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贾云鹤:字飞仙,生于清乾隆年间,卒于清光绪年间,是青萍剑第五代传人。当时盐山洼大村稀,盗匪横行,濨扰乡里,官府鞭长莫及,乡民习武成风,借以保家自卫。贾云鹤拜青萍剑大师杨鄂林为徒,苦练三年,贯通青萍剑六趟三百六十五招式。他为人正派,豪侠仗义,凭一身武艺,不顾个人安危,曾多次深入匪巢,为乡民夺还耕牛、财物,备受当地百姓敬重,为名冠一方的剑侠。贾云鹤将剑法传于胞弟贾灵泉、表弟刘文石。
2.贾耀亭:字丙辉,生于1877年,卒于1963年。出身武术世家,自幼天资聪敏,记忆力惊人。从小习武,一点即通,练就了一身扎实的基本功,完整继承贾氏青萍剑法,深得贾氏青萍剑法之奥秘。1933年,受南京中央国术馆馆长张之江邀请赴宁进行剑术观摩表演,赢得全场赞誉,张赠予七星宝剑。他锐意进取,潜心研讨,对贾氏青萍剑的剑理、剑法、剑义,进行总结、提炼和发展,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贾氏清萍剑法”。他整理注释了四川峨眉山玉溪洞秘传本“八卦剑”、“纯阳剑”,连同“贾氏青萍剑谱”,为我国武林三瑰宝。他思想解放,见识高远。为强民救国,在家乡创办了“文武学堂”,传播青萍剑术和文化知识;抗日战争爆发后,鼓励儿孙走革命道路,参加抗日救亡和抗日武装。他深明大义,不为日伪政权的威逼利诱所动,拒绝到伪政权任职,耕种自食,忍饥挨饿,体现出一代劳动知识分子的高风亮节。
3.马云樵:武功卓越、剑法精湛,于清朝光绪年间护卫尚书李荫墀督学江南,“往返纵横,足迹所履数千余里”,“所见者多,所较者广。长者枪棒,短者拳脚,无不可以参互考证,而惟青萍剑法则未有能与为敌者,可谓绝技矣”。马公晚年还乡,把走南闯北一生所获,与师弟贾耀亭切磋砥砺,优选出八式剑法。并对青萍剑术进行深度剖析,将这八式剑法主要插入第六趟剑中,至此青萍剑术由原来365式,发展成沧州贾家的六趟373式,其技术内容更加丰富。
4.杨云桥:沧州名宿,性磊落通古今明阴阳,知风鉴,谙音律,抚琴击剑为终生癖好。每外出随二童,一捧琴,一携剑,其对琴剑之风可见一斑,后弃文就武,考授武庠生,曾剿贼有功,加守备衔,增武略骑尉。武举戴松桥赠其对联,词日:琴满薰风调绿绮,剑横秋水耀青萍。赞其琴剑二艺具有独到之处。他得知恩师杨棣园晚年卧榻染病,家道窘寒,立即耗尽家财,饱载金银,星驰赴鲁,竭师探病,亲侍汤药,终养恩师杨棣园。为此杨棣园将从未外传的四段青萍剑史称老四段,全部传授给杨云桥。杨云桥方得窥其全貌后,遂将青萍剑除遗泽子侄外,仅传戴竹轩、孙文渤。戴竹轩,沧邑望族,书香名流,军马站人,武备先进、性刚直率、慷慨好义、武技超群。加之戴家与杨家有至亲之谊,得杨云桥之倾囊相助,对青萍剑术尤为深奥,曾任教育机关武术教练,民国九年(1920年),教育部褒奖二等嘉祥章誉杨津沽。其子戴聘清,一承其技艺。
5.孙文渤:生于沧县军马站村。五岁起随父著名武术家孙芝谱习武,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受孙公芝谱之命赴杨官庄拜杨云桥为师习练青萍剑法。又沧县军马站戴家乃名门望族,戴氏先人在清道光年间考取武举,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请杨云桥至军马站,教戴名典(字、竹轩)青萍剑法。又由于孙芝谱的次女、孙文渤之妹嫁给戴竹轩,孙戴两家好上加好,亲上加亲,由于这种特殊的关系,使孙文渤得以多年往返于杨官庄。得戴家武学,继承了全部青萍剑法,名声大振。孙文渤为人忠厚慷慨,好义济国扶危,所练青萍剑术,没有出其右者。1927年任爱国将领张学良东北边防军总部武术教官,传播剑术技击之道。1928年清代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天津张园寓居期间,也曾闻其名,向其求教青萍剑法。1933年受爱国将领于学忠之聘,任五十一军武术教官及河北省技术军官教导队主任总教官。上世纪30年代在大连将青萍剑术传给王庆斋。王秀华、刘玉芳、田炳江等,其著名弟子有沧县孟昭惠、孙之山、天津张宝山、孟祥云、孙忠义,其后各有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