往返3次后用双手在练功人的两胁由上而下顺摩3次,接着再按京门穴3次,同时吐气3次。随即再用右手从大推穴按摩至尾间穴(即尾骨处),乘势在此处连击3掌,练功人同时吐气3口,最后再用右手拍打练功者的大推穴3次,同时练功人要空咳3声。

    (六)功效:身前八穴,大部是募六,是全身经气脉气所聚之处,后背俞穴是经气脉气转输之所,经常拍打,不但可以宣通周身气血,开通痰滞,调整脏器的功能,而且还可以强筋壮骨,增加肌艇承受外力的能力。

 

    4.练架

    (一)展筋式:(1)身体直立,两手十指于胸前交又向外翻转,掌心向上,往上托举,然后向左右侧交替摆动共6次,下身不动,肘部要直。

    (2)两手于胸前交叉,身向前俯,翻掌直推至地,然后两手握足跟或抱腿,头部尽量靠近腿部,膝不可弯。

    作用·益肾固精,强健筋骨,增强腰腿臀部、腹部肌内的张力。

    (二)流行气血:两腿开立与肩宽,脚尖内扣,昂首,眼平视,身微前倾,挺胸收腹,两臂向后,伸直,五指抓拢成勾手上翘,置于臀部,然后右手由后向前甩至右肩部变掌,手心向右,与此同时右手又以同样形式回甩至背后,五指成勾状,置于臀部,左右往返连续各做21次。

    作用。增加血流量,使大脑获得更多的含氧血液,增强大吨的功能,并可祛除肩脚部邪气,对于肺脏疾患、心血管疾患、肩周炎、肋间神经疼等有一定疗效。

      (三)风摆荷吐。站成骑马式,两臂前平举,掌心向前,尧接着目视两手向右侧转,同时屈肘推出,吐气1口.然后又转向左方,做同样动作。左右各做6次。

      作用。降浮火,散胸中郁气,和胃宽中,稳定心神,疏通全身气血,对于神经衰弱、冠心病、胸闷、心动过速及肩、  背、腰、腿等疾病有一定疗效。

   (四)摇动海:两足牙开与肩同宽,两手侧平举,手心向下,并随身向右转至极。同时两手握拳,左拳置于头上约一拳左右,拳心向外,右拳置于背后,离腰约一拳左右,拳心向后。左右两边各交替做3次。

    作用。对髓海、气海、胃海、血海、脊椎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同时还可除胸隔风邪及肾邪。

    (五)操天架二两足开立,两手由身两侧过头顶击掌,接着两臂往后下方劈砍.同时下蹲挺胸收腹.随后两手由后下向前方猛抄,略与肩平,两手成鹰爪式,此时两腿直立挺胸叠肚目视前方。连续做3-5次。

    作用:练精化气,强肾固体,对于慢性支气管炎、阳痰、遗精、神经衰弱有一定疗效。

  .(六)掌劈(又叫开天劈地).站成右弓箭步,目平视,两臂垂直,右臂由前上抬至头部右上方,臂勿弯曲掌心向左,当右手臂往下劈砍至身后时,左手臂又上抬至头部的左上方,掌心向右,左右交替做10次。

    作用。同流行气血。

    (七)大交叉。两腾开立,屈肘握拳交搁于胸前,右腿屈膝抬起,向斜方向蹬出,右手同时顺右腿方向出拳,左拳同时外翻于肩侧,支撑腿稍屈。然后左右交替各做6次,做前3次时吐气。

    作用。可舒肝、健脾、利胆,益四肢百骸,对肝脾胆三疾患及腰推间盘突出等疾病有疗效。

    (八)小交叉。身直立,屈肘,手心向外,十指相对于额前,接着左腿屈膝左足平抬足心向右,以右手背击左脚尖,身体尽量保持正直,然后换左手背击右脚尖,左右交替做5-10次。

    作用。对脚膝肿疼,坐骨神经疼及四肢关节活动障碍有一定疗效。

    (九)探爪:身直立,两足分开同肩宽,两手握拳,拳心向上置于腰侧,做伸握拳5次。接着两掌向前推出,成前平举状,做仲握拳5次;随后肩臂着力,向两侧分开,成侧平举状做仲握拳5次;然后两臂上抬过头,掌心相对,做伸握状5次;最后屈肘,两手置于胸前与肩平.掌心向下,做伸握拳5次。

    作用。可安定心神,对于手指麻木及火眠,心悸等症一定疗效。

    (十)金鸡独立。身直立,右腿屈膝上抬.双掌用力向前推平,然后两手抓回置于两胁处,同时右足慢慢向前蹬出。左右各做3次。

    作用。有舒肝健脾的作用,对于消化道疾患,如胃下垂、胃炎、肝炎等病均有一定疗效。

    (十一)金鸡单展翅。两腿尽力分开,右臂肘,然后以左手心击右手臂,右手旋腕,手心向上,拇指向后.顺臀部向外伸展,由右肋窝沿肋骨、腰外侧、小腿外侧至足跟后止.右腿勿弯曲,左腿屈膝,上身正直随左腿平行向左移动,左手背靠颈右部,手心向外。然后在对侧再做同样相反的动作。左右各做3次。

    作用。可治疗腰、胯、腿的疾患。

    (十二)犀牛望月。左腿向前迈出一步,两手握拳于两耳侧,拳心向前,上体由下向右后转至极,目视身后方。左边也做同样动作。

    (十二)犀牛望月。左腿向前迈出一步,两手握拳于两耳侧,拳心向前,上体由下向右后转至极,目视身后方。左边也做同样动作。

    作用。对于腿、膝、腰、背疼痛不舒等症有一定治疗效果。

    (十三)推窗望月:两足分开大干肩宽,足尖内扣,挺胸收腹,两臂侧平举,手心向外,指尖向前。然后两臂由两侧徐徐向前靠拢,肘直腕曲,目分视两手,成前平举时,两手小指用力外分相对。目视指缝处,心里默念数数.然后两臂徐徐返回仍成侧平举,目仍分视指缝,同时右脚收回与肩同宽。

    作用。可清心明目举神.对视力模糊有一定疗效。

    (十四)恨天无把。两臂屈肘置于腰部,手心向上,然后右掌上托成托天式,再握拳回拉至腰部,同时吐气.左手同样做右手动作,如此反复交替各做6次。

    作用。调理脾胃功能,对消化不良,胃中不适等病有效.

    (十五)霸王举鼎。两足开立同肩宽,屈膝下蹲,同时两掌下按,身体再慢慢直立,两手似抓一物提起至腋窝反腕上举,身微后仰,两手再慢慢用力抓回,至腋窝再反腕下按,身体随之下蹲,如此反复做3次。

    作用。有升清降浊之功,可调和脾胃、安神定志。

    (十六)固精架。两足稍分开,足尖内扣,两手握拳.拳面相对.,拳心向上,置于头顶之上离头部一拳左右,同时屈膝半蹲,上身正直,足跟提起,尾间内收,气沉丹田。

    作用。可益肾固精。提升中气,对遗精、阳痰、胃下垂等症有一定疗效。

    (十七)晃麒麟。(1)站成骑马蹲档式,目平视,两臂下垂,先由左向右平行摆动3次,掌心向下,然后两臂抬起,接着上身从左向右绕环3圈,再由右向左同样动作。

    (2)承上式两臂放松下沉,以身晃动连做7次,然后再反掌握拳上提至腰两侧止(拳心向上),同时口发“依”音反复做3次。

    作用。补肝益肾,利四肢百骸,可降火顺气,利大小便,疏通周身气血,对消化不良、遗精、阳痰、腰疼、腰间盘突出等症有一定治疗效果。

    (十八)摇肩泄火。两足开立,两手交叉于脐下,使两肩向前摇动21次,再向后摇动21次,然后两足再连蹲7次。

    作用。可泄上焦之火,使气下沉。

    (十九)后提:身直立,两手下垂,两腿交替屈膝用足后跟踢臂部21次。

    作用。调和全身气血,消除疲劳。

    5.要领

    (”功成体健,勿贪恋房事,免伤精气.

    (2)万勿耸肩扩胸、神散体懈、头歪体斜、生硬急躁,也不可勉强用意导气,掘力伤气,以致出偏。此时,出血之人禁练此功。

    (3)练功时间,每人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安排,什么时间练都可以,一般以早晚练习为宜。老年人一般都肾虚,酉时是肾经的经气最旺盛的时期,在这个时辰练功,壮肾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