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导引养生的历史发展

2016-09-17 08:56 作者:admin 来源:古武网

隋唐时期导引养生的历史发展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分工日益分明,唐代是我国导引养生功发展的鼎盛时期。《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是这个时期的医籍精典。提出了很多有关导引按摩防治疾病的理论。

    隋统治机构中,设有太医署,除有主药二人,医师二百人,药园师二人,医博士及助教二人外,还有按摩博士二人

  (隋书《百官志》)。说明按摩疗法在隋朝不仅受到群众欢迎,还得到了统治阶级的重视。

    唐统治机构中,也有类似的制度。唐《六典》中有“按座博士一人,按摩师四人,按摩工五十六人,按摩生十五人”的医事记载。同书还记有“按摩博士令按摩师掌教按摩法。”说明唐代在按摩医学中,除了有博士官职外,还形成了由按摩师掌教按摩法的教育制度和按摩生十五人的按摩专科学校。另外,(( I日唐书·职官志》记载:“按摩博士掌按摩生消息导引之法。……按摩师四人,从九品,下掌导引之法以除疾、损拆者正之。”均说明唐代导引在官方医学中已占有相当的地位,故隋唐导引在医学方面的发展和影响远超历代。


    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

    巢元方,隋太医,著有《诸病源候论冷共五十卷,分六十七门,一千七百三十九论。内容丰富,包括内、外、妇、儿、五官诸科各种疾病。全书共载“养生导引法”或“养生法”289条,除去重复的76条,共有213种导引法。运用范围遍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各科,从姿势来看,有僵卧、侧卧、端坐、跪坐、据坐、蹲坐、舒足坐等,从呼吸来看,有练呼的,有练吸的,有的还规定呼吸次数,从练意来看,有内视丹田,存视五脏,意贯涌泉,存念,引气等,从动作来看,有伸展手臂,屈伸膝足,转身折体,以及头部活动等。如“虚劳膝冷候”说:“舒两足坐,散气向涌泉,可三通,气彻到,始收。”又如“腹痛候”说:“正僵卧,口鼻闭气。腹痛,以意推之,想气往至痛上,俱热而愈。”再如u风痹手足不随候”说:“左右拱手,两臂不息九通,治臂足痛、劳倦、风痹不随。”还如“咳逆候”说:“还向反望,倒望不息七通。治咳逆胸中寒热也。”

    这些导引法大多为前人所创,而巢氏将它进行了总结整理,用于治疗,引入医书,为后代医家广泛应用和借荐,实为一大贡献。

 

    孙思邈的养生观:

    孙思邈,隋唐时期伟大的医药学家、养生家,京兆华原人(今陕西耀县),生于隋开皇元年,即公元581年,卒于唐永淳元年,即公元682年。他的学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其中以医药学上的成就最为显著,被后人尊为“药王”。其著作有《千金药方》、《千金翼方》、《摄养枕中方》、《福禄论》、《保生铭》、《存神炼气铭》等,但大多亡佚。现存主要有《千金药方》和《千金翼方》洛三十卷。在这两部著作中,除了论述了诊治之诀,针灸之法外,还详细地阐述了导引、按摩、养生之术,对我国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孙思邈的养生观可用下面三点概括:

      (1)养生应以养性为首

    长寿原有术,养性是根本。孙思邀认为修身养生最重要的是养性,加强道德修养。他在《千金要方,养性序第一》中,指出:“养性者,欲所习以成性,性自为善,不习无不利也,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故养性者,不但饵药餐霞,其在兼于百行。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能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所谓“百行周备”,是指人的社会行为中的道德修养。在这里孙思巡不仅指出了养生的根本是养性,而且还指出了养性的根本是道德修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认为既然“人命至重”,故作为一个医生就必须把这一点放在头等位置。而自己却“无欲无求”,“志存救济”。对任何患者都应“普同一等”。他在《干金要方·大医精诚》中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光发大慈侧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残贫富,长幼妍蛋,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债枪,勿避艰险、昼夜、寒署、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是,可谓苍生大医。反之,则为含灵巨贼。”这里他把一个医生要全心全意为患者着想讲的淋漓尽致,实际上是他自己的行医宗旨。为此夕他一生“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l白首之年,未尝释卷。至子切脉、诊候、采药、合和、服饵、节度、将息、避慎,一事长于己者,不远干里,伏膺取决”(《千金要方.序》)。这是何等博大的胸怀,何等高尚的精神境界,实为当今有志于导引事业之楷模。

    孙思邀在养性上还提出了要求,如他在《干金翼方》中说,养性大要,“一曰尚神,二日爱气,三日养形,四曰导引,五曰言论,六日饮食,七日房室,八日反俗,九日医药,十日禁忌,过此已往未知或知也。”

      (2)养生修身要贯助于日常

    孙思巡的养生之道,强调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如在情志养生方面,他主张做到,’十二少”,避免“十二多”。即所谓“善养生者,常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此十二少者,养性之都契也。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智昏,多事则形劳,多语则气乏,多笑则藏伤,多愁则心摄,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理,多恶则憔悴无欢。此十二多不除,则荣卫失度,血气妄行,丧生之本也(《千金要方·养性》)。在运动养生方面,他主张劳逸有度。他说:“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且流水不腐,户枢不蠢,以其运动故也。”又说:“养性之道,莫久行、久立、久坐、久卧、久视、久听,盖以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坐伤肉,久行伤筋也。(《千金要方,养性》)在饮食养生方面,他既主张营养,又强调卫生。如他在《千金要方·食治》中说:“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不明药忌者,不能以除病也。斯之二事,有灵之所要也,若忽而不学,诚可悲夫!是故食能排邪而安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若能用平病、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长年饵老之奇法,极养生之术也。”指出了饮食疗法和药物疗法的重要性,对患者来说,二者不能缺少其一。在饮食养生上,他除了强调注意营养,味道,多样之外,还提出了不少应注意的事项。他说:.是以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常欲令饱中饥,饥中饱耳。盖饱则伤肺,饥则伤气,咸则伤筋,醉(同醋)则伤骨,故每学食淡。’护他还要求,“食上不褥语”,“尝食,须去烦恼”等。上述这些保健知识,他把它总结成了卫生歌—《孙真人卫生歌》:“卫生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欲并大醉。”“心若太费费则竭,形若太劳劳则怯,神若太伤伤则虚,气若太损损则绝。”“发宜多梳气宜练,齿欲频叩津宜咽,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揩摩常在面。”“月春少酸宜食甘,冬月宜甘不宜咸,夏要增辛减却苦,秋辛可省便加酸。”“太饱伤神饥伤骨,太渴伤血并伤气,饥餐渴饮勿太过,免致膨亨伤心肺。醉后强饮饱强食,未有此身不成疾。”食后徐行百步多,手磨脐腹食消磨,夜半灵根灌清水,丹田浊气切须呵”等。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但就在这些所谓的小事中,却蕴藏着养生修身的大道理,若能持之以恒,小可健身祛病,大可延年益寿。

      (3)提倡导引,反对服石

    孙思巡在《千金要方》中记载丁不少导引行气法。如  “仰卧床,铭厚软,枕高下共身平,舒手展足,两手握拇指节去身四五寸,两脚相去四五寸。数数叩齿,饮玉浆。引气从奥入腹,足则停止。有力更取,久住气闷,从口细细吐尽,还从鼻细细引入。出气一准前法,闭口心中数数,令耳不闻。,这实际上介绍的卧势静功。“和神导气之道,当得密室,闭户安床暖席,枕高二寸半,正身堰卧,a目,闭气于胸隔中,以鸿毛著鼻上而不动。经三百息,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心无所思。”这实际讲的是胎息法。关于动功,在

  《千金要方》中保存着完整的功法。如《天竺国按摩婆罗门法》十八势的具体动作是:①两手相促纽坎,如洗手法。②两手浅相叉,翻复向胸。⑧两手相捉共按胫,左右同。④两手相重按肚,徐徐娘身,左右同。⑤以乎如挽五石力弓。左右同。⑧作拳向前筑,左右同。O如拓石法,左右同。⑧作拳却顿,此是开胸,左右同。⑨大坐,斜身偏欲如排山,左右同。⑩两手抱头,宛转肚上,此是抽胁。。两手据地,缩身曲脊,向上三举。⑧以手反捶背上,左右同。0大坐伸两脚,即以一脚向前虚掣,左右同。0两手拒地回顾,此是虎视法,左右同。⑩立地反拗身三举。⑧两手急相叉,以脚踏手中,左右同。O起立以脚前后虚踏,左右同。O大坐伸两脚,当两手相勾所申脚,著膝中,以手按之,左右同。”谈到这十八势的效果时,孙思遂说:“老人日能依此行三遍者,一月后百病除,行及奔马,补益延年,能食,眼明轻健,不复疲乏。”

    这些导引行气法,用现代的观点来看,大多也是正确的,颇有价值的。

    孙思邈在倡导导引的同时,坚持反对服石。服石即服用一种石性药方。此方包括石钟乳、硫磺、白石英、紫石英及赤石脂五种药,故称之为“五石散”。服石是两晋南北朝时期传下来的,流弊严重,有害身体。孙思遴对服石表示反对。他说:“余自有识性以来,亲见朝野仕人,遭者不一。所以宁食野葛,不服五石,明其大大猛毒,不可不慎也。有识者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也。”由于他的反对,服石之风曾一度有所减弱。

      <d)孙真人养生铭:孙思遂的家乡—映西耀县孙家原的药王庙内,至今保存着明朝穆宗隆六年秦王朱守中所刻的《海上方》石碑一块。《海上方》即孙真人养生铭,全文如下,

    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

    神疲心易役,当今饮食均。

    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咳。

    亥夜鸣云鼓,晨兴漱玉津。

    妖神难犯己,精气自全身。

    若要无诸病,常常节五辛。

    安神休论本,修行在本人。

    若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孙思邈是道家,道家极看重人的精、气、神,把这视为人身三宝。所以在《海上方》一开始就从高级神经中枢入手,来阐述安定人体的内环境。第二,提出要注意饮食卫生,即所谓“节五辛”。“节五气,这里泛指节制饮食。第三方面是倡导导引,如云鼓”、“漱玉津”等。

    总之,孙思邈对医学、养生学的贡献是大的,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医药学家,而且是一位功德高尚的导引家、养生家。他的医学论著、养生学说以及他的亲身实践,都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珍品。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宗法礼教思想影响’『,在他的学说中也不可避免的杂有某些封建迷信的色彩,我们可以去伪存真,取其精华。

 

    智顗的“止观法”

    智顗,字德安,俗姓陈,梁·大同Ki年(公元538年)生,隋,开皇十七年(公元597年)卒。颖川人(今河南许昌),是佛教天台宗的创立者,著有《修习止观坐禅法要》等书。该书内容包括:具缘第一,诃欲第二,弃盖第三,u和第四,方便第五,.正修第六,兽发第七,觉摩第八,治病第九,证果第.1.0其巾与导引养生有关的主要是调身、调息、调心。

    所谓调身,就是调整练功时的姿势。姿势有单盘、双盘。要求先安坐,次当正脚,宽衣、安手、正身、正头颈、口吐独气、闭口、闭目。

    所渭调息,就是调整呼吸。替频说:“息有四种相:一风、二喘、三气、四息。”有声为风,气出入不尽为喘,无声而出入不细为气,而息是“不声、不结、不粗;出入统绵,若存若亡,资神安稳,情抱悦豫。”调息的方法,WN认为有三:“一者下著安心”,“二者宽放身休妙,“三者想气偏毛孔出入,通同无障”。这样做了之后,就可以达到细、匀、探、长的,畅通无阻的息相。

    所谓调心,就是指调整情绪。将调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入定:主要是排除各种杂念。第二是住定:杂念排除后,要专心练功。第三是出定:主要是指修炼结束后,根据止观法的要求,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不练功状态)。

    此外,智顗还把止观法与治病结合起来。他说:“安心住在病处,即能治病,……脐下一寸名忧陀那,此云丹田,老止心守此不散,经久即多有所治。”又说用六种气怡病者,即是观能治病。何等六种气:一吹,二呼,三嘻,四呵,五嘘,六咽。此六种息,皆于唇口之中想心方便,转侧而作,绵微而用,颂曰:心配属呵肾属吹,脾呼肺咽圣皆知,肝脏热来嘘字至,三焦A处但言嘻。”智m把陶弘景开创的“六字诀”与治疗五脏疾病联系了起来,这聂一个发展。

    该书还记述了十二种息法,即上、下、满、焦、增长、灭坏、媛、伶、冲、持、和,补等十二种息法。

    这六气十二息,据载有“善得其意,皆能抬病”的作用。但对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总之夕隋唐时期,在导引养生理论中,虽然仍存在着一定的迷信色彩,但是,在这方面的成就是辉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