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刀的身法,是与步法、刀法、眼神、意念结合运用的。把身法的诸项要求掌握好了,对于发挥刀法的长处,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人的身体,分为上、中、下三盘。上盘包括头、颈.中盘包括躯干(由肩到胸、腹),下盘是由胯到脚。身法在这上、中、下三盘中,共有九项要求,分述如下。
论身法,首先得从“头”说起。其要点是提项。或称顶头悬、虚领顶劲等,都是一个意思。提顶为上盘功夫,也是最主要的功夫。常言道“人无头不走,鸟无翅不飞”,形容头是起带头作用的。人的中枢神经位于大脑。所谓“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就是由神经中枢带动的。头部有七窍五官,“耳听八方,眼观六路”,就是在观察左右时,用两眼余光向外扫射两侧视野,这样会使人精神振奋.反应灵活,但这都得经过专门训练。身体的一切行动,都是通过大脑来指挥的.所以,头顶又像个定盘星,身形步法无论怎样变化.定盘星不能丢。顶一丢,身体就失衡.就没有准了。所以,在太极拳系列运动中,这个顶不能丢,也叫做“不丢顶”。而要求做到提顶.人的身体好比鱼网.提顶如提纲掣领,可把人的精神提起来:学会提顶,则功夫上身,立竿见影。提顶之法要求做到,“尾阁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立身中正方可支持八面”。其法是意想尾骶骨回找(从身前往回找)鼻尖,眼睛平视前方,百会穴微微有点意感就够了。若用意过大,身体就又不稳了。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这样还比较笼统,还不够具体。因为人的头顶有五个区域。即前、后、左、右、中。前区为前顶,后区为后顶,左区为左顶.右区为右顶,中区为中顶。在这五区中分布着五个穴位,中间为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有一穴.统称为“四神聪”。这五穴各有各的用处。提顶应提哪区的顶.是根据步型和步法及其虚实变化来决定的。如系坐步则提后顶,若是弓步则提前顶。弓步与坐步为正步.即正弓步和正坐步。而隅步是横宽纵短的步型,左隅步则提左顶,右隅步则提右顶(如左右打虎式.其步型属于隅步)。并步直立或由一腿支撑的平衡动作则提中顶。提顶区域提错了是不行的,习者体察验证即知。提顶提对了则一切便利从心,提错了.不但感觉别扭,最主要的是会影响本身的潜在能量的发挥。如果不提顶则没有精、气、神。提顶在身法中是头等大事,不可忽视。遗憾的是,能悟透提顶就能出功夫的人并不多见。
关于提顶,先辈们有“虚领顶劲”的提法.是虚虚地领着头顶向上顶的那股子劲,不是强顶、硬顶。古人造字所造的“勤”字,就一目了然。上面一横.形如一块顶板,下面“KC "如弹簧,有伸缩性。再下面是“工”字.形如抗压力特强的工字钢,如铁轨的剖面。右侧是“力”字,合成为“劲”字。不是僵劲拙力,而是弹性力。头顶有虚领顶劲之意感,身上、手上就会产生弹性力,也就是棚劲。棚劲在所有的太极劲里面是最基本的劲.也叫暗劲,就是常人所说的“内劲”,这种劲在太极界里是人人追求的。
还有一种提法叫“顶头悬”,是把头虚悬在空中的意思。这有点像古时读书人为防磕睡打吨而将一缕头发丝悬挂在房梁上似的,叫做“头悬梁.锥刺股”。有这种意念,确实可以保持头部正直。
还有就是意想头顶如四方平板.犹如博士帽的顶盖.也可达到提顶之功效。
提顶的妙处,我是在20世纪60年代开坦克时得到启发的。当时我头戴坦克帽.下坐驾驶椅,上顶装甲板.上下一固定,胳膊腿操作起来是特别来劲。当离开坦克之后,仍保留这种感觉.打拳、推手同样来劲:我想.太极身法所要求的虚领顶劲.定是这么一种感觉。
我在行功中,还悟到另一种感觉.是“顶天立地”:顶天.天并不高,头顶(头皮)上面就是天。只要意想头顶上面有天,手上就来劲,这叫做“天人合一”,借助身外的能Ju.随验随效。其实就是头手结合.以顶打人,也是意念打人一法:这种方法跟电车原理相类似,上面一通电,下面车身就活动了起来。
人体又好比是一件衣服.把衣服往挂钩上一挂.挂环处犹如提顶,而衣服整体则均往下松垂.即虚领顶劲.全身放松.松到脚底,脚腕再一松.脚底就轻灵了。能进人如此意境,自然就来太极劲。“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
身法的第二点要求是松肩:肩为上肢的根节。即从肪骨头一直到肩脚骨。肩脚骨像是一只盘子.叫做肩盂.胧骨头在这盘子里形成肩关节,能来回转动。松肩的作用和目的是为了把全身的力量传到手上去,并达于对方身上.因为手(梢节)是跟对方接触的。只有真正做到松肩以后.才能把攻击力传到对方身上。如不能松肩.肩关节是僵滞的,手上再使一点力.比如握紧了拳头,那么你的手臂就会有发飘的感觉。把肩关节一松,手上的气血马上就会过去。所以,在操练的时候,也要求松肩。肩若一紧张,手就凉,阻滞了气血向末梢的传导,气血到不了末梢。
肩关节怎么松呢?松肩不可想肩关节,越想肩关节,肩越僵。其实松肩的方法很简单。开始时,将肚骨头往里向肩脚骨靠拢一下,然后往外拉开。待练熟了以后,一想肩井穴(忘掉肩关节),肩自然会松开(肩井穴在两手交叉搭在肩上时中指肚所按的位置)。这就好比人人睡以后把自身忘了,全身也就松开了的道理是一样的。肩松气到肘,肘沉气到手。肩松不开.气行不过去.就犹如电阻太大,电流受阻。古拳谱歌诀曰:“个里玄机在两肩。”语言很隐讳,下面没有解释说明,把人引人五里雾中。其实应该是个里玄机没有肩。肩没有了也就不存在僵硬了。可意想将两臂从肩上拆下来,将其安装在两个腰子(内肾)上。这样不但可以松肩.而且还能用腰,使两手长在腰上。谚曰:“手从腰出,劲大如牛。”“腰在手后跟,劲大如雷霆。”就这样冷落了肩头,热了腰,肩头也就自然松开了。
第三点要求是坠肘,也叫沉肘。沉即下沉,坠也是下坠。肘关节,就是上臂与前臂折后的凸出部。坠肘与松肩有密切的连带关系。因为肘为上肢的中节,手为梢节,要使全身劲力达到手上去,要在松完根节(肩)后,必须通过中节才能到梢节。所以,中节必须松沉。如果只是肩松了,中节没有松沉,还是僵硬的,那样气血就会倒回到肩关节去。所以,肘必须松沉。肩一松,肘一沉.气就到手上了,手心一空,气贯指梢。
沉肘之法,有的说,使虎口朝上,肘尖朝下;还有的说,肘弯处好像挂了块石头。这些说法和想法,其效果都不佳。只有意想曲池穴向外、向下经肘底部向里、向上去找少海穴,才能真正达到坠肘的要求。肘沉则气到手。肩松了,肘坠了,这时手上才有得气感.内劲也就油然而生。此外,意想肘尖人地,效果亦佳。
第四点要求是松腰。“腰”字是由一个肉月旁和一个要字组成的。因为腰是人体运动最为重要的部位之一,它是管四肢的总机关.所以古人在造字时.就在肉月旁采用一个重要的要字。这里说的腰,是指的两个“腰子”,即左右两肾脏。两个腰子是能够沿着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进行升降旋转运动的,不过动量不大。虽动量不大,然而这种不大的动量在太极拳发劲中具有重大的作用。两肾的升降旋转运动,是由左右两个鼻孔分工吸气和呼气来推动的。如用左鼻孔吸气,是提左肾。用右鼻孔呼气,是降右肾.反之亦然.这就叫做转腰子。我们把向右转腰作为一个行程,那么提左肾时,腰向右转动了半个行程.余下的一半行程则由降右肾来完成。这种运动,不管你有意识或无意识,自觉或不自觉.总归是这样的.如果你能够自觉、有意识地支配两肾的升降旋转运动,那你就掌握了太极拳运动的微妙之处。太极拳在发劲时.往往是提一个肾.降一个肾,或向左转或向右转.效果相同。这在过去是秘而不传的。欲通此艺,全在“调息”。就在于两个鼻孔分工的一呼一吸,先吸后呼,提起左肾来砸右肾或提起右肾来砸左肾。
太极拳运动的最大特点是转腰,由腰的运动带动四肢的运动,腰是管四肢的总机关。何以见得呢?试把两手用力收紧,而后收腹松腰.腰一松.你的拳头也就摄不紧了,手也就软了,没有劲了。或者你一想腰紧。你的手也就发紧.且是那么一种紧,僵硬的,它打不了弯,关节是直的:你一收腹松腰.你的手也松,手心也动.脚心也动。脚心也空且离开了地.这是因为劳宫穴和涌泉穴都跟命门穴(命门穴在右肾的左上角)相通的。腰一收缩。叫做提纲,是提纲挚领的意思。腰好比鱼网的纲,四肢如网络。再如.一个人坐在靠背椅上,在立直腰的状态下,要想站立起来是不可能的,要站立起来就必须先动腰,腰一动,上体向前一倾,眼球跟肇丸一垂直(腰子、眼球与睾丸称谓身外之六球),再向前一看,才能站立起来,所以说,腰是管四肢的总机关。
所谓“太极拳,转腰圈”,转的是腰间的太极圈。腰为太极,两肾为腰.腰子的形状像蚕豆瓣。左肾高.右肾低.两个腰子并拢在一处,酷似左阳右阴的双鱼形太极图。“太极生两仪”,两仪就是脊骨两旁两胯的两股大筋。“两仪生四象”,四象就是四肢,两仪之筋上通两腋大筋,发于胳膊,下通两胯后筋,发于两腿。“四象生八卦”,八卦就是四肢的八节(两上臂、两前臂、两大腿、两小腿)。八八生六十四卦,就是手指、足趾的五十六节与臂、腿的八大节,合为六十四节,即六十四卦。太极拳的劲力由腰发于两仪筋.再由两仪筋发于四肢,此为心法。由四肢八节发于手足指(趾)节,此为用手(足)法。是以身法现四肢,身法的源头在腰间,“腰为轴.四肢为轮”以轴贯轮,轴带轮动。
要想用腰,必须松腰,要松腰还不能想腰。一想腰,腰部肌肉反而发紧。松腰的方法就是收肚脐.肚脐往里一收.腰部肌肉马上就松开了,腰肌松开了,腰部就灵活了,松活得像一盘大轴承似的,左旋右转很方便。谚云:“腰功一法并不难,轻轻一动出螺旋。”“腰先动,带四肢。”“浑身随腰动,出拳才有用。”“练拳不练腰,终生艺不高。”“手脚乱动腰不动,舍本求末无用功。”“练拳全赖腰腿功。”.‘腰活一闪过,制敌有把握。”“腰脚不灵,功夫不深。”“腰部不松,上下不通。”“腰部不通,发劲不整。”由此可知,松腰是技击应用的需要,所以必须学会松腰和用腰。
第五点要求是收臀。当腰部肌肉松开以后.臀部肌肉自然也就放松了。臀部肌肉往下一松(一溜),尾阁自然松垂.尾间松垂,脊柱就中正了。这就达到了“尾间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的要求。收臀也叫敛臀,指臀部不得凸出。我们平常的状态已经是凸臀了.臀部一收,脊柱正了,感觉四周面积大了。收臀就是为了使臀部跟脊柱上下保持一条直线。诀云:“立身中正,方可支撑八面。”臀部一收,则气沉丹田.臀部外凸,则气涌胸膛。太极拳要求空胸实腹.上虚下实,使重心降低.底盘稳固、如此可避免“翻车”:因太极拳与人交手时要保持自身的稳定,破坏对方的平衡.所以.收臀也是为技击应用的要求。
第六点要求是抽胯。胯关节上连腰部,下连腿,是人身的底盘,它能掌握步幅的大小一致,因而换步时要注意胯。胯的动作好.则骨盆能托起脊柱来.以保持身体的正直。抽胯还可以补松腰的不足。怎样抽胯,如左弓步.则实腿侧胯根(腹股沟)往回抽一抽,右胯往前送一送(挺一挺),这样肩与胯上下才能对正,前面鼻子尖对准前脚大趾甲,后面尾骨端对正后脚跟,这样右手发劲特来劲。实际发的是腰腿劲,即“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抽胯的深层意思是,气冲穴贴冲门穴,你松开肚皮去贴实腿侧的大腿根就得.这也叫丹田气向左充。右弓步与左弓步的抽胯要领相同,惟姿势相反。
常见有人在做弓步时,膝关节向里拐.那是因为没有抽胯。长此下去,必伤殡骨,功夫没长进.反而练伤了腿,这样还不如不练的好。抽胯能增强腿部的力量,腿部肌肉增强了.对于心脏、脾、胃都有益,健身和技击作用俱佳:
第七点要求是裹档。“裹”是包裹之意。裹档的方法是使腰、臀肌肉松弛下来(一点力不用),肌肉欲落到地上,再往里一收拢,如同用布从后面往下再往前上一兜,把骨盆包裹起来,兜到小腹为止,松腰、溜臀、裹档、包腹,有连带关系,但不可太过。这样肛门括约肌就收缩了.这叫做“地门常闭”,不让中气跑掉。此时丹田气感觉充实,如果肛门括约肌松弛,丹田气也就散了。在做骑马蹲档步时,如不按规矩做,很容易出偏差。马步的要求是,两脚尖略向外摆,两膝外敞,使膝尖对准脚尖,然后意想两胯侧之环跳穴去找两膝外下之阳陵泉穴,这样档自裹,肛门括约肌自收,如此则气聚丹田,中气不散,并且感觉档下恰似骑在马背上,稳稳当当的,这叫做敞膝而裹档。
通常的裹档法是,肚脐往里一收,气从命门出,一分为三岔。其两股分向左右横绕腰间返回肚脐,另一股则从命门向下,经尾间、过挡部向上兜起,返回肚脐。这样的裹档,与松腰、收臀有着密切的连带关系。裹档为使气聚丹田。“丹田气在千般用,养生防身两相宜”。
第八点要求是涵胸。胸部是保护内脏的,并且影响四肢功能的发挥。如挺胸,则拿不起腿来,而一涵胸,腿就轻灵。涵胸的作用是使你能跳起来。“蛇缠雀跃世间稀,十个拳家九不知”。练太极拳,学的就是蛇缠雀跃的功夫,还要学猫窜狗闪、兔滚鹰翻、龙腾虎跃、马奔鹿突的技能特长,这叫做武术的仿生学,就是以动物为师,师法自然。例如猫窜,其胯、膝、足、关节必须卷曲.还必须涵胸,为的就是要使身之弓有弹力。练习涵胸,并非把两肩向前合,而把胸含回去,那样会形成罗锅或驼背而压迫内脏。这个涵胸是含苞欲放之意,也是含蓄的意思。练习涵胸可采取三种方法.其一是意想两乳头垂直向下引,将两股细流引送到小腹肚脐下边沿的水平线上即可,但不可太靠下,因太靠下反而会把脊柱拉弯的。实际也就是空胸实腹、上虚下实的要求。涵胸叫做“西山悬磐”。胸部是空虚的.即“虚其心,实其腹”。真武大帝为内家拳的祖师爷,故事传说他把心肺掏空了才修炼成功,其实他是悟透了空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种方法是,你把锁骨放松.胸部就空了。第三种方法是,意想两肺尖上的气户穴如通气孔,使内外气相通,这样,胸部也就宽松了,“涵”如9洞;洞如空洞.涵胸即空胸之意。上述三种方法,可任选一种,采用自感效果好者行之。
第九点是拔背。拔背在技击应用上,也属于身弓.位置在大椎处,面积约10厘米见方。拔背的方法是:你一想这块面积的皮肤,跟你的贴身衣服贴上,那就拔背了。拔背并非故意抽拔,因为用意太大了也不行,拔得太过,身子会摇晃的。
拔背与涵胸是相辅相成的,拔背是因为涵胸过大,把脊柱拉弯了,就用拔背来纠正。
在与人交手时,需要拔背,使力由脊发。就是由大椎处发出的(大椎管两臂,尾闾管两腿.腰部管四肢)。
以上所述身法的九点要求,互相之间都有密切的连带关系,习者应仔细体察。
太极刀运动,既矫健勇猛,又刚柔相济,身法随刀法的变化而变化,各种刀法都表现为不同的身法,而刀法的变化又在于身法的变化,身法的变化又与步法的变化密切相关。身随步转,步随身换,身随刀走,刀掩身形。身法的变化则以腰为枢纽。腰间两肾(腰子)为人身六球之中球。中球的开合.与两肘、两膝相系相通。上球为两眼,两眼的开合.与两手腕、两脚腕相系相通;下球为两翠丸(女子为两乳头)。笨丸的开合与两肩、两胯相系相通。总之.六球的开合,直接影响到四肢各大关节的松紧开合,四肢各大关节之间(如肩胯、肘膝、手脚).既要上下左右交叉相合,又要彼此相分.当合则合,当分则分。四肢各大关节之间也是相系相通的.即所谓“上下相随人难进”。人体是个小宇宙,又称“巨系统”。既有显见的系统.又有隐形系统,这与电脑互联网相类似。身法是人体科学,是为深人认识人体本身的构造和功能,以利尽量开发人体的潜在功能。“身法有定也尤定,千变万化难形容”。事物是复杂的.人对本身的认识需要逐渐深化。