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简介

2016-10-20 19:11:11 作者:admin 来源:古武网

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简介


    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周易、无标题。它山整幅宽帛书写而成,帛宽49厘米,长85里米。横福界画朱栏,墨书。每行字数不等,满行约64-81字。无前后标题,今根据内容定名为《.六十四卦》卷后书,《二三子问》与《系辞》。共计约2万1千余字(图1)。

 

    《六十四卦》原在中心。《二三子问》的后段适为卷尾。从字形观察,此卷写于汉文帝初年,约当公元前180一I00年。


    现在流传的《周易》,其内容包括卦、乏、象、象和文言等等。“.卧”是恳挂均.念思,就是悬物以示于人之意;“乏,表示动,即效夭下之动;“象”表示万物之象;“文言”是用来释理的。但帛书中只有卦辞,丈辞,而不附“象”、“象,和“文言.”

 

    帛书《六十四卦..可能是别本《周易》。因为它与现存流传各种《周易》都不相同,它把八卦按照阴阳排列成乾坤。良兑、坎离、震龚。机械地再分开成乾良,坎震、坤兑,离翼。依次把它们作上卦,每个卦下再按乾坤、良兑、坎离、次序轮流配合,凑成下扑便出现了八八六十.四卦,可见今本六十四卦的顺序和分为.止下经的形式应是汉人改编的。

 

    《六十四卦》卷后佚书。分为5篇:

    第一篇:没有篇题,自“二三子问日”至“文沂若历,无咎户,止,未记数字。

    第二篇:也没有篇题。篇首文宇残缺,至“小人之贞也,止,未记数字。

    第一、二两篇合计约2万5千字。

    第三篇;篇题为《要》。记字数1640,

    第四篇:首句为“缪和问于先生日,,。故篇题为《缪和》。未记数字。

    第五篇:首句为“昭力问日”。故篇题为《昭力》。记字数6000。

    卷后佚书大部分篇幅是孔子及其门徒讨论卦辞和艾辞含义的问答记录。篇中所举的历史事件,有些发生在战国时期。

 

    帛书《系辞》:分为上下两篇。共约6700余字。篇首顶端画有黑色方块为记。上篇包括通行本《系辞。上》的第-- 34七与九至十二章.欢系辞.下》的第一、二、三章;第姻章的第一至四与七节,第七章的后面数句〔即“若夫杂物撰德”以后数句),以及第九章。下篇包括通行本《系辞》所无的部分。约二千一百字。通行本《说卦》第三节,义系辞·下》的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的前面数句(“若夫杂物撰德”以前部分)。
 

    从上面简略介绍中可以看出:帛书《周易》和已知任何一家《周易公都不相同。可算是别本《周易》。

    《汉书·艺文志》指出:中古文《易》与费氏《易》相同,以《经典释文》和《古易音训》等书中,我们还可以见到所征引的古文,以帛书本和征引的古文比较,可以看到两者有部分相同,但不同之处则较多,这些不同之处,也可说明帛朽本与中古文《易》,费氏《易》不同。

 

    西再吸纂《周易》已无传本,据《晋书·束暂传》,汲家《周易》之当时通行的《周易》相同,因此,也应与帛书本不同。而唐石经、敦煌写本和通行本《周易》都是王弼木。与帛书本则更不相同。
 

    因此,帛书本可以称之为别本《周易》。它的卦序比较·简单,应是较早的传本。


    1978年12月,吉林大学召开古文字学术讨论会,徐锡合同志报告周原发现的甲骨文字,其最后一项是“奇字”问题。第二天张政娘先生谈到《古代盆法与文王演周易》时,认为所谓“奇字,实际上就是莁数”,六个数目字一组的是重卦,而金文所见的三个数字一组的是单卦。周易家一贯认为奇数是阳,偶数是阴,张先生按照这个习惯把原甲·骨上保存完整的四组数目字用阳艾和阴至画出为坎下良上的蒙,翼下良上的蛊,良下良_匕的良,离下坎上的既济。1980年夏,张先生又在纽约举行的殷周青铜器学习讨论会上进一步解释金文中六个数字一组或三个数日字一组的是易卦,并考证其作为氏名在铜器上出现的原因。当时所有材料共有三十二个卦例,所见的数目最大的是八,而六最多,一次之。

 

周易家言“变”这里二四变六,三变一,所以六和一这两个数目字在卦丈里就特别多。莁法是人们对于数已有了奇和偶这种分类的观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是中国古代文明史上数理方面一种抽象概念的产生和应用的实录。一是奇数,也是阳数,六是偶数也是阴数。使人自然地感觉到一、六就是阳交一),阴艾(一)的前身。


    《周易·系辞下》,“子日: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休。《周易·系辞上》又说:‘一阴一阳谓之道,。推而广之: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白昼为阳、黑夜为阴,以及男女、雌雄、寒暖、高下、内外、进退均为阳阴之别。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可见阴阳学说,在医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