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能比一把唐刀更能比拟一个理想的中国人应该具备的姿态。刀身长直,英气挺拔,即使略有弧度,也是刚正凛然,绝无弯刀的风削之感。刀面宽平,雍容大度;刀镡小而方正,干练自信。刀尖或折或弧,没有切先,自然一股威慑之气,却无肃杀之意。刀鞘或朴素或华丽,藏锋于内,彬彬有礼,落落大方。
日本御手杵-最接近陌刀的日本长枪
一把未出鞘的唐刀,精致得让人闻不到任何暴力的气息,如同使节与权杖,是君子的礼器。而一旦出鞘,则冷光四溢,锋芒带虹,十步之内,莫敢侵犯。据一位研究历史的专家考证,威武豪华的唐陌刀在唐末时期的战争中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为什么这么名声赫赫的武器被淘汰了呢?而且淘汰的如此彻底,以至于今天谁也说不清楚它的模样。
1.战争成本说
该专家考证,由于唐末频繁的战争,各节度使对武器的需求非常大,陌刀的制作复杂,工艺要求高,一把刀的造价也是相当高的,曾有一位节度使差一点被唐刀的制作搞的倾家荡产。另外还有就是频繁的战争,使士兵的更换速度也很快,陌刀的使用技术非长期磨练才能掌握,上战场的普通新兵还是使用普通的武器较合适,于是钩镰枪、长柄斧等制作简单的武器,也可以发挥步兵对付骑兵的作用。这些都是陌刀被冷落的原因。
2.战争特点说
这个笔者个人的判断,有些文章也略微提及,但不详细,唐代初期,对付骑兵的战斗非常多,所以陌刀逐渐取得战场的主导地位,尤其后来频繁的对突厥的战争,逐步使陌刀成为唐军的制式武器。
陌刀军阵想象图
具体说,陌刀的兴盛是和唐军的战术战法分不开的,唐代的军队临敌列阵非常象古罗马的阵型。罗马阵型是:中军前方为盾牌方队,后面是弓箭手,弓箭手后面是抛石机和大型弓弩,以及指挥部。中军的两翼是轻骑兵,护卫中军方队,并从两侧迂回包抄敌军。
根据史料推理得出的陌刀
唐军的阵型与罗马的很相似,中军前方为三排陌刀手,后面是弓弩手,弓弩手也有长枪和陌刀,随时可以支援陌刀队。中军的两翼也是轻骑兵,轻骑兵一色配备长槊加横刀、弓箭。轻骑兵的作用既有护卫中军的作用,也有两翼包抄敌军的作用。但唐军的这个阵型更加灵活,中军步兵和两翼骑兵均可以独立作战,不像故罗马的步骑相互依赖性那么高。
反映宋代战争的图画,宋代时陌刀已被更廉价的斧钺代替,注意后面的那个较胖的士兵,他拿着的兵器据说是从陌刀的演化来的三尖两刃刀。
可以看出这个阵型是个庞大的集群,只有在广阔的原野上才能发挥作用。而唐末的战争多发生在中国内部大江南北,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这种对付突厥的阵型,战争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于是逐步产生武器的多样化,十八般兵器始于唐末,到宋代基本得到定型。豪华长大的陌刀退出了战争的舞台。
唐代名将郭子仪
相传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时,有一次见安庆绪把5000名陌刀放在弓弩手的后面,看到这个阵势郭子仪大笑,小安没有得到唐军武器和阵法的真传,无法发挥陌刀和弓弩联合的优势,焉有不败之理。
3.彻底失传的猜测
唐军的制度是制式武器实行管制,不许民间制造,其制造技术封锁在军队之中,军队抛弃陌刀后,没有了民间的继承,以至于彻底失传,连什么模样都无法令后人知道。
唐代壁画中的兵器-壁画中出现疑似陌刀
陌刀的最后一次上阵是在宋朝开国之初,有一位宋将得到了唐军陌刀阵法,于是组织军队训练,在一次与辽国的战斗中初试锋芒,取得胜利。辽国也有能人(唐代名将李光弼的民族,个人猜测唐军的阵法契丹人知道的应当不少),马上就有人说这是唐军的战法。破解的方式我看可能有很多种,只要不用骑兵去冲击陌刀阵就可以大大降低陌刀的威力,比如改变战争方式,不待对方布阵完成就发起进攻;比如进入混战后,陌刀的威力被大大缩减。这之后再也没有见到关于陌刀和唐军阵法的记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