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格斗术的基本心理和身体素质

2018-10-23 17:03 作者:刘艺林 来源:中外军警格斗搏击

格斗术


    格斗者使用格斗术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身体、心理、技术条件和能力。

    良好的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指在神经系统控制下运动时肌肉活动所表现的能力。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掌握各项格斗技术的先决依托条件,是技术素质的基础.格斗术是激烈的对抗和战斗。本身就是力量、毅力和胆气的角逐和拚搏,斗力、斗智、斗勇。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技术素质虽好.往往也难以克敌制胜。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性、自身控制能力等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增强格斗的打击力度,提高攻防速度,增强耐力和提高反应能力的物质基础。因此,学习格斗术,首先必须加强身体素质的训练,而且必须对这种训练提出高要求。主要是:

    力量:以全面为原则。不仅要使大肌肉群和主要肌肉群得到训练和提高,而且还要发展那些薄弱的肌肉群和小肌肉群的力量。因为在格斗中小肌肉群比大肌肉群更容易疲劳。

    速度:以突出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为原则。因为格斗搏击中,反应的敏感程度和出招的快慢,是决定胜败的关键。

    耐力:主要以提高耐力限度为原则。因为,参加格斗器官的能量供应.主要是糖在缺氧情况下,采用酵解方式供能。这一途径会产生大量乳酸。乳酸在人体内堆积后,会很快产生疲劳。耐力训练的实质主要是提高人体器官抗乳酸的能力。

    灵敏:主要是以增强能力为原则.灵敏素质是人体综合能力的表现。在发展这一素质的训练中,应从培养各种能力入手.如掌握动力、反应能力、平衡能力、观察能力、节奏感等。灵敏素质训练,时间不宜过长,重复次数不宜过多.因为,在疲劳状态下,不利于人体灵敏素质的提高。

    柔韧性:应当将静力性牵拉和动力性牵拉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进行训练。静力性牵拉训练是通过缓慢动作,将肌肉等软组织拉长到一定程度时,暂时静止不动的训练过程,对柔的效果最好。动力性牵拉,是一种有节奏的、速度较快的、多次重复同一动作的牵拉训练方法。动力性牵拉训练既是柔,更是韧的训练。所以,二者应当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序地进行训练。

    优秀的格斗素质

    这里的技术专指格斗技术.所谓格斗技术.是在实战中运用入体器官及简单器械,打击敌人,进行自卫的技巧和技能,即将各种拳法、肘法、摔法等贯穿于格斗之中,因人、因时、因地、因势灵活运用的克敌制胜的实战搏击方法。

    格斗技术,可以分类为进攻、防守和防守反击格斗技术。进攻技术,通常使用的身体攻击部位有拳、掌、肘、膝、腿、头等,又以拳、肘、膝、腿的技法为最多;防守技术,强调保护自身要害部位,“上保咽喉下护裆,左右两肋正中央”,“拳不离肘,肘不离怀”。防守,从防守部位分,可以分为上肢、下肢、躲闪三种防守。从防守方式上还可以分为防而不击,先防后击,攻防兼施,边防边击和以攻为守等。拳谚云:“上不架,中不拦,不架不挂,出手一下。”似乎是消极自卫,实则不然。防的目的,在于保护,积聚力量,时刻准备进行防守反击。所以,防守实际上是后发制人的有效技法。它是阻止、破坏对方进攻,变被动为主动,反守为攻,寻找战机.在对方回防无望的情况下,狠击对方的格斗制敌方法。躲闪、架挡、阻挡、进身等技法,是进行防守反击常用技法。

    格斗技术的高低,是身体素质、技术规格和攻防意识在一定条件下的综合反映。由于格斗乃是实战、激烈迅猛,只有把技术动作熟练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才能处危不惧,遇强不惧,百战不殆.为此要求:

    踢:包括弹、跳、踹、勾、扫等动作,做到发腿刚劲有力,“腿似利箭”;

    打:包括用拳、掌、肘、肩等上肢击打和头部撞击,不论防卫或反击,都能做到拳、指“出手软如棉,沽身硬似铁”,击打瞬间,意念集中,力达准确,动力顺达,浸透肌肤;

    摔:则能在对方靠近的一刹那间将其摔倒在地,干净利落,一记成功,为自己发挥技术创造条件;

    拿:则能一招制敌,击中要害。最为有效方法,例如利用反关节原理,控制对方局部关节,从而令其疼痛难忍,全身屑滞,使对方失去正常活动规律。实施擒拿动作,迅速、准确、熟练、稳狠是技术高超的标志。

    在技术动作协调上,踢、打、摔、拿,要做到手脚相随,上下和谐.意领身随.以气催力,内外合一,神形兼备,动则快速有力、静则稳如磐石,动静皆有韵律,节奏清晰鲜明。

    敏捷的战术意识

    战术意识是格斗者在实战中具体地对现场客观情况的反映,敏捷作出的对策,包括对敌情的判断、对战斗环境的熟悉,情绪、意志心理素质和实战经验,及攻防反击时机的选择等。临战,情况复杂,瞬息万变,常常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这就要求格斗者务必头脑冷静,险而不惊,情绪镇定,勇猛顽强,果敢决断,充满信心,善于充分发挥技术和战术的作用,以我之长,攻敌之短,出手必中,发腿即着,战而胜之。不重视技术,不讲究战术,一味蛮于莽冲,肯定要吃败仗的。在进攻与反击时机的选择上,要求具有抢先进攻意识,抢角进攻意识,空间差攻击意识,时间差攻击意识,距离差进攻意识和败中反击意识等。总之,格斗者一定要具有把握时机,创造对我有利态势,以克敌制胜的良好素质。

    格斗术制胜原则

    格斗搏击术的设计、筹划和实践中战胜制服敌方,保卫自己。既达到彼败我胜的指导思想和策略。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任何一次攻防格斗不论是徒手的,还是持械的,也不论使用何种招法,都应设法不使敌方察觉,不有一点破绽,不给敌人以防备之机。即武术招法中所说的“拳打不知”。在格斗搏击中,应当做到在敌毫无预感,没有任何防备的态势下,出其不意,突然打击,施以绝技,使敌丧失优势和上动,制服敌人。因此,要设法制造错觉,同时又要切实隐蔽我之意图。当然,敌也力图出我之不意,向我突袭,我应始终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快速反应,“运筹方寸之间”,迷惑敌方,麻痹敌方,避实就虚,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决胜于倾刻之时。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虚实关系的处理上,应以“实”为基础,这样,“虚”才起作用。在交手中,即使遇到强攻.也要巧打快攻,掌握主动,把敌人控制在自己手里,使敌在迷惑、朦胧混沌毫无准备之中,就已失去进攻、防守和反击的能力为上策.而我战必有备,有机必乘,时刻记着出奇制胜的原则。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己知彼”,在格斗搏击中,正如战场一样,胜败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正确的主观指导,来源于知己知彼。兵家常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就是说,一切从敌我双方实际情况出发,战前,对敌我双方情况作出正确的估计,对敌情了如指掌。而明于知己,暗于知彼,或明于知彼,暗于知己,都是错误的。如果在格斗前对自己的体力、技术、胆量等方面情况作出正确的估计,对敌方年龄、身高、特点、心理反应等诸多情况把握得清楚,而且有了扬己之长,避己之短,遏敌之长,攻敌之短的计划.即有了正确的对策,格斗时,就会正常发挥己方的勇敢与智谋,有序地实施技术动作,胸有成竹地压倒敌人。

    知彼,还包括对空间位置的视觉判断,以及对天时地利条件的掌握。视觉判断,即能迅速而准确地判定敌方的方位及距离、对手所处的位置、运动状况,以及地形、地貌、周围环境、物体位置,进而弄清它们同敌方搏击态势的关系,以能不使自己误入敌方有利攻击的范围之内,并不失时机地打击敌人。

    积极进攻,攻防相成

    进攻,是格斗术的基本类型,是打击敌人的主要手段。在与敌格斗中,一定坚持积极进攻思想。所谓积极进攻,并不是忽视防守,要的是积极防守,即攻势防守,反对那种消极防守,即单纯防守。消极防守,实际七是假防守,只有积极防守,才是真防守。也就是说,防守的直接目的,是为了保存自己拥有伺机反击的物质基础,是为了摆脱被动局面,防守的最终目的,还是由被动变主动,反守为攻,进行反击。而且,从另一方面说,攻是积极的预防.以攻为守,是守中经常采用的策略。寓攻于防,寓防于攻,也是格斗搏击经常采用的战术,进攻本身就包括主动性进攻和反击性进攻。主动性进攻。指出其不意、迅猛多变的各种抢攻技法;反击性进攻,多运用于当敌方进攻落空或躲闪进攻时.注意力受到干扰.心慌意乱,身体失去重心,或出现空档时,抓住有利时机,一举进攻,以后发先至的技法制敌。在同敌对垒时,一定要使出强力的攻击手段,快速的技击方法来完成进攻动作。在打法上,要眼明手快,胆大心细,猛打猛砸,上下肢体和潜,逢虚而人.躲闪灵活,在技法上,提倡以快速、勇猛、果断、强劲的动作,攻击对手薄弱部位,招法相接,变化多端,环环相扣,步步为营,不给敌入以喘息之机,使敌始终处干被动挨打的局面。必须牢记:攻即为守,防也要攻.上动进攻是最好的防守。谁敢攻,谁先攻,谁就占主动。

    进攻与防守是辩证的,相辅相成、相反相成、相盖得彰。应以攻为主,攻中有防,攻防兼备。进攻时,则疾进猛打,连续攻击敌要害部位,使敌人胆怯畏惧,丧失抵伉能力;防守时,以静制动,耗敌体力,防中有攻,使敌打不准.击不中。根据敌方的攻防姿态,利用攻防动作,任意组合,一招接一招,环扣一环,一招一式连续不断,出招首击不中,再变换招法,继续攻击,使我之技术充分发挥,运用自如,迫敌只有招架之功,没有反手之力,受制于我,败我手下。

    以逸待劳,避实击虚

    以逸待劳是:如敌来势凶猛,可以避其锋芒,先防后击,待敌耗尽体力,或有了空档,再勇敢反击对方,可收到力半功倍之效.在对手求胜心切,力量充足地抢攻之时,也不可以一味的退却,这会助长敌之锐气,使自己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兵不厌诈”,实打之前,常可佯攻,造成敌方错觉,使敌方疲于迫打虚影,而我则能保持体力,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做假动作,务必做真.应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也可以真假动作相结合,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不断变换不同的真假动作,以防摸到我方的真假动作之间的规律。在技法上,这条原则要求.应注意运用借势打势.借力打力,避其锋芒,击其要害等技法;在手法上,应灵活运用虚晃、虚击或卖出破绽等诱敌手法,快速变换真假动作,使敌方只能招架,无反击之力。当我用虚手或脚时,若敌方不备,我则以虚变实,直击目标;倘若我发实招,击其要害,而敌方反应敏捷,防守及时,意图被识破,那么实招即刻变为虚招作引手;若敌方出手破我招法,我可利用“空档”继招再打。总之,与敌格斗。宛如两军对垒,视战场发展形势,随时调整部署,分清虚实,逢击而避,逢虚而人。这条原则,尤其是运用于徒手夺凶器时,更应遵守避实打虚原则。敌有凶器,我应以躲闪为主,寻机而攻.接近敌方时,务先防凶器,后击要害。

    审时度势,捕捉战机

    审时度势,即审察时机,揣度形势。从深层意义上来讲,就是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乱仗,而是因势制敌,格斗形势,通常是敌我双方虎视雄踞,戒备森严。在此态势下,最忌讳的是盲目行动,打乱仗。因为,对方有充分准备和还手时间,若贸然轻进.必吃大亏。在这种情况下,观察务细,审时度势,不可盲目进取,不可无目的乱动。只有经过对情况的分析判断,看清了敌方运动规律,才可以抢机既发,攻击一点,不及其余.如果敌方不上当受骗,即进攻机会还不成熟,那么就应谨慎从事,多施招法,步步为营,似攻非攻,绕右打左,左引右攻,引上打下,似退而进,引动对方,在运动中制眼敌方,切切不可操之过急,急于求成.格斗以用智为先,一定要审势度形,对症下药,对有准备之敌,如情况允许、力求周密计划,仔细侦察。判明敌方意图,敌之要害、强点和弱点。通过分析对比,找出完成任务的利弊条件,据以定下决心.采取对策,施以有力打击;对忽然来犯之敌,力求以快制快,采取强攻、连环击法,不给敌方以喘息之机。在情况不明或情况改变时,应先使自己处护有利态势,并迅速判明情况,采取恰当处置,不可主观臆断,鲁莽从事;当被迫处于被动时,应当机立断,采取果断措施,迅速摆脱被动,恢复主动。格斗中,情况瞬变,敌方狡猾,施以各种花招,我应不断变换招法,以我变应敌变。灵活使用招法和变换战术,是造成优势,夺取和保持主动,克敌制胜的重要条件。而这一条件,又基于对客观条件的审时度势,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击其要害,一招制敌

    攻击要害部位,是实打实的格斗搏击术制服敌人的重要原则。不论对手多么凶猛强壮,一旦击中其要害(如敌裆、腹、胸、或重要关节部位),往往会立即失去抵抗力,乃至毙命.这就要求格斗者要拥有精湛的技术,明确打击要害的战斗意识,力求一招制敌,一举夺胜.

    以上格斗原则,只是格斗的基本原则,其他如以快制慢,以巧制笨,以长制短,等等,也都是应当遵循的原则。再者,需知:基本原则固然重要,但战术是以身体素质为物质基础,以技术水平为基本取胜条件的,身体素质越好、体质越强壮,技术越高、越全面,加之运用战术灵活自如,则如虎添翼.战则必胜。因此,只有不断提高身体素质,不断提高技术.也才能更好地运用上述原则,达到取胜制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