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息让呼吸有显著的吐故纳新作用

2018-04-09 15:59:03 作者:admin 来源:古武网

    前已述及,做吐纳导引术时的呼吸是大呼大吸。显然,这是一种人为的、刻意的呼吸。吸气时口唇紧闭、口唇及鼻冀的收缩致使气流的唯一通道—鼻孔显著地缩小。加上尽力地吸气,斜角肌、胸锁乳突肌也辅助参与吸气,结果使胸腔的容积迅速地增至最大。但是,由于鼻孔变得很小,气流的进人过程受到很大的阻力,吸气的时间也会加长.同时由于气流与鼻腔发生摩擦而发出很大的吸气声.因各人体力不同,吸气声大小各异。吸气过后,稍停片刻转为喷气.由于鼻形、口形不变,又是竭尽全力地(此刻肋间内肌必参与收缩,加强肋骨、胸骨的回缩能力)将气喷出,此时被排出的气流受到的阻力和摩擦力更大,因而喷气声比吸气声大。(笔者曾经历一高深功夫者清晨五时许作吐纳导引术时,在500米以外可以清晰地听到他的呼吸声,真乃“龙吟虎啸”。)
 

    生理实验揭示:平静吸气时膈肌下移12 mm.而尽力吸气时增至70-100 mmm。我们对15名训练有素的吐纳导引术者进行X线透视测量,尽力吸气时膈肌下降90-110 mm, 3名功夫高深者可达120 mm,平静吸气时,肺内压比大气压低2-3 mmHg,假如预先闭住声门用力吸气时,则肺内压可比大气压低30-80 mmHg。平静呼气时,肺内压比大气压高2-3 mmHg,同样预先闭住声门用力呼气时,则可使肺内压比大气压提高40-100 mmHg.虽然我们没有条件进行大呼大吸时的肺内压测定,但是可以设想到大呼大吸时,其肺内压的变化可能非常接近上述实验数据。作吐纳导引术时,腰间紧扎一条布带,笔者体验到扎带后浑身轻松有劲,喷气声增大,甚至于还可增加锻炼的套数.其机理在于人的胸腔和腹腔虽以肠肌为界,但上、下腔的压力是可以相互转换传递的.因扎带较紧,带子以下的腹腔不参与压力转换。也就是说,扎带后,体腔活动范围减少了四分之一还多,当尽力吸气时,体腔变小还是比较容易地将气吸足。
 

    为了阐明呼吸功能必须有量化标准,特引人以下概念。

    (1)潮气量—为每个呼吸周期中,所吸人或呼出的气最。安静时成年人正常值为0.4-0.5升.

    (2)肺通气量—系指单位时间内出、人肺的气体量。通常以每分钟计算。

    肺通气量=潮气量X呼吸频率(次数/分)

    (3)无效腔气量—即从鼻孔开始直到终末细支气管区间的气体容量.这段气体不能参与气体交换,其量约占潮气量的三分之一。成人正常值约为120-150毫升。

    (4)每分肺泡通气量—吸人的气体只有到达含有肺泡的段面(即呼吸性细支气管及其以下结构)才能进行气体交换。所以肺泡通气量才是有效通气量。其计算公式为:

    每分肺泡通气量二(潮气量一无效腔气量)X呼吸频率(次数/分)

    通常,呼吸时可变量为呼吸频率和潮气量,不变的却是无效腔气最。它们的动态关系如下图表。
呼吸频率

    做吐纳导引术时,呼吸频率为10-11次/分。但这是尽力地吸气,对每个练内功者说来其吸气量肯定是大大增加了。呼气时,又是竭尽全力地将气体喷出,为下次气体的吸人留出很大的空间。

 

    上图表提示,假定数人的肺通气量相同,那么呼吸频率与肺泡通气盘成反比。显然对每个人而言,在大呼大吸时他的呼吸频率变慢,在无效腔不变的前提下,由于潮气量的显著增加必然会大幅度地提高肺泡通气量。某一研究显示:一组壮年男性肺活量为3.898升、深吸气量为3.038升(均系平均值)。大呼大吸时,估且将吸气量减半,定为1.5升。呼吸频率定为10次/分,那么大呼大吸时的每分肺泡通气量是:每分肺泡通气量=(1.5一0.15)X10,即为13.5升。和安静时的5升左右比,其效率是显而易见的。前边已经提到,呼吸的宗旨是气体交换.它的决定因素是肺泡通气量的多少.但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就是肺脏的血液总灌注状态。通常在安静时,正常人每分钟约有5-6升的血液经右心室进人肺脏。已知肺泡通气量也约为5升,因此总的通气/灌注比率约为1。近期学者已将这一数据精确到0.84.这一比值的增大或减小都将影响有效的气体交换.大呼大吸时吸气相肺脏的血流灌注也是明显增加的(机理阐述见后)。由于两者的增加相匹配,所以做吐纳导引术时的“吐故纳新”作用肯定是显著的。
 

    在通常的运动状况中,其呼吸形式是加快加深,以快为主。打太极拳时的呼吸是平稳的。八段锦、五禽戏等运动的呼吸形式亦无特别之处。在已知的各类运动形式中,吐纳导引术的大呼大吸其呼吸深度最大,反而频率不高。这就表明了在此种运动状态下的呼吸效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