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掌步法窍要之趟泥步

2016-09-20 10:32 作者:张茂华 来源:八卦掌习练窍要

八卦掌步法窍要之趟泥步


    趟泥步是八卦步中最基本的步,是八卦掌特有的练习方法。练习趟泥步对健身和技击都有重要作用,因此.练习八卦掌者必须先练习好趟泥步。

    走好趟泥步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起平平落

    人平常走路是脚后跟先离地.逐步过渡到脚前部,落地时也是脚后跟先落地,然后逐步到脚尖。八卦趟泥步是“坐着走”的。要求脚离地后立即端平,使脚底与地面平行,落地时整个脚底一起落地。不能脚后跟先落,也不能前脚掌先落。有些书上讲“趟泥步要平起平落”。不允许“揭底亮掌”。这种要求是过分的,一般情况下也做不到。这是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如果一定要这么走,那么人只有在慢走且走小步时才能做到“平起平落”.人在大步快速行走时必定脚后跟先起,所以“平起”是不能做到的。但可以做到“起平”,就是起脚的时候.先起脚后跟.待脚离地后立刻把脚底端平,使鞋底与地面平行,而不是ih脚尖指向地面。这种走法在开始练习的一段时间里有些别扭,小腿前面的肌肉会痛.练习一段时间就好了。

 

  八卦趟泥步练习日久,形成自然,移动脚时总使脚底面离地少许,且平行地面整体移动。这种走法移动步子快,省去了.’脚后跟先落地然后过渡到全脚底落地”所用的时间,哪怕是这段时间很短,少应该节省·

 

(二)擦地而落

    脚离地以后脚底平行地面前进,保持离地面约z厘米.在落地时脚底沿地而摩擦前进一段即离后再落实.

    开始练习的一段时间里,摩擦的距离一般在5-8厘米.练习日久可逐步变为1-3厘米。如果在地毯上练习或在草坪上练习也可只平落而不向前摩擦。这种练习方法主要是练习两腿的虚实变换,在脚前进到落实的一段时间里,人体的重量都在着地的那条腿上,在摩擦前进的过程中.人体的重心仍在后腿上.直到前脚落实后重心才能前移。如果移早了,前脚就不能擦地前移了。这种练法是很吃力的,开始很不习惯,练习多了也就好了。许多人说八卦掌难练,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认真练下去.练了几天腿疼了就不练了。其实腿疼是劳累造成的,不必退缩,哪个地方疼哪个地方得到了锻炼。经过两三个星期的疼痛之后就不疼了.腿也有力了。八卦步对提高腰腿力量是很有好处的,凡练过八卦趟泥步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

经过二十天到一个月的练习之后,腿不疼了,人感觉自身体重减少了(实际上没有减少)。常年练习八卦趟泥步的人走路既轻又快。

 

(三)落脚顶膝

  当前脚落地后.应立即顶膝。顶膝有以下作用:一是保持上身高度不变,避免行走时的起伏。有的人走趟泥步时忽高忽低.毛病就出在没有顶膝上。二是及时顶膝可以保持前进的速度,·避免前脚落地给前进带来阻力。三是保护膝部。腿在快速前进中,脚落地停止运动.而身体还在前进.大腿和小腿之间的接点膝部就容易挫伤。如果你能够做到及时顶膝,不仅能够保持上身运动的连续,还可以避免膝部挫伤。

 

(四)后蹬前驱

    走趟泥步要注意用后腿股地送前腿。后腿是动力。前脚如推土机的推铲。趟泥步是后腿推动身体前进,身体促前进的大腿,大腿促小腿和脚前进的。走对了就有一种不可阻挡的力址.周身一体。在开始练习走趟泥步时,不要急于求成,步子不要大,速度应慢一些,待练习一段时间以后.步子可逐步加大,速度也可逐步加快。年轻人练习趟泥步应注意下坐.上身平稳,不要有起伏,不要低头弯腰。初练趟泥步时容易上身后仰,应注意纠正。

 

(五)落地生根

    趟泥步要求脚落地以后全脚掌与地密合.像吸盘一样吸在地而上,就像树生了根一样稳固。开始练习趟泥步容易出现脚尖或前脚掌先落地的毛病,还会出现脚落地后再次移动或碾动的毛病.尤其是远离圆心的那条腿迈出去将要落地时,近圆心的那只脚容易碾动,这是跺关节没有松开造成的。只要你注意了这些地方,练习日久形成正确的习惯就好了。

 

    (六)两腿如剪刀、迈步如穿针

    老年人走路,两腿之间有十多厘米的横向距离.并且脚尖向外展成倒“八”字.迈步时不是脚尖向前。而是内跺向前,民间说这是“对脚板”,:老年人走路还有一个特点—步子小。小孩走路则不同,他们是两腿摩擦前进,没有横向距离。八卦步要求人像儿童一样行走,不留横向距离.两腿如剪刀。剪刀如果“松了口’,、就不能剪东西了。还要注意剪刀如果“紧了口”也是不好用的。有些人走趟泥步时‘.口太紧”,走不了多久就把内躁摩擦破了。八卦趟泥步的另一个特点是迈步如穿针扎脚尖是‘’针尖”。用脚大趾领进.只有这样走才符合趟泥步的要求,才能走出的泥步的风格。

 

    走趟泥步可以沿直线走也可走圆圈,但大多数人采用走圆圈。走圆圈要注意左转和右转的圈数应大致相等。中医理论要求,人体应“丽 i平衡”“水火既济”,否则人容易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