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柔术在真实的街头格斗中是否实用

2018-06-27 18:52 作者:admin 来源:古武网

李小龙使用巴西柔术


    自很少规则的综合格斗赛事出现后,无数格斗家被迫承认巴西柔术缠斗所起的关键作用,无论在地面还是站立。人们常听说这句格言:“不会地战就不懂格斗。”与最近对缠斗的热情拥护不同,人们常听到这样的观点:不论在综合武术赛事中表现如何优异,在真实街斗之中,地战是最差的选择。许多人认为,在街斗中使自己倒地无异于自杀。如此,你将自己暴露在被他人踢拜,踢成重伤,鼻青脸肿地躺在硬化路面上,被插眼,被口咬,被击裆等危险之中。因此,在支持缠斗做自卫术的人和认为其只适合MMA比赛的人之间产生了分歧。在这场争论中,巴西柔术的立场坚定明确。巴西柔术追随者坚定地拥护缠斗做为防身术。尽管如此,我们一定要明白这并不意味着巴西柔术练习者一直拥护将格斗拖入地战。当然,有些时候常识会告诉我们,避免地面缠斗是合理的。

    人们倾向于低估巴西柔术的丰富性,因为当人们在MMA赛事中看到它时,地战起着主要作用。然而,巴西柔术有众多的站立搂抱情况下的技术,这些技术使学生不必地战就可以击败攻击者。本书会直接讲述一部分这些技术。另外,通过不停地摔法练习,缠斗学生变得很善于反抗对方的摔法。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使缠斗士在众多武术家中在面对攻击时能最好地保持站立,如果他应该选择站立的话。格斗会转入地战,不是因为偶然,就是因为故意,反正是必然。当被锁住时,如果你偶然绊倒,任何的地战失误可能都是灾难性的。在其他时候,缠斗是完全合理的选择。对于压倒对手,没有比把对手摔倒在受控制的位置更有效地方法了。根据情况的偶然变化,这种控制给你许多选择可以运用。当完全控制对手时,人们可以初期地温柔或者非常残暴地对待对手---缠斗给了你选择的机会。如果你不愿意转入地战,不论是恐惧多位攻击者,还是恐惧坚硬的水泥路面,你可以运用缠斗技避免被摔倒或者在搂抱中运用站立缠斗。不要以为巴西柔术完全限制在它对自卫的观点里,它并没有愚蠢的宣称你应该一直采用地战。相反的,如果你被摔倒,它会挽救你;如果你选择将格斗转入地战,它能使你支配和控制攻击者。然而,他也给了你站立格斗所需的工具,如果你选择如此的话。

    自卫缠斗术的批评者也宣称,MMA赛事中禁用的阴招,如口咬,抓裆,插眼等,明显削弱了缠斗的街头效用。无疑,这样的招数在在真实搏击中有一些作用,但人们不能高估阴招的地位。如果你的对手足够近到可以口咬或插眼,那么你也足够近到能用同样的招数对他。另外,你可以运用缠斗技术获得优势地位,从这里你的口咬或插眼会比他的更可怕。对付这样的残忍的招数,有许多对策。擅长缠斗的人能随时移动他的身体位置,在实战中保护自己易受伤的裆部和双眼。所以,对于有经验的缠斗士,这些阴招并不是真正的威胁,而仅仅是麻烦。

    很可能,对缠斗做为自卫术最常见的抱怨就是,对付多个敌人时,缠斗是无用的。争论在于,在格斗现场,你锁住一位攻击者时,你相应的也被他锁住,你易被他的同伴攻击。这完全正确,缠斗技不能使你同时毁灭多个攻击者。巴西柔术没有宣称教授一种压倒大量攻击的方法。如果你被数量远远占优的敌人攻击,巴西柔术救不了你。作者的观点是,别的徒手格斗术也救不了你。武术界里充满了言过其实的宣传。最常见的一个就是,一个徒手的人能立刻击败众多咄咄逼人的危险攻击者。讽刺的是,许多放出大话的各派的高手当被放在综合武术比赛中检验实力时,被证明甚至完全没有能力战胜单个的攻击者。他们的宣传是幻想的,应存在于动作电影的范畴,而不是关于实战。

 

    从历史角度来看巴西柔术实用的价值

    大多数武术的历史记录因缺少证明其宣传的有力证据而缺乏可信度。通常,所谓的证据不过是些逸事或传闻,而在其他武术界,这会是不可接受的。另外,狭隘的民族主义考虑渐变为武术传说。然而,本书的焦点是巴西柔术的理论和技术,而不是它的详细历史,不是提供一份对其历史的详细调查,我们将注意,巴西柔术历史中出现的,对格斗术有所贡献的主体和元素。因此,本质上,我们提供历史分析而不是历史。我们用分析寻求出巴西柔术在MMA比赛中大获成功的原因。

    大部分习武的人都熟悉巴西柔术的基本历史。一个日本柔术高手-前田,作为外交使者来到巴西,协助日本政府建立日本殖民地。他同苏格兰裔的在当地政界颇有影响的卡斯托·格雷西(Gastao·Gracie)成了朋友。前田主动教授格雷西的儿子们柔术。格雷西男孩们从此精通柔术,开设了自己的柔术学校,发展和改进了他们学到的技术。作为对他们技术的检验,格雷西们同其他武术进行了多场比赛,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通过这种方式,他们了解到那些技术有效,那些技术无效。历经数代人,他们以格斗经验为基础发展其武术。随着格雷西数代人继承发展“家族传统”,经验财富不断积累,直到格雷西家族众多长辈移民入美国,柔术在北美MMA赛事中惊人的成功带来了一夜成名。泛述就是如此。如果我们的分析要有价值,我们要转入专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