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导引养生的历史发展

2016-09-17 08:04 作者:admin 来源:古武网

春秋战国时期导引养生的历史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导引养生功全面兴起的时期,出现了不少养生有素的代表人物。
 

     老子的养生思想:

    老子著有《道德经》,其墓本哲学思想是一个“无”字。他提出“无为”、启好静”、“无事”、“无欲”等。要达到,’无为”,就要“致虚极,守静笃,”即尽最使心灵虚寂,坚守清静。老子的这种观点,有消极保守的一面,但对后世的“持静”、“内养”的养生观有很大影响。

      《老子》中具有朴素辩法思想的因素,提出了矛盾互相转化的法则。如在谈到福与祸的关系时,老子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所以他极力主张“去甚、去奢、去泰”。就是去掉那些极端的,奢侈的、过分的措施,始终保持着像“道”那样冲虚而不盈满的状态。这些观点并不是谈养生,但有些哲理给后来的养生体系的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孔子的养生之道

    孔子是继老子而起的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在养生方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资料。《论语》中有不少关于这方面的记载:“食值而锡,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矣恶不食,失饪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不多食”。“食不语”,“寝不言”,“寝不尸”等等。意思是说,食物坏了有矣味,鱼肉腐烂不吃,食物变色不吃,烹调不当不吃,肉食虽然很多,也不要吃过量,吃饭时不要讲话,睡觉时不要言语,而且不要仰卧等。


    荀子的养生观:

    战国时期唯物思想家荀况,不相信人的寿命是由苍天决定的。他认为主观的努力,能使人长寿。他说。“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使之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诉人们,要想不生病,一方面要加强保养,另一方面要注意锻炼,否则,就不会有一个健全的身体。因此,他充满信心,勤于锻炼,亨年75岁,这在当时可算是长寿之人了。荀子的养生思想对当时“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宿命论给予了严厉的批判,对后世动功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基作用。

    这个时期还有一些专著中涉及了不少养生理沦,如《吕氏春秋》、《黄帝内经》、《难经》等。


 《吕氏春秋》中的养生主张:

《吕氏春秋》对养生的论述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动以养生:《吕氏春秋·尽数篇》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蛾,动也。”告诉人们运动的重要性。《达郁》篇日:“凡人三百六十五节,九窍五脏六腑,肌肤欲其比也,血脉欲其通也,筋骨欲其固也,心志欲其和也,精气欲其行也。若此病无所居,而恶无由生矣.”这里是强调动的益处。还指出:“凡事之本,必先治身,裔其大宝,用其新,充其陈,膜理遂通,精气日新,邪气尽去,及其天年。”初步揭示了新陈代谢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2)顺生节欲:《重已》篇日:“凡生之长也,顺之也,使生不顺者,欲也。故圣人必先适欲。”孟春纪》篇云:“圣人之于声色滋味也,利于性则取之夕害于性则舍之。此全性之道也。,,指出了顺生节欲的重要性。


    该书中还论述了如何顺生节欲的问题。《季春纪》篇日:“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是以谓之疾首。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儿食之道,无饥无饱,是之谓五藏之葆。”《季春纪》还说:“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咸,五者充形,则生害矣。大喜大怒大优大恐大哀,五者接神,则生害失。大寒大热大燥大风大霖大雾,一七者动情,则生害矣。故凡养生莫若知本,知本则疾无。”这里把食味、情绪、气候对人体身心健康的影响讲得一清二楚,告诉人们如何顺生节欲,取利去害。


      (3)因时养生:重视季节变化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在《吕氏春秋》中记载颇多。如《仲夏纪》云:“是月也,日长至,君子斋戒,处必揍身欲静,无躁,止声色,无或进。薄滋味,无致和,退嗜欲,定心气··一可以居高明,可以远眺望,可以登山陵,可以处台榭。”《仲冬纪》云:“是月也,日短至。君子斋戒,处必拚,身欲静,去声色,禁嗜欲,安形性,事欲静,以侍阴阳之所定。”这些因时养生的观点大多是可取的。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思想:

      《黄帝内经》这部古典医学名著论及养生、导引的篇章就更多了。除了前面谈的之外,在养生学说中它主要突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治未病”有两种意义:一是防病于未然,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前者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其主要内容就是摄生,或称养生,后者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其主要内容是及时控制疾病的演变。由于养生对预防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内经》中特别强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以达到延年益寿、尽终其天年的理论和方法。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是故圣人不治己病,抬未病;不治己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赞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种防贯于治的思想,不仅促使了人们创造出了一整套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摄生方法,而且,有不少已成为后世治疗疾病的措施,同时对中华民族的繁衍也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内经》在养生理论中,特别重视内因—人体的正气在防病、益寿延年中的重要作用。这种以内因为主的观点,突出表现在养生防病的方法上,重视精神情志的调整和真气的保养。如《素间·上古夭真论》说:“恬恢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又说:“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又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使志无怒‘·一使志安宁……无外其志……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所得”等等,都是强凋以内因为主的养生方法。根据这种理论,在长期地实践中,又创造出一种特殊的摄生方法,如现代的气功,这是这样。

 

    关于养生的具体方法,在《内经》中强调适应外在环境的变化,以保持身体健康的观点。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告诉人们,四时的阴阳变化,对促进万物生长、发展和消亡有着密切关系。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四时阴阳气候的适应,避免外邪的侵袭,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和养生所遵循的重要原则。

 

    根据这一原则,《内经》进一步提出在不同季节中应有不同的养生方法。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级形,以使志生,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便志无怒,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收效神气,使秋气平,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去寒就温,无泄皮肤,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意思是说,春天三个月,由寒转,万物推陈出新,人们应该入夜即睡觉,早些起身,披散开头发,解开衣带,使形体舒缓,放开步子,在庭院中漫步,使精神愉快,胸怀开杨,这是适应春季的时令,保养生发之气的方法。夏天三个月,万物繁茂,人们应该在夜晚睡眠,早早起身,不要厌恶长日,情志应保持愉快,不要发怒,这是适应夏天的气候,保护长养之气的方法。秋天三个月,自然景物因万物成熟而平定收藏,此时,人们应早睡早起,和鸡的活动时间相仿,以保持神志的安宁,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这是适应秋令的特点而保养人休收效之气的方法。冬天三个月,是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令,人应该早睡晚起,待到日光照耀时起床才好,要使神志深藏于内,安静自若,好象有个人的隐秘,严守而不外泄,又象得到了渴望得到的东西,把它密藏起来一样,要躲避寒冷,求取温暖,这是适应冬季之气候而保养人体闭藏机能的方法。


    此外,《内经》中的养生法还提出,要使人精神充沛、身体健康,还必须注意饮食、起居、劳动、休息等方面的合理安排。正如《素河·_七古天真论》所说:“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皮百岁乃去。”反之,如果生活起居没有规律,饮食劳逸没有节制,必会影响健康,容易发生疾病。正如《素问·上古夭真论》所说:“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常,故半百而衰也。”这里所说的“不知持满,就是指不知道保持精气的充满。


  “不时御神”就是指不善于驾驭和使用精神,即妄耗神气。


    还像《内经》中的经络学说,精、气、神,血、津液,以及阴阳五行学说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为养生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行气玉佩铭:

    关于‘行气”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战国时期的《行气玉佩铭》,它是一个十二面体的小玉柱,上面刻有四十五个字:“行氮,宝则道,道则神,神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团则明,明则帐,夕长则退,退则天。天儿春才上,咀几春才下。巡则生,逆则死。”(《三代吉金文存》第十二卷)。


      氮”为古代气字。“突”为居。“遇”为畜。“神”为伸。“定”为底意。“明”为萌。“食长,为长。“天”有头顶意。“春”有安装之意。“坠”为古地字。“才”为古在字。“巡”为顺。“几”读机,是深呼吸的一个回合。郭沫若同志解释为:“吸气探入则多其量,使它往下伸,往下伸则定而固;然后呼出,如草木之萌芽,往上长,与深入时的径路相反而退进,退到绝顶。这样天机便朝上动。地机便朝下动。顺此行之则生,逆此行之则死。”这可以说是一种调整呼吸的导引术,反映了这个时期“行气”法已经很盛行。

 

    但是,也应看到,在秦以前的漫长岁月中,由于受生产力低下及宗教迷信观念的影响下,求神析祷、神仙方术也流行于社会,秦时益盛。自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就出现了专管析祷、祭祀的“ "
这些巫”把人们幻想中的神”加以人格化,并吸取了一定的医药经验和知识,以能和鬼神相通的姿态,用迷信、魔术般的方法替人治病,这就把人的生命以及病、死归于了神鬼的主宰。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神仙方术逐渐盛行,使养生学一度陷入了唯心主义的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