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圆空灵功全套图文教学

2016-10-07 09:13:03 作者:杨明黄勇 来源:雄功

    三圆空灵功是佛教秘传性气功.通过锻炼到一定程度.可使人达到精满、气足、神旺,出现“精圆不思欲;气圆不思饮。神圆不思寐。”的“三圆”境界,这就是佛教的高级境界。

    三圆空灵功重在一个“空字”。按佛家功理解释,空要处于调整人体的阶段,感觉世界,宇宙等一切都是空的,自身也不存在了,而变成一个旋转的气团,也就是达到“忘我",超脱、虚无接近于零的境界.到“空,的境界,人能与宇宙相通信息,能接收到宇宙中的“灵物九布人能开发(激发)潜能,能与宇宙相通.达到气在人中,‘夫在气中,能接收到天地万物的营养物质(天地万物之元神),并能收其精华、泄其槽浊。

    三圆空灵功运用动静结合,以静为主,内运外引,循运小周天、大周天等方法,使人体达到气血旺盛,气机流畅不带彻底消除“不通之处”。

    气功是以调心、调息、调身为三大要素相互配合协调的内向性运动.它能增强人们精神驾驭形体的能力,增强人的固有生理机能.激发和强化人的潜在功能,以达到身心高度统一和相对平衡的目的。

    三圆空灵功性命双修,主张意气同用,意带形动,气随意行,意、气、形三者统一。动静结合,动功必须有静功的内功.才能产生蓄气固气。静功也必须有动功来活动肢体,舒展筋骨。练气功动静结合才会有机会体会练功行气、养气存神的种种练气功的真谛。

    三圆空灵功重视松、静,心定则气合,气合则血顺,气血调和,阴阳平衡,则疾病无由而生。现代科学研究证实,握功对人体的生理病理有着直接的重大的影响.

    本功采用天、地、人三合一的练功运气手法,使练功者在练功中面朝南北而形成的“小宇宙”磁场,与“大宇宙”中地球的南北大磁场方向一致运行,帮助练功者长功力。在天、地、人三合一运气过程中,不断以百会吸入天地万物之混元气,灌入之混元气经全身进入丹田,而在呼气时又将病气不-断从人体下方排出。这样,不断以此吸呼的补泻方法进行长功、补气、排浊的循环。

    三圆空灵功的运气治病方式,是运气活血、祛病健身、延年益寿原理的体现二除一般的去病延年运气法之外,还能有的放矢,运气以攻病所。疾出则止,加快疾病康复。无论何疾.,皆可运气于病灶进行治疗。

    本功在松静以及气机流畅的气功态中,脚采大地向下,下领内收,百会顶夭,由收领、拔颈,先拭松颈椎、再由颈推向下传递拉松胸椎,再由胸椎将向下传递拉松腰椎,如此将脊柱逐节依次拉松。最后,将力传递到骶椎.这样反复牵拉,可拉直脊柱,迫使颈、胸、腰、能的气血状况得到改善和畅通无滞,以逐步消退脊稚肿胀、肥大、增生、歪斜、混乱、变形、解除被压迫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的疾病。达到固肾补阳、平衡阴阳等治病功效。对慢性肾脏疾病、病气、阳痰‘遗精、前列腺肥大症、痔疮、脱肛、小便颇数、小便不利等病有特效。得道者还能诱发特异功能、发气治病等。

    本功内外气的收发,能沟通(大自然)宇宙信息,弥补人体能量不足,能使自己达到人在气中,气在人中,与宇宙自然交换能量,还可以自利:利他(治疗疾患)等。

    学好本功,既可用于健身强体、防病治病,又可用于长功力,为他人治病。锻炼空灵气功每天I个小时以上者,练功2个月即能发放外气,体质好的练功者练空灵气功4个月,内气充盈,发放外气力量更强。

    发放外气,可看出病者练功治愈本身疾病的能力,也可看出祖明砚扣万万天刁刃一功力大的健康者,可将内气(精元之气)有意识的、集中地运气于某一发功部位(手掌、指、穴位及全身各处体表),运用空灵之气功发功的方法,使发放出的外气作用到患者某经穴上,可消除症状或治愈疾病。

 

    1.预备:

    呼气沉体,以意领气将气血降到涌泉穴后,转为吸气。吸气升体的同时将涌泉气血升至丹田,然后转为呼气。

    呼气时,人体接前式姿持下沉,意念引气自丹田下降至会阴穴并贯向后尾骨下1寸的长强穴,随即转为吸气,过渡到起势.(图6-1)

图6-1图6-2图6-3
 

    2.起势:

    意念自百会将气血下引至会阴,接练吸气转球拉柱托天法.

    (一)吸气转球拉柱托天法:

    意:随吸气升体和升体各动作配合的同时,以意领气,将长强穴(尾骨尖端与肛门的中点)的气血,沿督脉上引,经命门穴(第二腰椎棘突下)、脊中穴(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至阳穴(第七胸椎棘突下)、大椎穴(第七颈椎棘突下)、风府穴(后发际正中线直上一寸)、百会穴(人体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点)、神庭穴(前发际正中线直上0.5寸)、印堂穴(两眉之间)、人中穴(鼻唇分为三等份,唇上正中线上三分之二处)、眼交穴(上唇系带与齿眼连接处),到达鹊桥穴(内齿眼交穴对应处)为止。意行方法是边上引、边歇念。

 

    意行路线:长强穴一命门穴一脊中穴一至阳穴一大椎穴一风府穴一百会穴一神庭穴一印堂穴一人中穴一龈交穴一鹊桥穴。
 

    气:随吸气升体及升体规定动作的配合,以意领气,意守丹田微微内收,气流此时自动徐徐进入(自鼻孔进入),要求在轻松自然的前提下完成,且气流掌握细、匀、深、长、缓。
 

    形:随吸气和意念上引气血的同时,做到收丹、提前阴、抓趾几‘前倾、升背、升腰、收胯、收档、搭桥(指)、收领,并且两手徐徐自人体两侧向上提起(提手时手心劳宫穴朝下,手背劳宫穴朝上),随吸气升体,两手边提、边转腕关节,直至两手提到丹田高度(离丹田30厘米)时,两手掌、手指相对,指尖之问距离是10厘米,相当于一拳宽。两手十指均应放松,弯曲成弧形,(图6-2)。并且手指之间不能并拢。接着,沉肩垂肘.在丹田前如合抱一只大,“气球”,(图6-3).继续吸气升体斗同时以连续动作将一只大“气球”,分成两只小“气球”,分别握在手中,两手握球,随吸气升体,边转腕、边分开、边上提、边绕带脉向人体两侧后移(带脉在腰间),直至2个小“气球”在命门穴(第二腰推棘突下)汇成一只大“气球”,此时指尖相对,间距一拳,在命门穴外抱球,继续吸气升体,又将命门穴外的大“气球”分成两只小“气球”,握在手中,自命门穴弧形上升,到大椎穴时两手握的小“气球”又合拢,汇成大“气球”继续吸气升体,两手抱球上引,经大椎穴、风府穴,沿头后弧形上升,到达百会穴后(此时,意引气血也已到达百会穴,意守百会穴),两手捧球,(图6-4)(图6-5)。边吸气、边转手腕关节(将内劳宫朝前,向上方)将大“气球”向百会之上托起。托起后的姿势,应指尖相对,间距一拳,肘关节不能挺直,而掌根应着力,形成托物姿势,同时应完成下领内收动似在人体放松前提下,以内收下领姿势进行拉松脊柱。此时大有百会顶天,两脚掌人地,人体上下首尾犹如天地相拔之势。(图6-6).

图6-4图6-5图6-1图6-6
 

    (二)呼气降球进气聚元法:

    意:待吸气完毕,完成拉柱托天,上下人体相拔势,意守百会后即转为呼气。

    随呼气沉体及呼气降球进气聚元动作的配合,以意引气.将百会之气血,往人体前正中线下引,经神庭穴、印堂穴(两眉之间)、人中穴、眼交穴、鹊桥穴入舌尖降到承浆穴(领唇沟中点人体正中线)到廉泉穴(舌骨体上缘的中点)、天突穴(胸骨上窝正中)、膻中穴(两乳连线与人体前正中线交点)、中脱穴、丹田穴、会阴穴(前后阴之间人体正中线交’点),然后以贯性为命向后面尾骨尖端与肛门中点的长强穴.呼气时应继续做到含胸、拔背、松腰、落胯、屈膝圆档、松腹、松肛、松前阴、松舌、开领等。

 

  ‘意行路线:(百会穴一神庭穴一印堂穴一)人中穴一眼交穴一鹊桥穴一舌尖一承浆穴一廉泉穴一天突穴一膻中穴一中院穴一丹田穴一会阴穴一以贯性力冲向后面长强穴。
 

    气:随意念自百会领气下循和人体下沉,并且进行呼气动作要领配合,同时丹田微微外胀,要求在轻松自然的情况下掌握好呼气细、匀、深、长、柔软的要领。
 

    形:吸气拉柱托天后,转为呼气。两手(掌心)随呼气翻转朝下,两手形成在百会穴抱球姿势,(图6-7)。此时,指尖相对,间距一拳。两劳宫穴的两点与百会穴一点共三点定圆,成为捧气灌顶。此时屈肘屈腕,两手臂呈环形。继续呼气沉体,随气血下降,将手捧的气球沿人体正中线下降到神庭穴、印堂穴(图6-8)、人中穴、承浆穴、廉泉穴、膻中穴(图6-9)、中脘穴、丹田穴(图6-10)。在丹田抱球后,即接着进行吸气升体转球拉柱托天的练功方式。
图6-7图6-8
图6-9图6-10图6-11
 

    呼气时应继续做到含胸拔背、沉肩垂肘、松腰落胯、屈膝圆档、松舌、松腹、松肛、松前阴、开领等要领。整个练功过程中,要注意做到意到、气到、形到,这意、气、形三者的相互协调,才能收效更佳。

 

    3.收功:

    待最后一次呼气降球至丹田时,继续呼气,以意领气,将气下引。自丹田引入会阴,从会阴穴分成两路到阴谷穴(胭窝内侧两筋间)、三阴交穴绕内踩关节一圈(左脚顺时针,右脚逆时针)后,直入脚心涌泉穴(去趾、脚掌前向后三分之一,两掌纵线中心交点为涌泉穴位置).然后,转为吸气。吸气时,将涌泉穴气血以意引气,向上按原路线倒回,经会阴穴随吸气进入丹田。此时,姿势动作要求边吸气、边升体、边将两手往人体两侧分开。待分手,气血进入丹田后转为呼气.呼气时再将气血按原路线引入脚心涌泉,两手的大拇指与食指相扣,置于两大腿外侧裤缝边。

    呼气完毕又转为吸气升体,再将涌泉气血随吸气升体引入丹田。大拇指与中指圆扣。

    如此一呼一吸,连续做三次,最后吸气,将涌泉气血引入丹田,同时提手抱球后转为自然呼吸,“大球”逐渐变“小球”,气灌丹田后搓手18次以上,洗脸18次以上,梳头18次以上,最后开目,收功完毕。

 

    收功意循路线:

    (一)最后一次呼气时自百会降入片印堂穴一人中穴一龈交穴一鹊桥穴一舌尖一承浆穴一廉泉穴一天突穴一膻中穴一中脘穴一丹田穴一会阴穴一阴谷穴一三阴交穴一绕内踝一圈入涌泉。

    (二)吸气时涌泉一绕内踝一圈倒转上三阴交穴一阴谷穴一会阴穴一丹田穴。

    (三)呼气时又将丹田气血下引一会阴穴一阴谷穴一三阴交穴一绕脚内棵一圈进入涌泉穴。(图6-11)
 

    4.要领:

    (一)练功时间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工作时间和自己的功力而定,一般每天累计不少于一个小时。

    (二)饭前可练功。但过饥不宜练功。如果饭后练功的话,至少要在饭后半小时之后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